-
公开(公告)号:CN110200627B
公开(公告)日:2020-06-30
申请号:CN201910485695.X
申请日:2019-06-05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A61B5/049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有源高密度电极阵列及其制备方法,涉及电极阵列技术领域,该有源高密度电极阵列包括多个有源电极单元,且有源电极单元是采用金属氧化物薄膜晶体管的光刻技术,将电极和有源放大电路集成在柔性有源电极基底上形成的;所有有源电极单元采用矩阵式纵横排布方式组成有源高密度电极阵列,且有源高密度电极阵列的行数和列数相同。本发明能够将信号进行初步放大后再进行传输,改善信号传输过程中噪声的问题,提高信号质量。同时,该有源高密度电极阵列采用阵列排布方式,实现多通道的采集。
-
公开(公告)号:CN109893133B
公开(公告)日:2020-06-16
申请号:CN201910274533.1
申请日:2019-04-08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A61B5/0488 , A61B5/049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神经信号的无创采集系统,包括信号采集单元和差分放大电路;所述信号采集单元包括环形电极和位于环形电极中的圆形电极;所述环形电极和圆形电极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差分放大电路的差分输入端;所述环形电极与皮肤接触的一面为带有凸起的粗糙表面且所述圆形电极与皮肤接触的一面为光滑表面,或者,所述圆形电极与皮肤接触的一面为带有凸起的粗糙表面且所述环形电极与皮肤接触的一面为光滑表面。本发明能够提高神经信号采集的准确性和鲁棒性。
-
-
公开(公告)号:CN102201451A
公开(公告)日:2011-09-28
申请号:CN201110146477.7
申请日:2011-06-02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H01L29/78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缓冲层的氧化物薄膜晶体管器件及其制作方法。本器件依次由基板(1)、源极(2)、漏极(3)、氧化物有源层(4)、缓冲层(5)、绝缘层(6)、栅极(7)层叠构成顶栅结构。各结构层采用真空蒸发方法和溅射方法制备。本发明结构中,缓冲层是由一氧化硅SiO构成。采用这种新型的具有缓冲层顶栅结构的氧化物TFT,可实现增较好的输出特性曲线,使其在采用氧化物薄膜晶体管的AMOLED显示电路中实现应用价值成为可能,工艺大为简化,性能更加优良。
-
公开(公告)号:CN101591804B
公开(公告)日:2011-08-31
申请号:CN200910053887.X
申请日:2009-06-26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C30B28/02 , C30B33/02 , H01L21/324 , H01L21/477 , C30B29/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温液相加热晶化方法及设备。本装备有一可盛高温金属液体的槽,在该槽内盛有高温的金属或非金属液体,在此液体中还可以插入一高温区,在高温金属或非金属液体上面有包括需要晶化的衬底,衬底上面有需要晶化的非晶薄膜组成的基板,该基板有一个推动系统推动可连续晶化该非晶膜。本方法是将基板放在槽内并浮在高温液面上面,在真空或惰性气体或还原气体下加热至500度到1000度,在1分钟到20小时之间进行晶化,然后降温至250度到300度,取出基板。本发明能保持基板的平整度、不变形,受热均匀,传热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1572273A
公开(公告)日:2009-11-04
申请号:CN200910050351.2
申请日:2009-04-30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H01L29/786 , H01L29/417 , H01L21/28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薄膜晶体管器件。它包括基板、金属栅极层、第一绝缘层、有源层、金属源电极和漏电极层,在所述的有源层与金属源电极和漏电极层之间有一层第二绝缘层,它代替一般使用的欧姆接触层能起到降低源、漏电极和有源层中间的接触电阻的作用。由此可以降低器件制作过程中使用有毒气体和减少一道蚀刻工艺。
-
公开(公告)号:CN209447154U
公开(公告)日:2019-09-27
申请号:CN201920321200.5
申请日:2019-03-14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G06F11/3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池管理系统功能测试硬件平台,所述硬件平台包括:电压产生电路、电流产生电路、等效温度电路、电源电路以及微控制单元;所述电压产生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电流产生电路的输入端以及等效温度电路的输入端均所述微控制单元连接,所述电压产生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电流产生电路的输出端以及所述等效温度电路的输出端均与待测电池管理系统连接;所述电源电路与所述电压产生电路、所述电流产生电路、所述等效温度电路以及所述微控制单元连接,用于给所述电压产生电路、所述电流产生电路、所述等效温度电路以及所述微控制单元供电。本实用新型中的硬件平台可实现对电池管理系统各项功能参数的精确测量。(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2152426U
公开(公告)日:2020-12-15
申请号:CN201822058879.1
申请日:2018-12-10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面蒸发源蒸镀装置。它是由可卷绕的柔性金属箔带作为蒸发料薄膜层的承载件,承载件上用波峰涂方法涂有蒸发料薄膜层,构成载有蒸发料膜层的面蒸发源;在此面蒸发源两端有一对加热电极,通过瞬间加热把承载件上蒸发料薄膜层瞬间全部均匀地蒸发到半成品基板上。从而大大提高了蒸发料的利用率。而且最后得到的蒸发薄膜层的材料成分、薄膜厚度、均匀度均由面蒸发源的蒸发料薄膜层来控制。使得此蒸镀装置不再需要蒸发速率和膜厚控制、多蒸发源控制,均匀性控制等复杂的机构,降低了设备成本、缩短了蒸镀节拍,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