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490111A
公开(公告)日:2014-01-01
申请号:CN201310340673.7
申请日:2013-08-06
Applicant: 重庆邮电大学
IPC: H01M10/4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44 , H01M10/4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段式恒流恒压充电方法,步骤包括:根据电池的最佳充电曲线,确定初始阶段充电电流I0,ΔI;实时采集蓄电池的实际充电电流Id,充电电压Ud;根据检测的实际充电电流Id,判断Id的范围;输出当前分段恒流充电阶段的充电电流It;判断当前充电电压Ud,充电电流Id的大小;当前充电电压Ud等于充电上限电压U设,且当前充电电流Id等于最小充电电流Imin时,充电过程结束。本发明主要根据最佳充电曲线迫使充电电流呈分段式指数下降,达到缩短充电时间,减少蓄电池失水和析气量,延长蓄电池使用寿命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1751028B
公开(公告)日:2011-11-16
申请号:CN200910191680.9
申请日:2009-12-01
Applicant: 重庆邮电大学
IPC: G05B19/418
Abstract: 本发明请求保护汽车电控单元通用标定系统及实现方法,涉及汽车电子控制领域。借鉴组态技术,采用界面设计与系统功能设计分离的思想,提出标定系统分为编辑环境部分、XML配置工程文件和运行环境部分。XML配置工程文件作为标定系统中间层,采用规范的树状结构描述整个标定系统图形界面;编辑环境部分构造用户界面模型,定制标定系统界面且生成相应XML配置工程文件;运行环境封装XML文件解析器、数据管理、内核通信,连接下层ECU,实现监控和标定功能。本发明实现了标定系统的界面自定制与重构,适应了ECU变更和升级的工程需求。同时,具有可扩展性与跨平台的XML工程文件能在不同操作系统平台上重用,提高了标定系统的通用化。
-
公开(公告)号:CN101332818B
公开(公告)日:2011-11-16
申请号:CN200810070031.9
申请日:2008-07-25
Applicant: 重庆邮电大学
IPC: B60W30/00 , G05B19/4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90/02
Abstract: 本发明请求保护一种汽车电子控制单元通用标定装置,涉及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本发明设计的标定装置作为上位机标定系统和电子控制单元的中间层独立于电子控制单元,包括外扩CAN通信接口的标定单片机和双端口RAM,标定单片机遵循CCP协议通过外扩CAN通信接口与上位机标定系统通信,在双口RAM中存储有标定参数和测量参数,标定单片机和电子控制单元共享双端口RAM中的参数。该标定装置具有通用性,能够很方便的与汽车电子控制单元以及上位机标定软件(如CANape,INCA)集成,克服了现有标定技术开发工作量大、通用性差的缺陷,提高了开发与标定工作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1332818A
公开(公告)日:2008-12-31
申请号:CN200810070031.9
申请日:2008-07-25
Applicant: 重庆邮电大学
IPC: B60W30/00 , G05B19/4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90/02
Abstract: 本发明请求保护一种汽车电子控制单元通用标定装置,涉及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本发明设计的标定装置作为上位机标定系统和电子控制单元的中间层独立于电子控制单元,包括外扩CAN通信接口的标定单片机和双端口RAM,标定单片机遵循CCP协议通过外扩CAN通信接口与上位机标定系统通信,在双口RAM中存储有标定参数和测量参数,标定单片机和电子控制单元共享双端口RAM中的参数。该标定装置具有通用性,能够很方便的与汽车电子控制单元以及上位机标定软件(如CANape,INCA)集成,克服了现有标定技术开发工作量大、通用性差的缺陷,提高了开发与标定工作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1311047A
公开(公告)日:2008-11-26
申请号:CN200810069618.8
申请日:2008-05-04
Applicant: 重庆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请求保护一种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的汽车制动防抱死系统控制方法,涉及汽车电子控制技术领域,它利用4个车轮的轮速峰值估算车身减速度,根据车身减速度计算车身参考车速,然后计算得到车轮的参考滑移率;根据车轮的角速度计算车轮的角减速度。分别将每个车轮的角速度和参考滑移率作为输入构建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控制器,计算每个车轮的期望制动压力,根据期望制动压力采用脉宽调制方法控制电磁阀通断时间,从而控制制动压力,实现安全制动。该方法适用于汽车制动防抱死系统(ABS)的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1951305A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2010845378.7
申请日:2020-08-20
Applicant: 重庆邮电大学
IPC: G06T7/277 , G06T7/292 , G06T7/33 , G06T7/80 , G06T5/00 , G06N3/08 , G06K9/62 , G06K9/32 , G01S17/931
Abstract: 本发明请求保护一种基于视觉和激光雷达的目标检测和运动状态估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安装相机与激光雷达的位置,并进行两两双目相机之间的标定,以及车前左相机与激光雷达之间的联合标定。并将立体视觉系统与激光雷达各自生成的稀疏点云进行融合和补充,构成全局的三维点云图;2.用深度学习的方法对二维图像以及三维点云进行检测,并通过立体视觉生成的图像目标三维运动状态和激光雷达三维点云目标融合,获取综合的目标三维特征点;3.根据目标三维特征点,利用卡尔曼滤波对目标进行跟踪,分析其运动状态。本发明的关键在于视觉与激光雷达传感器之间的融合,改善智能汽车对周围环境的感知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5809126B
公开(公告)日:2019-04-09
申请号:CN201610126332.3
申请日:2016-03-04
Applicant: 重庆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请求保护一种DSRC与车载传感器融合的智能车辆目标跟踪系统及方法,涉及智能车辆目标跟踪及车载通信技术领域。包括基于车载传感器的目标检测模块、DSRC通信模块、目标跟踪模块及车辆定位模块。目标检测模块通过车载传感器检测主车周围车辆、行人等目标的位置信息;DSRC通信模块接收通信范围内具有基于DSRC的信息发布功能的目标车辆发布的目标车辆自身运动状态和身份信息;目标跟踪模块根据检测到的目标观测数据进行数据关联,根据接收的目标车辆的状态与身份信息对关联结果进行修正,再对修正的关联结果跟踪滤波,得到更准确的周围目标运动状态。车辆定位模块用于获取主车运动状态供发布。本发明提高了智能车辆的目标跟踪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5701479B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610107300.9
申请日:2016-02-26
Applicant: 重庆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请求保护一种基于目标特征的智能车辆多激光雷达融合识别方法,涉及智能车辆环境感知领域。包括的步骤如下:1.对采集的数据进行预处理,提取目标几何特征,判定目标类别;2.计算目标几何相似度,根据相似度进行目标匹配;3.采用基于距离加权融合的方法对目标几何特征进行融合;4.采用基于多特征的目标跟踪方法对目标进行跟踪,获取目标相对运动特征;5.利用卫星定位系统采集的车辆运动特征,获得目标绝对运动特征;6.根据目标绝对运动特征以及目标特征模型对目标类别进行修正;7.栅格化目标特征,并进行栅格表示。本发明利用目标特征对多激光雷达进行融合,提升了系统对目标的识别能力,增强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866823B
公开(公告)日:2018-12-28
申请号:CN201510236016.7
申请日:2015-05-11
Applicant: 重庆邮电大学
IPC: G06K9/00
Abstract: 本发明请求保护一种基于单目视觉的车辆检测与跟踪方法,属机器视觉领域。该方法为:在车辆检测阶段,利用感兴趣区域提取、自适应Canny边缘检测与车道线检测相结合来确定道路行驶区域,然后用局部灰度值统计与两次最大类间方差法综合使用的阈值化方法得到车辆底部阴影,进而提出假设车辆,再利用纹理描述的共生矩阵方法验证假设车辆;在车辆跟踪阶段,采用Kalman滤波与Cam shift相结合的改进算法进行多目标跟踪,利用新目标判断、搜索成功与否与车辆出边界与否三大标准,每个新目标连续检测到两次则作为新跟踪目标处理,并不断更新跟踪目标。该方法能够实现动态背景下的车辆检测与多目标跟踪,具有较高的实时性、准确率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679068B
公开(公告)日:2018-10-12
申请号:CN201610107483.4
申请日:2016-02-26
Applicant: 重庆邮电大学
IPC: G08G1/0968 , G08G1/0969 , G08G1/14
Abstract: 本发明请求保护一种与智能停车场协同的智能车辆自动驾驶系统和方法,智能车辆车载设备包括通信模块、车辆定位及路径规划模块、检测模块;后台服务中心包括通信模块和数据管理模块两部分,通信模块包括Dispatcher和ServiceHandler两部分。用户移动终端向后台服务中心发出驶入/驶出停车场的请求信息;后台服务中心将停车场地图及指定的终点位置发送给车载设备;车载设备进行全局路径规划,采集车辆状态与环境信息进行定位,规划局部路径并用以控制智能车辆自动驾驶到终点,再向后台服务中心发送到达终点信息;后台服务中心将到达终点信息发送给用户移动终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