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289041B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1811401278.4
申请日:2018-11-22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维生素D‑胰岛素纳米缓释经皮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是以维生素D作为载体与以胰岛素为主要活性成分共组装形成纳米溶液,与保湿剂、透皮助渗剂及防腐剂等混合制成维生素D‑胰岛素纳米经皮给药制剂。本发明运用纳米技术,用维生素D包裹胰岛素制备出的长效缓释制剂,具有比表面积大、稳定性高、表面能大的优势。同时维生素D纳米微球有良好的脂溶性,可以加速药物透过皮肤,被机体利用。本发明将维生素D与胰岛素进行结合利用,不仅可以缓释降血糖,同时可以改善胰岛β细胞的功能,具有广泛的生理作用。本发明实现了无痛、缓释、便捷的给药,制备方法简便,生产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09646403B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1910026034.0
申请日:2019-01-11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A61K9/14 , A61K31/436 , A61P37/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载体大环内酯类免疫抑制药物纳米粒的制备方法。所述的无载体大环内酯类免疫抑制药物纳米粒通过溶剂交换法,自组装形成小分子无载体纳米颗粒,有效地改善了大环内酯类免疫抑制药物的水溶性,浓度依赖性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该方法操作方便,简单易行,制得的纳米颗粒粒径小,载药效率高,稳定性好,从而提高了大环内酯类免疫抑制药物的利用度。
-
公开(公告)号:CN108434125B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1810375775.5
申请日:2018-04-25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介孔二氧化硅‑胰岛素纳米缓释经皮贴剂及其制备方法。其中载药层组分包括介孔二氧化硅‑胰岛素纳米、压敏胶、促渗剂、交联剂、抑菌剂、基质、亲水性辅料、冻干保护剂。本发明以可降解的介孔二氧化硅包载胰岛素,制备出一种长效缓释纳米降血糖贴剂,具有降低副作用以及无痛便捷等特点。胰岛素是体内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二氧化硅纳米微球对蛋白类的药物有很好的吸附能力,可以担载蛋白类的药物,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蛋白药物在体内应用存在的问题;同时二氧化硅纳米微球有良好的可降解性,安全稳定;可保护胰岛素避免生物体酶的破坏,提高生物利用度。本发明实现了无痛、缓释、便捷的给药,制备方法简便,生产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07375940B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1710587475.9
申请日:2017-07-18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抗肿瘤转移药物的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以粘附因子ICAM‑1为靶点的壳聚糖纳米药物及其制备和应用。通过将熊果酸与壳聚糖进行偶联得到CS‑UA偶联物,然后将CS‑UA偶联物与ICAM‑1通过酰胺键形成ICAM‑1‑CS‑UA偶联物,最后再通过离子交联法形成ICAM‑1‑CS‑UA纳米药物。该纳米药物具有特异性强、毒副反应低,操作简便等优点,为临床上开发具有抗肿瘤和抗转移药物提供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7158014B
公开(公告)日:2019-09-10
申请号:CN201710357224.1
申请日:2017-05-19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A61K31/704 , A61K31/56 , A61K47/54 , A61K47/61 , A61K47/68 , A61K47/64 , A61K47/69 , A61K9/14 , A61K49/00 , A61P35/00 , A61P35/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无载体共组装肿瘤靶向抗癌纳米药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基于疏水性药物熊果酸,在水中和广谱抗肿瘤药物如阿霉素共组装形成无载体的双抗癌纳米药物,并且可通过静电相互作用在其表面吸附具有肿瘤靶向功能的荧光标记核酸适配体、分子靶标、抗体或多肽等,形成具有肿瘤靶向性和肿瘤微环境响应性的无载体共组装肿瘤靶向抗癌纳米药物,从而达到协同的抗肿瘤作用,实现诊疗一体化,尤其在抗肿瘤转移方面作用突出,更重要的是解决了传统纳米载体带来的体系复杂和体内代谢不明确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5963302B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610519495.8
申请日:2016-07-05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A61K31/5377 , A61K31/56 , A61P35/04
Abstract: 一种含EGFR酪氨酸激酶的低剂量药物组合物及其在制备预防肿瘤转移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一种低剂量的抗肿瘤转移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药物组合物包含物质的量比为10:1‑5的熊果酸与吉非替尼。通过将具有靶向作用的吉非替尼与高效低毒的抗肿瘤天然产物熊果酸进行联合用药,证明其对癌细胞的具有良好的抗肿瘤转移作用,可望获得较为安全可靠的新型候选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05853365B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610296312.0
申请日:2016-05-06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兼具pH响应性及叶酸靶向性并负载熊果酸的介孔二氧化硅‑壳聚糖‑叶酸纳米材料及应用。首先将抗肿瘤药物熊果酸负载到羧基化介孔二氧化硅的内孔道里,再将肿瘤细胞靶向分子叶酸与壳聚糖的部分氨基通过酰胺键连接制备偶联物,最后再将该偶联物与载药的羧基化介孔二氧化硅通过酰胺键偶联而制备。本发明所制备的纳米载体材料粒径分布均匀、分散性好、比表面积大,生物相容性好;可解决熊果酸水溶性差、生物利用度低的缺点;对熊果酸的释放有缓释作用且熊果酸在低pH的条件下释放明显高于在中性条件下的释放;且对叶酸受体高表达的肿瘤细胞具有特异靶向性,可进一步提高熊果酸的抗肿瘤效果,同时还可减少对正常组织细胞的毒副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5998033B
公开(公告)日:2018-11-27
申请号:CN201610520707.4
申请日:2016-07-05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A61K31/56 , A61K31/517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药物组合物,其中包含物质的量比为10‑20:1‑50的熊果酸与厄洛替尼。该药物组合物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通过将EGFR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厄洛替尼与高效低毒的抗肿瘤天然产物熊果酸进行联合用药,其可降低组合物中药物的毒副作用,同时具备良好的抗增殖作用,最终提高治疗癌症的效果,可应用于制备抗肿瘤的药物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8272745A
公开(公告)日:2018-07-13
申请号:CN201810376292.7
申请日:2018-04-25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A61K9/00 , A61K47/10 , A61K47/32 , A61K47/38 , A61K47/36 , A61K47/02 , A61K31/56 , A61K31/155 , A61P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甲双胍/熊果酸纳米口服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其是通过自组装纳米技术,将二甲双胍与五环三萜类天然产物熊果酸自组装成粒径为180~220 nm左右的纳米颗粒,并与主要辅料、附加辅料、稳定剂共同制成纳米口服制剂,本发明所得纳米口服制剂具有缓释的作用,可以减轻普通口服盐酸二甲双胍制剂所带来的副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7812008A
公开(公告)日:2018-03-20
申请号:CN201711128576.6
申请日:2017-11-15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近红外荧光成像小分子抗癌纳米药物的制备方法,具体做法为用疏水性药物UA和PTX制备成纳米胶束,再以此纳米胶束为载体与亲水性的ICG共组装成纳米药物。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具有抗癌活性的UA、PTX和光敏剂ICG通过π-π堆积静电力相互作用制备近红外荧光成像小分子抗癌纳米药物的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人工合成的载体纳米体系复杂、质控困难、作用机制不明确和代谢不清楚等问题,以达到光疗和化疗协同治疗肿瘤的目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