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158014A
公开(公告)日:2017-09-15
申请号:CN201710357224.1
申请日:2017-05-19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A61K31/704 , A61K31/56 , A61K47/54 , A61K47/61 , A61K47/68 , A61K47/64 , A61K47/69 , A61K9/14 , A61K49/00 , A61P35/00 , A61P35/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无载体共组装肿瘤靶向抗癌纳米药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基于疏水性药物熊果酸,在水中和广谱抗肿瘤药物如阿霉素共组装形成无载体的双抗癌纳米药物,并且可通过静电相互作用在其表面吸附具有肿瘤靶向功能的荧光标记核酸适配体、分子靶标、抗体或多肽等,形成具有肿瘤靶向性和肿瘤微环境响应性的无载体共组装肿瘤靶向抗癌纳米药物,从而达到协同的抗肿瘤作用,实现诊疗一体化,尤其在抗肿瘤转移方面作用突出,更重要的是解决了传统纳米载体带来的体系复杂和体内代谢不明确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7158014B
公开(公告)日:2019-09-10
申请号:CN201710357224.1
申请日:2017-05-19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A61K31/704 , A61K31/56 , A61K47/54 , A61K47/61 , A61K47/68 , A61K47/64 , A61K47/69 , A61K9/14 , A61K49/00 , A61P35/00 , A61P35/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无载体共组装肿瘤靶向抗癌纳米药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基于疏水性药物熊果酸,在水中和广谱抗肿瘤药物如阿霉素共组装形成无载体的双抗癌纳米药物,并且可通过静电相互作用在其表面吸附具有肿瘤靶向功能的荧光标记核酸适配体、分子靶标、抗体或多肽等,形成具有肿瘤靶向性和肿瘤微环境响应性的无载体共组装肿瘤靶向抗癌纳米药物,从而达到协同的抗肿瘤作用,实现诊疗一体化,尤其在抗肿瘤转移方面作用突出,更重要的是解决了传统纳米载体带来的体系复杂和体内代谢不明确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7032407A
公开(公告)日:2017-08-11
申请号:CN201710226995.7
申请日:2017-04-10
Applicant: 福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G45/02 , C01P2004/03 , C01P2004/04 , C01P2004/24 , C01P2004/80 , C01P2006/12 , C01P2006/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碳纳米片的制备方法,属于纳米材料制备技术领域。采用室温化学沉淀的方法以乙酸锰与对苯二甲酸有机配体结合,制备出锰基有机金属框架球体;然后在高温下煅烧,得到锰的氧化物与碳纳米片的复合材料;接着再用盐酸进行酸洗处理后得到多孔的碳纳米片。本发明制得的新型多孔碳纳米片与传统的多孔碳材料相比,可调控的空隙结构可以有效利用高比表面积的优势,方法简单易行,且成本较低,具有广泛的应用性,可在电分析、超级电容器和锂离子电池等领域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