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998033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520707.4
申请日:2016-07-05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A61K31/56 , A61K31/517 , A61P3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K31/56 , A61K31/517 , A61K2300/00
Abstract: 一种含有厄洛替尼和熊果酸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一种药物组合物,其中包含物质的量比为10‑20:1‑50的熊果酸与厄洛替尼。该药物组合物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通过将EGFR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厄洛替尼与高效低毒的抗肿瘤天然产物熊果酸进行联合用药,其可降低组合物中药物的毒副作用,同时具备良好的抗增殖作用,最终提高治疗癌症的效果,可应用于制备抗肿瘤的药物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5963306A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610520699.3
申请日:2016-07-05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A61K31/56 , A61K31/155 , A61P35/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K31/56 , A61K31/155 , A61K230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协同抗肿瘤转移的药物组合物,通过将具有强水溶性的二甲双胍与高效低毒的抗肿瘤天然产物熊果酸及其衍生物进行联合用药,表明其联合具有增效作用,可望获得较为安全可靠新型防治肿瘤转移的候选药物。该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含如式I所示的化合物和二甲双胍I;其中式I中的R为羟基或者乙酰氧基;其中式I所示的化合物与二甲双胍的物质的量比为10:500-4000。
-
公开(公告)号:CN105963302B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610519495.8
申请日:2016-07-05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A61K31/5377 , A61K31/56 , A61P35/04
Abstract: 一种含EGFR酪氨酸激酶的低剂量药物组合物及其在制备预防肿瘤转移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一种低剂量的抗肿瘤转移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药物组合物包含物质的量比为10:1‑5的熊果酸与吉非替尼。通过将具有靶向作用的吉非替尼与高效低毒的抗肿瘤天然产物熊果酸进行联合用药,证明其对癌细胞的具有良好的抗肿瘤转移作用,可望获得较为安全可靠的新型候选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05998033B
公开(公告)日:2018-11-27
申请号:CN201610520707.4
申请日:2016-07-05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A61K31/56 , A61K31/517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药物组合物,其中包含物质的量比为10‑20:1‑50的熊果酸与厄洛替尼。该药物组合物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通过将EGFR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厄洛替尼与高效低毒的抗肿瘤天然产物熊果酸进行联合用药,其可降低组合物中药物的毒副作用,同时具备良好的抗增殖作用,最终提高治疗癌症的效果,可应用于制备抗肿瘤的药物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5963302A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610519495.8
申请日:2016-07-05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A61K31/5377 , A61K31/56 , A61P35/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K31/5377 , A61K31/56 , A61K2300/00
Abstract: 一种含EGFR酪氨酸激酶的低剂量药物组合物及其在制备预防肿瘤转移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一种低剂量的抗肿瘤转移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药物组合物包含物质的量比为10:1‑5的熊果酸与吉非替尼。通过将具有靶向作用的吉非替尼与高效低毒的抗肿瘤天然产物熊果酸进行联合用药,证明其对癌细胞的具有良好的抗肿瘤转移作用,可望获得较为安全可靠的新型候选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07970242B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1711298950.7
申请日:2017-12-08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A61K31/517 , A61K31/337 , A61K9/50 , A61K47/04 , A61K47/36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载紫杉醇/厄洛替尼的介孔二氧化硅‑透明质酸混合靶向纳米颗粒及其在制备抗癌药物上的应用。所述靶向纳米颗粒是将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经表面氨基化修饰后,将透明质酸共价偶联到其外表面上,再将紫杉醇、厄洛替尼分别负载在其内孔道中后,将两种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按比例混合。本发明不仅可提高紫杉醇的稳定性,还可实现紫杉醇/厄洛替尼的靶向给药,并通过两者联用起到协同抗肿瘤转移的效果。
-
-
公开(公告)号:CN105963305A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610519494.3
申请日:2016-07-05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A61K31/56 , A61K31/517 , A61P35/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K31/56 , A61K31/517 , A61K2300/00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含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在抗肿瘤转移中的应用,其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包含以物质的量比为10:1‑10的熊果酸和厄洛替尼,两者联用可以起到协同抗肿瘤转移的效果。其联用对恶性肿瘤细胞的迁移、侵袭等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581693B
公开(公告)日:2019-07-09
申请号:CN201710053140.9
申请日:2017-01-24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一种具有抗癌活性的熊果酸偶联物作为药物载体或者分子探针载体的应用;所述的熊果酸偶联物其特征在于其为熊果酸或其衍生物的羧基与胍类药物的氨基以酰胺键的形式相连接形成偶联物。具体应用在于熊果酸偶联物包载药物或者分子探针形成纳米粒。本发明所涉及的偶联物作为载体具有一定的抗癌效果但有没有太大的细胞毒性,合成简单方便;通过溶剂交换法自组装成为纳米粒,作为抗癌药物或荧光物质的载体,有效地解决了一系列抗癌药物水溶性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038571B
公开(公告)日:2018-08-17
申请号:CN201610519528.9
申请日:2016-07-05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A61K31/56 , A61K31/5377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活性成分:熊果酸与吉非替尼。当物质的量比为10‑20:1‑25熊果酸与吉非替尼联用时,可以起到协调抗癌细胞的增殖。通过将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EGFR‑TK)抑制剂吉非替尼与高效低毒的抗肿瘤天然产物熊果酸进行联合用药,可以起到靶向抑制肿瘤细胞,提起到协调抗癌细胞的增殖的疗效,从而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最终提高治疗癌症的效果,可应用于制备抗肿瘤的药物领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