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兼具pH响应性及叶酸靶向性并负载熊果酸的二氧化硅-壳聚糖-叶酸纳米材料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5853365A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610296312.0

    申请日:2016-05-06

    Applicant: 福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K31/5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兼具pH响应性及叶酸靶向性并负载熊果酸的介孔二氧化硅?壳聚糖?叶酸纳米材料及应用。首先将抗肿瘤药物熊果酸负载到羧基化介孔二氧化硅的内孔道里,再将肿瘤细胞靶向分子叶酸与壳聚糖的部分氨基通过酰胺键连接制备偶联物,最后再将该偶联物与载药的羧基化介孔二氧化硅通过酰胺键偶联而制备。本发明所制备的纳米载体材料粒径分布均匀、分散性好、比表面积大,生物相容性好;可解决熊果酸水溶性差、生物利用度低的缺点;对熊果酸的释放有缓释作用且熊果酸在低pH的条件下释放明显高于在中性条件下的释放;且对叶酸受体高表达的肿瘤细胞具有特异靶向性,可进一步提高熊果酸的抗肿瘤效果,同时还可减少对正常组织细胞的毒副作用。

    一种双重靶向的载熊果酸/siRNA的荧光介孔二氧化硅-透明质酸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5343895B

    公开(公告)日:2019-10-15

    申请号:CN201510878389.4

    申请日:2015-12-04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nventor: 邵敬伟 迟婷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双重靶向的载熊果酸/siRNA的荧光介孔二氧化硅‑透明质酸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1.通过模板法合成荧光标记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2.通过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对FMSN的表面进行氨基化修饰;3.将熊果酸与siRNA共同负载到纳米颗粒的孔道里;4.通过静电吸附作用将透明质酸包载到纳米材料的外表面,即得到了双重靶向的载熊果酸/siRNA的荧光介孔二氧化硅‑透明质酸纳米颗粒。本发明所制备的纳米材料粒径分布均匀、分散性好,可提高siRNA的稳定性、siRNA还可特异性靶向肿瘤细胞表面粘附分子ICAM和CD44,大幅度提高药物的抗肿瘤效果,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

    一种兼具pH响应性及叶酸靶向性并负载熊果酸的二氧化硅-壳聚糖-叶酸纳米材料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5853365B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610296312.0

    申请日:2016-05-06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兼具pH响应性及叶酸靶向性并负载熊果酸的介孔二氧化硅‑壳聚糖‑叶酸纳米材料及应用。首先将抗肿瘤药物熊果酸负载到羧基化介孔二氧化硅的内孔道里,再将肿瘤细胞靶向分子叶酸与壳聚糖的部分氨基通过酰胺键连接制备偶联物,最后再将该偶联物与载药的羧基化介孔二氧化硅通过酰胺键偶联而制备。本发明所制备的纳米载体材料粒径分布均匀、分散性好、比表面积大,生物相容性好;可解决熊果酸水溶性差、生物利用度低的缺点;对熊果酸的释放有缓释作用且熊果酸在低pH的条件下释放明显高于在中性条件下的释放;且对叶酸受体高表达的肿瘤细胞具有特异靶向性,可进一步提高熊果酸的抗肿瘤效果,同时还可减少对正常组织细胞的毒副作用。

    一种双重靶向的载熊果酸/siRNA的荧光介孔二氧化硅-透明质酸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5343895A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510878389.4

    申请日:2015-12-04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nventor: 邵敬伟 迟婷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双重靶向的载熊果酸/siRNA的荧光介孔二氧化硅-透明质酸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1.通过模板法合成荧光标记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2.通过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对FMSN的表面进行氨基化修饰;3.将熊果酸与siRNA共同负载到纳米颗粒的孔道里;4.通过静电吸附作用将透明质酸包载到纳米材料的外表面,即得到了双重靶向的载熊果酸/siRNA的荧光介孔二氧化硅-透明质酸纳米颗粒。本发明所制备的纳米材料粒径分布均匀、分散性好,可提高siRNA的稳定性、siRNA还可特异性靶向肿瘤细胞表面粘附分子ICAM和CD44,大幅度提高药物的抗肿瘤效果,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