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电动汽车

    公开(公告)号:CN113415121A

    公开(公告)日:2021-09-21

    申请号:CN202110795529.7

    申请日:2021-07-1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电动汽车。该热管理系统包括空调制冷剂回路、电机换热回路和电池换热回路,空调制冷剂回路包括压缩机(1)、车内换热器(7)、车外换热器(3)、节流装置、第一中间换热器(9)和第二中间换热器(10),电机换热回路与第一中间换热器(9)换热连接,电池换热回路与第二中间换热器(10)换热连接,车内换热器(7)和车外换热器(3)之间的管路上连接有增焓管路,增焓管路的另一端连接至压缩机(1)的补气口。根据本申请的热管理系统,能够对乘客舱空调、电池和电机的热量进行集中管理,提高能源利用率。

    一种汽车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汽车空调

    公开(公告)号:CN112793380A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2011605362.5

    申请日:2020-12-30

    Inventor: 王瑞强 谭锋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汽车空调,方法包括:在空调上电开启制热模式后,当在n1时间内接收到对第一预设按键的第一预设操作时,控制空调进入预设运行模式,以对空调的室外换热器和/或外风机上的冰雪进行融化;在预设运行模式的进入阶段,控制空调设定部件分别处于相应的第一预设状态,以使空调进入制冷状态;在预设运行模式的执行阶段,按照不同的子阶段控制电子膨胀阀的开度及控制压缩机升频运行,控制内风机以第一预设风档运行;在预设运行模式的退出阶段,控制电子膨胀阀开至第四预设开度及控制压缩机以第四目标频率降频运行,并控制内风机以第一预设风档运行。本发明方案能够一键智能融冰,避免车顶操作风险。

    一种电动车热泵空调系统及其除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93817B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1910550163.X

    申请日:2019-06-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车热泵空调系统及其除霜方法。该系统设置有一蓄热器,其能够与电动车的动力电池和压缩机进行热交换,并将动力电池和压缩机产生的热量储蓄起来。通过控制调节阀,可以在结霜危害到系统的正常运行之前即开始除霜,所述除霜过程既不会减少制热量又没有降低人体舒适度,还可以同时提高热泵空调系统制热运行时的系统能效。该系统回收动力电池和压缩机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加热旁通的制冷剂并用于对室外换热器除霜,不但在除霜时不影响制热和人员热舒适,还能够提高动力电池和压缩机的运行效能,并提高电动车的续航里程。

    外机排气感温包脱落检测方法及空调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654530B

    公开(公告)日:2017-07-11

    申请号:CN201510073049.4

    申请日:2015-02-10

    Inventor: 王瑞强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外机排气感温包脱落检测方法及空调控制方法。根据本发明的外机排气感温包脱落检测方法,包括:步骤S1:检测初始的排气温度T0;步骤S2:调整压缩机到第一预设频率f1,并按照第一预设频率f1运行第一预设时间t1;并检测按照第一预设频率f1运行第一预设时间t1后的第一排气温度T1;步骤S3:将排气温度升值T1‑T0与第一预设差值d1对比;步骤S4:如果T1‑T0≥d1,则判断感温包没有脱落。本发明通过将按照第一预设频率f1运行第一预设时间t1后的第一排气温度T1与初始的排气温度T0的差值与第一预设差值d1对比,并根据对比结果判断感温包是否脱落,有效提高判断准确性,保证空调运行可靠性。

    多联空调的容量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4566773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310516032.2

    申请日:2013-10-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11/70 F24F11/30 F24F2110/00 F24F2140/5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联空调的容量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包括如下步骤:机组停机时,检测是否有负荷需求,若有负荷需求,第一压缩机开始运行;继续检测负荷是否增加,并检测得到运行目标频率值;若负荷增加且运行目标频率大于预设第二频率值时,则第二压缩机也启动运行,此时第一压缩机和第二压缩机同时运行;且目前工况下,多联空调第一压缩机和第二压缩机同时运行的能效比数值高于仅仅运行第一压缩机的能效比数值。因此,通过对频率值的对比和能效比数值的判断,得到控制压缩机启停的指令。本发明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多联空调的能效比,可以确保压缩机最大程度的运行于最佳能效比的频率区间,使得多联空调满足效率最高的要求,起到节能减排的效果。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591667A

    公开(公告)日:2014-02-19

    申请号:CN201210292793.X

    申请日:2012-08-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该控制方法包括:当空调器运行于自动模式时,接收用户输入的温度值;确定自动模式的控制算法中标准温度参数的值等于用户输入的温度值;以及根据控制算法控制空调器运行。通过本发明,使得空调器的自动模式下的标准温度可由用户设定,从而能够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提高空调器在自动模式下的舒适性。

    多联机模块化系统
    5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574958A

    公开(公告)日:2014-02-12

    申请号:CN201210274597.X

    申请日:2012-08-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联机模块化系统,包括压缩机单机系统、室内机、冷凝器和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压缩机单机系统包括并联运行的多台压缩机,压缩机单机系统的排气端连接冷凝器的第一端,冷凝器的第二端连接室内机中的热交换器的第一端,热交换器的第二端连接气液分离器的进口端,气液分离器的出气端连接压缩机单机系统的吸气端,压缩机是双转子压缩机。本发明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双转子压缩机代替涡旋压缩机并联,双转子压缩机相对涡旋压缩机加工简易,成本低,从而得以降低多压缩机并联系统的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竞争力。

    一种冷却系统
    5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1881821U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20458688.7

    申请日:2024-03-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冷却系统,包括:载冷系统一和蒸发制冷单元一,蒸发制冷单元一包括压缩机一、冷凝器一、节流装置一和蒸发器一,载冷系统一包括第一末端热载荷和散热器一,第一末端热载荷能与散热器一连通以在散热器一处对载冷剂进行散热降温,第一末端热载荷还能与蒸发器一连通以在蒸发器一处使得制冷剂对载冷剂进行降温;在第一温度工况下,散热器一与蒸发器一串联,载冷剂能先流经散热器一中进行散热,再流经蒸发器一中进行降温,第一温度工况的温度为T1。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在正常工况下使得载冷剂先通过散热器散热,起到预制冷的作用,防止出现压缩机磨损的情况,提高制冷效果,保证压缩机的正常启动,还能降低系统的能耗。

    一种纯电动客车热泵空调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7496426U

    公开(公告)日:2018-06-15

    申请号:CN201721446291.2

    申请日:2017-11-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纯电动客车热泵空调系统。所述的系统包括:压缩机、车外换热器、车内换热器、节流部件和四通阀,所述车内换热器采用风循环系统,风道设在车厢上部,其中,所述节流部件和所述车内换热器之间的循环管路中设有一第一换热器,所述车内换热器侧管路引出一支路,该支路通过一补气节流阀与所述第一换热器连通,该支路中工质与主循环工质在所述第一换热器中换热后与所述压缩机的补气管连接,增加压缩机输气量。本实用新型采用喷气增焓热泵系统有效地提高了纯电动客车热泵空调制热能力,同时采用对流供暖+辐射供暖两种供暖结合的技术方案,克服了传统空调系统热风下送难度大,舒适性差的问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油分离器
    6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2709576U

    公开(公告)日:2013-01-30

    申请号:CN201220404708.X

    申请日:2012-08-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油分离器,包括筒体、进气管、出气管和回油管;所述筒体顶部开有第一通孔,所述筒体底部开有第二通孔,所述进气管和所述出气管分别通过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伸入所述筒体内部;所述筒体的底部还开有第三通孔,所述回油管通过所述第三通孔通入筒体内底部;所述油分离器还包括过滤装置和挡油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和挡油装置由上而下依次设置在所述筒体的内部;所述过滤装置设置在所述进气管的出气端,所述出气管伸入至所述挡油装置内。本实用新型的油分离器由于采用上述结构,既设置过滤装置,又设置挡油装置,进行二次分油,使分油效率更高,同时具备储油功能。本实用新型采用立式结构,容量较大,适用于大型空调系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