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热管理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749179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903117.0

    申请日:2024-12-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热管理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车辆热管理系统包括制冷剂压缩循环,制冷剂压缩循环包括换热器,换热器通过载冷剂循环对车辆的电池包进行调温,还包括储液罐,舱外换热器的第一舱外进出管的管末端、舱内换热器的第一舱内进出管的管末端及换热器的第一换热器进出管的管末端皆伸入储液罐内顶部空间,且第一舱外进出管的管末端、第一舱内进出管的管末端及第一换热器进出管的管末端各自与储液罐的罐底内壁之间的高度间距越来越小。本发明仅通过各进出管的管末端的高度差别即可实现在制冷模式下制冷剂优先进入能够对电池包冷却调温的换热器内,无需复杂的控制逻辑,降低了系统构建成本,并降低故障发生的几率。

    一种控制方法、热管理系统及飞机

    公开(公告)号:CN119486064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745290.2

    申请日:2024-12-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控制方法、热管理系统及飞机,涉及热管理系统技术领域,解决了热管理系统无法满足飞机冷却和温度需求的技术问题。热管理系统包括连接在后舱换热器上的载冷剂系统;方法包括:设定进入大功率电子设备前的载冷剂系统的目标供液温度;检测与大功率电子设备换热后的载冷剂系统的回液温度;将检测的回液温度与设定的目标供液温度进行比对;基于比对结果,调节载冷剂系统的运行参数。本发明可根据飞行阶段、电子设备温度及设备处温度和湿度设定目标供液温度,并对比温度传感器反馈的当前供液温度,实现旁通活门、流量比例调节阀、泵组件频率的动态PI调节,从而达到目标供液温度,保证大功率电子设备温度处于正常范围并可靠运行。

    一种空调缺氟保护的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和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7901611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410144161.1

    申请日:2024-02-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缺氟保护的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和存储介质,空调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节流部件;在冷凝器处设置有外风机;该方法包括:在空调上电后,根据室外环境温度、冷凝器的出口温度、压缩机的排气压力、压缩机的吸气压力,控制节流部件的开度和外风机的转速,使空调处于预设的稳定状态;在空调处于稳定状态时,根据室外环境温度和高压饱和温度确定是否缺氟,若缺氟则控制空调生成缺氟提示信息。该方案,通过在空调上电不运行状态下,使空调处于稳定状态,之后根据高压饱和温度和外环温度进行缺氟判断,并在缺氟时生成提示信息,使空调及时得到维修,避免空调在缺氟状态下运行,提高了空调的运行稳定性。

    一种制冷系统及具有该制冷系统的飞机

    公开(公告)号:CN118935773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132808.5

    申请日:2024-08-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冷系统及具有该制冷系统的飞机,一种制冷系统,其包括第一载冷循环回路;第一载冷循环回路包括第一蒸发器、第一载冷剂回路、第一冷却单元和第二冷却单元,第一载冷剂回路具有第一换热管段,第一冷却单元和第二冷却单元并联设置;第一冷却单元包括第一换热器,第一换热器的入口与第一换热管段的出口连接,第一换热器用于向第一冷却区降温;第二冷却单元包括第一回热器,第一回热器用于向第二冷却区降温,第一冷却区的温度小于第二冷却区的温度。本发明第一换热器和第一回热器与第一蒸发器之间是串联,而第一冷却单元和第二冷却单元之间是并联,针对不同温度的区域,可实现各回路载冷剂温度和冷量的独立控制。

    一种电器盒散热系统及应用其的车载空调

    公开(公告)号:CN119697951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799374.4

    申请日:2024-12-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器盒散热系统及应用其的车载空调,车载空调包括底盘,电器盒散热系统包括底盘上的内风机组件、车内换热器和电器盒,底盘上设置有出风口和回风口,电器盒位于回风口的位置,内风机组件设置于出风口的位置,车内换热器位于电器盒和内风机组件之间。本发明利用出风口处的内风机组件抽取车内换热器的冷气,使得设置在回风口处的电器盒形成气压差,外部的冷气可以对电器盒进行散热,如此,不需要额外的散热风机,只需要利用空调自带的内风机即可实现对电器盒的散热,降低了故障率,并且利用空调本身的回风对电器盒散热,相较于传统散热模式,散热效率更高并减少电器盒凝露进水的风险,此外,电器盒位于出风口处,安装拆卸都非便利。

    客车空调及其化霜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9611007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799337.3

    申请日:2024-12-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客车空调及其化霜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该客车空调包括:压缩机、外部换热器、内部换热器、多通阀、气液分离器、第一节流元件和电池换热辅路,电池换热辅路包括第二节流元件和电池换热器,压缩机、多通阀、外部换热器、第一节流元件、内部换热器、多通阀、气液分离器、压缩机依次连接,第二节流元件分别与第一节流元件和外部换热器连接,第二节流元件、电池换热器、多通阀依次连接;其中,化霜时,多通阀将压缩机分别与外部换热器和内部换热器连通,以及将电池换热器与气液分离器连通。通过本发明,结霜时内外换热器可以同时制热,达到化霜效果的同时客舱继续制热,保持乘客在冬天车内的舒适度。

    一种飞机辅助冷却系统及其控制装置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805993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851228.1

    申请日:2024-12-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飞机辅助冷却系统的控制装置、飞机辅助冷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该装置包括:每个被控部件的转接单元,获取每个被控部件的控制器的状态数据并传输至通讯单元;IMA控制单元,自通讯单元处获取第一个被控部件的控制器的状态数据,若确定第一个被控部件的控制器故障则将第一个被控部件的目标控制指令通过通讯单元发送至第二个被控部件的转接单元;第二个被控部件的转接单元,获取第一个被控部件的目标控制指令并传输至第二个被控部件的控制器对第一个被控部件的运行过程的交叉控制。该方案,通过利用由通讯单元和IMA控制单元构成的通用控制装置实现不同泵组件的控制器之间的交叉控制,提高飞机辅助冷却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一种冷却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冷却系统和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8149513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265629.2

    申请日:2024-0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冷却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冷却系统和存储介质,冷却系统包括制冷系统和载冷系统,载冷系统中的载冷剂能为用户供冷,制冷系统中的冷媒能为载冷剂散热,载冷剂还能利用载冷系统中的散热器散热;载冷系统中的三通阀能控制载冷剂的散热方式,制冷系统中的补气阀能控制制冷系统中压缩机是否补气;该方法包括:冷却系统运行时,根据冲压空气温度控制载冷系统中三通阀的导通方向和制冷系统的启停状态;在制冷系统开启时根据冲压空气温度控制制冷系统中补气阀的开度。该方案,通过控制三通阀的导通方向和制冷系统的启停状态,切换载冷剂的散热方式,保证冷却系统在各个工况下稳定运行,提高了冷却系统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一种飞机辅助冷却系统的控制系统及飞机辅助冷却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828532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411851415.X

    申请日:2024-12-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飞机辅助冷却系统的控制系统及飞机辅助冷却系统,所述飞机辅助冷却控制系统,包括:综合模块化航空电子系统和一个以上控制单元,包括:中央制冷单元控制单元、电子设备冷却单元控制单元、液体分配单元控制单元和厨房冷却单元控制单元中的至少之一;综合模块化航空电子系统,用于判断飞机当前的飞机运行状态,并根据所述飞机当前的飞机运行状态和所需冷却的各电子设备的运行状态,向所述一个以上控制单元发出相应的目标指令;所述一个以上控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综合模块化航空电子系统发出的目标指令,按照所述目标指令执行相应操作,并向所述综合模块化航空电子系统反馈。本发明提供的方案能够实现飞机辅助冷却系统的控制。

    空调外风机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空调

    公开(公告)号:CN119610994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763589.0

    申请日:2024-12-03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空调外风机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空调。方法包括:空调开机后,获取空调的外环温度和排气压力;根据外环温度和排气压力确定外风机的初始转速档位;控制外风机根据初始转速档位运行预定时间段后,获取过冷度;根据过冷度和更新的排气压力对初始转速档位进行修正;控制外风机根据修正后的转速档位运行。本申请控制外风机根据初始转速档位运行预定时间段后,获取过冷度。根据过冷度对初始转速档位进行修正,得到修正后的转速档位。控制外风机根据修正后的转速档位运行。通过过冷度对初始转速档位进行修正,有利于实现风机转速与冷凝器制冷效果的匹配,避免了风机转速与冷凝气制冷效果不匹配而造成的能量浪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