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899388A
公开(公告)日:2022-01-07
申请号:CN202111172925.0
申请日:2021-10-08
Applicant: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振弦传感器自适应数据采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采用高压拨弦方式对振弦传感器进行预激振;S2、对振弦传感器起振信号的起振质量进行检测,根据起振质量检测结果判定起振是否成功;S3、当判定振弦传感器采用高压拨弦方式起振失败,升高拨弦电压对振弦传感器再次进行预激振,然后重复步骤S2;S4、当拨弦电压到达高压阈值时起振仍旧失败,采用低压扫频方式对振弦传感器进行预激振,然后重复步骤S2;S5、当判定起振成功后,根据起振信号的初测返回信号,采用相位匹配方式对振弦传感器进行复激振;S6、对复激振后的振弦传感器进行拾振。本发明可以在避免振弦传感器在起振过程中出现倍频振动,提高数据采集的抗干扰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3569324A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申请号:CN202110886188.4
申请日:2021-08-03
Applicant: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7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边坡形变监测异常数据分析与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边坡监测实测数据转换为多个包含时序的数组,绘制实测值时序图;S2、将任意一个数组输入到边坡监测数据预测模型中进行预测S3、绘制的预测值时序图;S4、根据实测值、预测值时序图,计算边坡监测实测数据与预测数据的差值,将差值大于阈值时所对应的边坡监测实测数据作为异常数据;S5、在数组中删除异常数据,将异常数据所处时序在预测值时序图上对应的边坡监测预测数据填充入数组中。本发明可以解决对边坡形变监测异常数据没有进行分析和优化,使用异常数据对后期的数据处理过程会产生干扰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240132A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2110295891.8
申请日:2021-03-19
Applicant: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创造属于公共空间道路巡检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城市公共空间道路巡检系统。一种城市公共空间道路巡检系统,包括上位机,包括:巡检车,通过履带式结构行驶;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巡检车在行驶时的行驶信息以及道路路面信息;一级处理模块,用于处理数据采集模块采集到的信息、控制巡检车和数据采集模块的工作,并与上位机进行信息交互,与上位机通信连接,与数据采集模块电连接。本申请的系统通过城市地图使得巡检车按照规定路线运行,并在运行的过程中通过数据采集模块采集所巡检道路的路面信息和巡检车的行驶信息,并通过对路面信息的分析,得到所巡检道路路面上存在病害的地理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0162932B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1910543372.1
申请日:2019-06-21
Applicant: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基于有限元分格的自动化监测边坡稳定性的计算方法,首先将边坡划分为多个块体,对边坡进行有限分格,确定每个网格的权重系数;然后根据每个网格的权重系数的不同,确定监测点网格,并在监测点网格位置处设置监测设备;再利用监测设备监测的数据计算网格的块体稳定性系数;并根据权重系数计算出一个网格的块体稳定性对整个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关系因子,将影响关系因子作为一个网格相对于整个边坡的安全系数;最后求取多个安全系数的平均值,以确定边坡的安全状态。通过将边坡整体划分为有限个网格的方式,在重点网格位置设置监测设备以对整个边坡的稳定性进行监测计算,减少了监测设备设置的数量以节约成本,也不影响对整个边坡的监测精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141072A
公开(公告)日:2020-12-29
申请号:CN202011030715.3
申请日:2020-09-27
Applicant: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B60W10/18 , B60W10/06 , B60W10/20 , B60W30/12 , B60W40/02 , B60W40/105 , B60W40/107 , B60W60/00 , B60W50/00 , B60T7/12 , G01N3/3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路面加速加载试验无人驾驶车,包括:车体,车体包括底盘、配载货箱;车辆自动控制系统,包括状态感知模块、运动决策模块;状态感知模块用于对无人驾驶车的行驶状态和周边环境进行感知;运动决策模块包括安全控制系统、车速控制系统、方向控制系统,用于对无人驾驶的车速、方向进行自动化控制决策;执行机构,包括制动系统、油门控制系统、转向控制系统。本发明可以解决路面加速加载试验装置不能在野外进行长距离路面加速加载试验,对小车在试验过程中的提速、降速调整不够灵活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030849A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2011016886.0
申请日:2020-09-24
Applicant: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吸入式落石清障装置,包括车体、吸入部、传送部及收集部;吸入部设于所述车体上,能够将道路上的障碍物吸入并送出障碍物;传送部设于所述车体上,接纳所述吸入部吸入的障碍物并对障碍物进行传送;收集部设于所述车体上,承接收集所述传送部传送来的障碍物。相比现有的采用导管及吸管作为障碍物进入储料箱的通道容易被堵塞,上述吸入式落石清障装置通过吸入部能够将道路上的障碍物吸入并送出障碍物,然后靠传送部将障碍物传送至收集部,解决了通道容易被堵塞而使得工程车辆出现故障,进而影响清障工作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146030A
公开(公告)日:2019-08-20
申请号:CN201910542738.3
申请日:2019-06-21
Applicant: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棋盘格标志法的边坡表面变形监测系统,包括棋盘格标志物,图像采集设备和监测平台;棋盘格标志物安放在边坡坡面作为监测点;图像采集设备安装在边坡对面,用于拍摄棋盘格标志物;监测平台包括图像处理模块和计算模块;图像处理模块用于进行图像分析,包括对棋盘格标志物图像进行角点检测,对角点图像坐标进行对应匹配完成边坡表面的三维重建,获取棋盘格标志物的深度图像,测算棋盘格标志物与图像采集设备的景深距离;计算模块用于计算,以图像采集设备拍摄的模板图像和监测图像的景深距离,算出棋盘格标志物相对于图像采集设备的位移值,完成对边坡表面变形的实时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9623261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670487.4
申请日:2024-11-21
Applicant: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 重庆云开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边坡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边坡变形破坏规模预测模型的构建方法及装置,包括定义影响边坡破坏的m个模糊因素,并对模糊因素进行量化;定义量化后模糊因素的模糊集合,得到m个模糊因素集合;对m个模糊因素集合进行规则库构建,得到模糊推理规则的规则库;采用模糊神经网络基于规则库进行模型构建,构建预测模型。上述发明,通过引入模糊集合论、模糊逻辑工具,将边坡变形破坏中的模糊因素定量化处理,提升了预测模型对复杂边坡环境的适应能力,提高预测结果的精度和可靠性;理论模型和监测数据有效结合,可实时动态评估边坡状态,提供科学决策依据,有助于提前采取防范措施和减少边坡失稳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9575309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653931.1
申请日:2024-11-19
Applicant: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RIS辅助阵列雷达的数字移相器相位参数码本设计及参数选择方法,包括:按照方向分辨率将探测方向的可行域等分为多个方向网格,并确定各方向网格对应的中心方向;将所有方向网格划分成多个角度范围,并确定各个角度范围内所包含的方向网格;根据方向网格的数量设定相位参数码本的码字数量,并根据划分的角度范围数量将相位参数码本划分为多个子集;通过相应的角度范围所包含的方向网格的中心方向,分别确定各子集中每个码字对应的相位参数;根据所有子集中每个码字对应的相位参数构建起相位参数码本。依次遍历所述相位参数码本中的每个码字,从中选取出能够使雷达接收信干噪比最大的两个码字分别作为雷达接收天线和RIS的相位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17725751A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311800195.3
申请日:2023-12-25
Applicant: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边坡致灾因子选取及早期快速识别方法,包括:首先确定边坡灾害的各项影响因素及其对应的风险后果值和风险可能性值。然后结合风险量化公式进行了影响因素风险水平量化,确定了影响因素风险水平等级。之后采用Borda序值法对各影响因素与边坡灾害之间的关联度进行排序,基于排序结果确定了边坡灾害形成不同阶段对应的致灾因子。最后,基于孕灾因子的涉及影响范围及其对应的关联度大小对边坡灾害区域进行了识别;基于诱灾因子的涉及影响范围及其对应的关联度大小对边坡灾害区域内的单体进行了识别;基于灾变敏感性曲线和趋势发展曲线实现了对灾害特征的识别和灾变破坏前置预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