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合金管材铸挤轧复合成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46279A

    公开(公告)日:2019-05-14

    申请号:CN201811616852.8

    申请日:2018-12-27

    Abstract: 一种铝合金管材铸挤轧复合成形方法,属于有色金属无缝管成形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立式离心铸造管坯:金属模具铸型转速为150~180r/min,浇注速度为12~18kg/s,浇槽距模盖高度为20~30cm;2)双级均匀化:空心铸态管坯温度降至530~550℃时脱模;3)等温热挤压:管坯内径和外径同时增大、壁厚减薄,控制终了挤压温度为320~350℃;4)中间固溶;5)冷轧制:管坯内径不变、外径减小、壁厚减薄,轴向冷轧速度为8~12mm/s,径向冷轧速度为1.2~3.0mm/s;6)双级时效。本发明优点是管材的壁厚区域剪切变形程度降低,壁厚成形极限增大,力学性能较好。

    一种6082铝合金薄壁硬盘壳体精锻的成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648036A

    公开(公告)日:2019-04-19

    申请号:CN201811617481.5

    申请日:2018-12-28

    Abstract: 一种6082铝合金薄壁硬盘壳体精锻的成形方法,属于盒形件锻造成形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艺步骤:1)采用立式离心铸造方式铸造6082铝合金预制板坯;2)双级均匀化;3)热预锻:坯料初始温度为450~470℃,模具预热温度为380~400℃,压力机下压力为14~16MN,下压速度为3.5~4mm/s;4)热终锻:锻件温度为440~460℃,模具预热温度为360-380℃,下压力为17~19MN,下压速度为1.5~2.5mm/s;5)中间固溶;6)冷精锻:下压力为12~14MN,下压速度为1~2mm/s;7)双级时效。本发明优点是节约材料,硬盘壳体壁厚成形极限大,外形尺寸精度高,散热性好。

    一种高强铸造Al-Zn合金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191487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827751.X

    申请日:2016-09-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1/026 C22C21/10 C22F1/05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Al-Zn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1)将200g工业纯铝块在电阻炉中进行熔炼,熔炼温度为750℃,坩埚为石墨坩埚,无需气氛保护及真空环境,待铝完全融化后,将50-200g工业纯锌丝沉入熔池,降低炉内温度至700-730℃,保温20分钟后,进行浇注,铸型为石墨铸型,制备出Al重量百分比含量为20-49.5%的铸造态Al-Zn合金;(2)将步骤(1)所得的铸造态Al-Zn合金在400℃-475℃环境下保温1-5小时后,进行水冷处理。本发明的铝合金硬度大幅提高,显微硬度高达160Hv,为A356铸造铝合金中α铝基体的3倍;强化方式为固溶强化,因此合金各处硬度值更加均匀;生产成本更加低廉,仅需要固溶处理,且固溶温度较低,时间较短。

    一种细化40Cr钢奥氏体晶粒的加热工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630421A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510085980.4

    申请日:2015-02-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1D1/18 C21D6/002 C21D2211/0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细化40Cr钢奥氏体晶粒的加热工艺方法。该方法采用电接触加热或感应加热等快速加热手段和奥氏体区分级冷却、短时保温的加热工艺,能够解决40Cr钢在传统热处理细化奥氏体晶粒时存在的奥氏体未充分均匀化、保温时间长及细化晶粒效果有限等问题。主要技术特征在于加热过程采用快速加热、奥氏体区分级降温+短时保温的加热工艺,能够有效细化奥氏体晶粒到ASTM10~15级。同时,本发明方法工艺简单,无需增加复杂设备,成本较低,对生产工艺流程影响不大,易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一种细化65号钢奥氏体晶粒的加热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611527A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510061247.9

    申请日:2015-02-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5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细化65号钢奥氏体晶粒的加热方法。(1)采用电接触加热、工频感应加热或电致快速加热手段,加热速度为5~1000℃/秒,将65号钢快速加热至980~1000℃,保温1~5秒;(2)将步骤(1)所得65号钢进行分级冷却+短时保温,即首先快速冷却至950~980℃保温1~5秒,再快速冷却至900~950℃保温1~5秒,继续快速冷却至850~900℃保温1~5秒,最后快速冷却至780~830℃保温5~20秒,冷却速度均大于或等于10℃/秒;(3)将步骤(2)所得65号钢进行油淬或快速移至炉膛温度为780~830℃的井式炉或台式炉中保温5~60分钟后空冷或油淬,奥氏体晶粒度能达到10~15级。本发明工艺简单,无需增加复杂设备,成本较低,对生产工艺流程影响不大。

    一种细化30号钢奥氏体晶粒的加热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611525A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510061207.4

    申请日:2015-02-06

    Inventor: 亓海全 周伍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5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细化30号钢奥氏体晶粒的加热方法。(1)采用电接触加热、工频感应加热或电致快速加热方法,加热速度为5~1000℃/秒,将30号钢快速加热至1000~1100℃,保温1~5秒;(2)将步骤(1)所得30号钢进行分级冷却+短时保温,即首先快速冷却至950~1000℃保温1~5秒,再快速冷却至900~950℃保温1~5秒,继续快速冷却至850~900℃保温1~5秒,最后快速冷却至820~850℃保温5~20秒,冷却速度均大于或等于10℃/秒;(3)将步骤(2)所得30号钢进行淬火或快速移至炉膛温度为820~850℃的井式炉或台式炉中保温5~60分钟后进行空冷或淬火,奥氏体晶粒度能达到10~15级。本发明工艺简单,无需增加复杂设备,成本较低,对生产工艺流程影响不大,可用于30号钢的热处理或热加工的加热过程。

    一种具有单一通孔的球团矿

    公开(公告)号:CN221854663U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322881808.2

    申请日:2023-10-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单一通孔的球团矿,属于炼铁用球团矿技术领域。该具有单一通孔的球团矿,包括球团矿和通孔,所述球团矿1的整体呈球形,所述球团矿内设有一条通孔,所述通孔从球团矿的中心穿过。该具有单一通孔的球团矿中球团矿的整体呈球形,所述球团矿内设有一条通孔,所述通孔从球团矿的中心穿过,较实心球团矿透气性大幅提升,透气不仅可通过间隙通道,还可以利用穿孔球团矿中的穿孔实现,增加了气体流通的通道数量,同时增加了球团矿的抗压强度,通孔可以提高高炉干区的透气性,经初步测试,可以提高透气性5%以上,从而可以增加高炉炼铁产量和质量。

    一种摆锤式冲击试验装置
    4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1465150U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323163902.0

    申请日:2023-11-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摆锤式冲击试验装置,包括底座、固定座和导向固定架,所述固定座和导向固定架固定在底座上,所述导向固定架的中部设有丝杆,所述丝杆从高度调节板内穿过,所述丝杆由伺服电机驱动,所述导向固定架的两侧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内设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固定在高度调节板上,所述导向固定架的一侧设有锁紧槽,所述锁紧槽内设有锁紧手柄一,所述转动轴座内设有转动轴。总之,该摆锤式冲击试验装置整体设计科学合理,高度调节板的移动有导向,静止可固定,摆锤的位置也能够通过摆锤杆在锁紧块内的位置来调节和固定,方便了人员工件对冲击试验的实施,适合推广使用。

    一种齿根处开微孔的直齿轮

    公开(公告)号:CN212509420U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2020766041.2

    申请日:2020-05-1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齿根处开微孔的直齿轮,轮齿的齿根处有一条沿齿宽方向的微孔,所述轮齿的齿根处是指齿根线和齿高轴线的交叉位上部10mm以内或下部10mm以内的位置,且微孔处于齿高轴线上,微孔可以是圆孔或者椭圆孔或者矩形孔或者多边形孔或者三角形孔之一种微孔,孔径在0.01mm‑5mm之间,依据齿轮模数而不同,孔径小于模数的1/2。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齿轮组传动啮合时,齿轮的轮齿会发生挤压或冲击,此时齿根处设置的微孔会缓冲挤压力或冲击能量,由此不但降低齿轮轮齿直接磨损的概率,而且在发生短时过载时也可提高齿轮抗冲击能力,减少发生轮齿崩断的概率,此外,由于微孔的直径很小,对轮齿的抗弯曲强度影响不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