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026229A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210710174.1
申请日:2022-06-22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清理功能的绳钩成型设备,其包括固定框架;移送废料汇集复合组件,移送废料汇集复合组件包括固定在固定框架上方的固定板,固定板下侧可滑动地连接有两个在左右方向上间隔设置的移送板,移送板下侧连接有立架,右端立架的左侧连接有清理支架,清理支架左端的下部设有清理板,清理板下侧贴合在固定框架上侧,立架右端连接有能在高度方向和前后方向上做直线移动的移动夹持驱动器,移动夹持驱动器的左右两端连接有能在左右方向上做往复直线移动的移动伸缩杆,移动伸缩杆远离移动夹持驱动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朝后伸出的移动夹持杆;本发明能实现绳钩的自动夹持,移送绳钩过程中将散落在各处的废料汇集在固定区域内,方便废料的回收。
-
公开(公告)号:CN114611352A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210221661.1
申请日:2022-03-09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G06F30/23 , H01M4/8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双极板应力均布的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出燃料电池堆双极板应力均布性能需求;设计氢燃料电池端板模型;确定燃料电池堆双极板总数N;根据燃料电池堆双极板总数N设计带有凸起的双极板的模型,设计参数包括凸起尺寸和凸起片数;对改善设计后的燃料电池堆结构进行有限元仿真分析,提取所有双极板所受应力进行图表分析;设定评估标准;根据图表分析确认是否满足应力均布性能需求和评估标准,若满足,则计算出第一片带凸起的双极板和最后一片带凸起的双极板的最大应力,若不满足,则返回设计凸起双极板的模型这一步骤;本发明设中的双极板受力更加均匀,减少燃料电池堆中间部分双极板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滑移的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3981850A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111362487.4
申请日:2021-11-17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板弹簧拉绳式发电减速带,其包括减速组件,减速组件包括减速底板,减速底板上侧固定连接有减速顶板,减速顶板在长度方向上的一端先向上弯曲后再向下弯曲且朝着减速顶板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所在方向延伸;机械整流组件,机械整流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可滑动地连接在减速底板上的滑动块,滑动块上侧固定连接钢板弹簧下侧的一端,钢板弹簧的上端与减速顶板向上弯曲段朝下的一侧接触,钢板弹簧下侧的另一端固定在减速底板上,钢板弹簧下侧的另一端紧靠减速顶板在长度方向上的一端;发电组件,发电组件包括安装在安装腔内的回收电机,回收电机上连接有输入轴,滑动块带动输入轴的转动;本发明结构简单紧凑,实现电能回收。
-
公开(公告)号:CN113792403A
公开(公告)日:2021-12-14
申请号:CN202111159693.5
申请日:2021-09-30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G06F30/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筛选低速重载汽车馈能式减振器阻尼特性敏感参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减振器阻尼特性计算模型,具体为,确定减振器各运动部件参数;确定减振器的激励形式;根据激励方式及传动比确定单周期内各运动部件等效运动参数;确定馈能式减振器阻尼特性;筛选敏感参数,具体为,选取待分析参数;确定各参数取值范围以及取样数;计算各参数敏感性指标;结合参数敏感性指标与建立的相关函数筛选敏感参数;使用本发明能对各类馈能式减振器阻尼特性展开敏感性分析,准确地筛选出敏感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08489741B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1810250912.2
申请日:2018-03-26
Applicant: 扬州大学 , 扬州福克斯减震器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液压减振器空穴失效和油液冲击检测装置,包括汽车液压减振器、温压一体检测装置、测试台架,述温压一体检测装置包括温压一体传感器;所述测试台架包括上工装、下工装和控制台,控制台上设有显示仪表;汽车液压减振器上的活塞杆固定在上工装上,汽车液压减振器底部固定在下工装上;温压一体传感器固定于活塞杆置于汽车液压减振器内的一端,温压一体传感器上的软管包覆的线束引出汽车液压减振器外连到测试台架的控制台以及控制台上的显示仪表。通过本发明,温压一体传感器得到汽车液压减振器在测试台架上的实时温度和压力数据,并通过软管包覆的线束经显示仪表显示出来。
-
公开(公告)号:CN111368486A
公开(公告)日:2020-07-03
申请号:CN202010185399.0
申请日:2020-03-17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G06F30/28 , G06F30/17 , G06F119/14 , G06F119/08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球形泵活塞静压支撑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建立活塞—气缸静压支撑模型:润滑液经过高压喷射在活塞表面和缸体之间形成润滑膜;2、根据步骤1中的静压支撑模型推导得出球形活塞的支撑力和球形活塞有效承载面积;3、依据球形泵的结构特点和流体静压通道结构,建立等效流体桥模型;4、对球形泵活塞静压支撑进行系统的分析,得到球形泵活塞表面油膜流速最低时的活塞角度θ,保证支撑油膜流速稳定。本发明通过建立模型对球形泵活塞静压支撑进行系统的分析,得到球形泵活塞表面油膜流速最低时的活塞角度,有效的降低该运动副间的摩擦系数,提高支撑性能,降低活塞摩擦磨损并避免卡死。
-
公开(公告)号:CN109371350A
公开(公告)日:2019-02-22
申请号:CN201811223775.X
申请日:2018-10-19
Applicant: 扬州大学 , 扬州福克斯减震器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激光微熔与超音速火焰喷涂复合制备WC-12Co涂层的方法,属于表面改性材料技术领域。该方法将基体置于固定的工作台上,在氩气保护下,采用激光微熔装置对基体表面进行微熔处理,形成深度为100μm的微熔区;同时,利用超音速火焰对微熔区喷涂WC-12Co粉末,熔融的WC-12Co颗粒撞击在基体表面,产生飞溅并与微熔区相混合,冷却后形成冶金结合的扩散层。喷涂后的WC-12Co涂层在工作台加热系统中继续回火处理2小时,温度为580℃,消除了WC-12Co涂层由于过冷而产生的残余应力,使WC-12Co涂层与基体在结合界面处的收缩率一致,不产生变形和开裂,促进了WC-12Co涂层元素与基体元素的相互扩散,提高了涂层与基体的结合力。
-
公开(公告)号:CN116541652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549274.5
申请日:2023-05-16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G06F17/18 , G06F30/20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电堆极板滑移量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燃料电池电堆模型;以电堆最靠近一侧端板的极板为第1片,以最靠近另一侧端板的极板即最后一片极板为第N片,定义N为极板总片数;以工况中与极板受重力方向平行的极板边长度为b,与其相垂直的边长为a,单片极板厚度为c,单片极板质量为m;计算第n片极板的滑移量;本发明能在已知不同极板规格的情况下准确计算出燃料电池电堆中每块极板的滑移量,为燃料电池电堆的装配设计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3018776B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110395264.1
申请日:2021-04-13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A63B22/16 , A63B22/04 , A63B21/005 , F03G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健身器材技术领域内的一种能量回收阻尼踏步机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底座,底座前部的左右两端连接有脚踏板,脚踏板下方的底座的左右两端均可转动地连接有具有容纳腔的外壳,脚踏板朝后一端的下方可转动地连接有齿条,齿条可滑动地连接在外壳内,齿条下方的外壳上可转动地连接有连接轴一和连接轴二,连接轴一上连接有在轴向方向上间隔设置的凸台齿轮一和凸台齿轮二,连接轴二上连接有凸台齿轮三,凸台齿轮二和凸台齿轮三啮合,凸台齿轮一和凸台齿轮三分别与齿条啮合,凸台齿轮一经单向轴承一与连接轴一连接,凸台齿轮二经单向轴承二与连接轴一连接,凸台齿轮三经单向轴承三与连接轴二连接;本发明可降低能量损耗。
-
公开(公告)号:CN113468668B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110819078.6
申请日:2021-07-20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G06F30/15 , G06F30/17 , G06F30/20 , G06F111/04 , G06F111/10 , G06F119/06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滚珠丝杠式馈能减震器的功率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三维模型转换格式后导入Adams进行虚拟样机多刚体建模,获得模型参数;建立功率键合图模型;根据功率键合图模型,推导出功率键合图模型的状态方程;根据状态方程,建立减震器的数学模型;根据键合图元和方块图单元的对应关系,将键合图模型转换成方块图;根据方块图,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动态仿真模型;输入以上步骤中获得的模型参数,对动态仿真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得到输出功率曲线;使用本发明实现各个工况下的仿真模拟,仿真速度快。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