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性污泥深度脱水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116104A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610682003.7

    申请日:2016-08-18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处理污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活性污泥深度脱水的方法。本发明首先将浓缩池中的污泥(含水率约为99%~96%)抽出,然后在污泥中加入适量含有脒基的阳离子高分子药剂后搅拌混合,然后再将絮凝后的污泥排入板框压滤机中压滤,即能得到含水率低于60%的泥饼。本发明相比较常规的污泥深度脱水的方法,只需要添加一种有机化合物即可完成污泥的调理,不需要添加石灰等干基物质,压滤后泥饼含水率低于60%,工艺简单,压滤出的泥饼对后续焚烧等污泥的资源化利用无影响,因而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前景。

    一种景观公园式地表径流处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2557269A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210050879.1

    申请日:2012-03-01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面源污染控制技术,具体为一种景观公园式地表径流处理系统。本发明的地表径流处理系统主要由景观生态塘、径流处理景观土地、生态分流沟渠及公园附属设施组成。本发明选址为污染物浓度较高的农村及城市的污水或地表径流的尾端,要求河面开阔,有面积比较大的废弃土地或天然湿地可供使用。本系统中,通过生态分流沟渠分别引入径流处理景观土地和景观生态塘中,污水经过处理后,汇入原有径流。针对地表径流,尤其是径流中污染物含量较高的农村地表径流、城市地表径流,本发明充分开发土壤土地及植物的自净能力,因地制宜组合各种技术手段,实现污染物治理与景观美化的双重功效,可用于农村农业径流、城市径流、污水处理厂尾水等的处理。

    适用于高原地区石基河床受污染水体净化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34799B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0910247554.0

    申请日:2009-12-30

    Applicant: 复旦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Y02W10/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资源环境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适应高原地区石基河床受污染水体净化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构筑生态瀑潭和种植水生植物两个部分。在选定河床筑坑,周缘建造石彻堤坝式潭壁,上游潭壁上设一系列成瀑管和一条成泉管。该生态瀑潭上游潭壁最上面为尖形分洪或分石堤坝,其中央为中空的控瀑腔。水流进入成瀑管后,由不同位置的出水孔以瀑布形式注入生态瀑潭。流入成泉管里的水流顺管进入潭底形成喷泉。生态瀑潭底部有一层种植基质,可种植水生植物。在生态瀑潭内也可放养一些水生动物,使其栖息繁殖。整个生态瀑潭形成一个景观优美、平衡而稳态生态系统,从而净化水体。

    一种工业污水净化处理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75524B

    公开(公告)日:2011-12-07

    申请号:CN200910050223.8

    申请日:2009-04-29

    Applicant: 复旦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工业污水净化处理的方法,特别是一种紫外线-Fenton试剂-生物联合处理的方法及其装置。工业污水经过絮凝沉淀预处理后,进入光催化氧化池中进行光催化反应,进一步降低了污水的COD,提高了污水的可生化性;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克服了在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过程中,传统生物过滤技术处理效率低、占地面积大等缺点。同时,联合工艺还能够有效降低紫外光氧化技术分解不完全和产生毒性产物的缺点,降低对周围环境和人体健康的潜在风险,进一步提高了污水处理的经济性。

    一种高效节能净水工艺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0366549C

    公开(公告)日:2008-02-06

    申请号:CN200610026116.8

    申请日:2006-04-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3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给水处理、污水处理或水质净化处理的工艺和装置。其净化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工序:一级潜水泵取水,通过自动投加混凝剂及混合反应装置,进入渐变流管道反应和带气浮功能的网孔容积絮凝系统进行絮凝反应,再进入导流配水泥渣接触絮凝层过滤和斜管沉淀,进入底部配水的均粒深床过滤,出水经杀菌装置进行消毒处理,再进入清水池存放,然后由二级潜水泵将水泵入供水管网。其中带气浮功能的絮凝系统、接触絮凝层、斜管沉淀等工序在高效澄清池内完成,均粒深床过滤及其布水装置在重力均粒滤池内实现。与传统工艺相比,本工艺占地面积少、投资省,出水水质好,可方便实现水厂的自控,维护费用较低。

    污泥搅拌罐
    4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2492440U

    公开(公告)日:2012-10-17

    申请号:CN201220064693.7

    申请日:2012-02-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保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污泥搅拌罐。该污泥搅拌罐主要包括罐体,罐体上部设有的减速电机,在减速电机的轴上连接的搅拌轴,所述的搅拌轴插入罐体内部。在罐体的边壁上,设有加强肋板,加强肋板上设有可通过流体的孔洞;在加强肋板旁边,设有通气管,通气管直接联通至搅拌罐体的下部。在罐体底部,设有排空管。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搅拌桨叶在搅拌的过程中,带动污泥流体与周边的加强肋板撞击,在边壁区域形成较强的紊流,避免了污泥物料对边壁的粘附和结团;在加强肋板边设有通气管,在搅拌的过程中,可通过通气管向搅拌罐内通入空气,强化搅拌罐内的紊流,促进污泥稀释的均质化。本装置对污泥的稀释搅拌具有优异的效果。

    一种高效澄清水处理装置
    4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1033264Y

    公开(公告)日:2008-03-12

    申请号:CN200720068336.7

    申请日:2007-03-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效澄清水处理装置。装置的中间部位为两个容积絮凝室,其内设有网孔扰流装置,容积絮凝室下部为预沉室。活性泥渣悬浮层在容积絮凝室的外侧周围,其上方设置斜管,下方设置浓缩室,排渣管均匀设置在活性泥渣悬浮层中,澄清池的底部为排泥斗,有虹吸排泥管与排泥斗连通。在容积絮凝室的上部周围设有排渣槽,由管道与排泥管连通,虹吸排泥管与污泥回用池相连;排泥斗与回用污泥泵相连。本装置的水处理工艺集小气浮、容积絮凝、活性泥渣层絮凝及回用技术于一体,与传统混凝沉淀工艺相比,节省占地40%,投药量约降低10%,处理效率提高15%。

    用于通航河道消落段生态护坡的多层复合材料

    公开(公告)号:CN206655184U

    公开(公告)日:2017-11-21

    申请号:CN201621458789.6

    申请日:2016-12-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通航河道消落段生态护坡的多层复合材料,包括依次复合的均匀致密的反滤底层、具有良好退让性的中间强力层、带有抗浪冲刷热熔纤维网络结构上表面的储泥表层。具有不同性能的复合层,通过均匀致密的反滤底层、具有良好退让性的中间强力层、储泥层和抗冲刷的纤维网络结构上表面的相互配合,反滤底层的致密结构具有良好的反滤作用,抗冲刷的纤维网络结构上表面能够使整体结构经受住长时间的涌浪冲刷,储泥结构中的空隙和通道为水中的泥沙提供了良好的附着条件,而中间强力层在提供整体强力的同时,还能保证植物得以穿过而不受阻挡。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