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834773A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510212481.7
申请日:2015-04-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管式直流蒸汽发生器换热性能的仿真计算模型及其算法。本发明建立了基于传热分区的直流蒸汽发生器一维均相流数学模型,采用适当的判别条件对二次侧换热过程进行划分,在此基础上自主开发了基于MATLAB软件的直流蒸汽发生器换热仿真程序,进行直流蒸汽发生器在不同工况下稳态换热性能的仿真。该发明不仅简化并降低了编程难度,还可实现自动判断分段计算,准确预测不同工况下壁温飞升的幅度、位置及各传热区域传热管的长度,得到直流蒸汽发生器工作恶劣区域。采用该发明可为预防直流蒸汽发生器超温爆管等事故提供理论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04570766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410803145.5
申请日:2014-12-22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舶主机系统可用能分布及火用损失分布的模拟方法,本发明为一种结合柴油机稳态系统下具体性能参数的船舶主机系统各设备可用能及火用损失分布的计算方法,通过运用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综合能量的数量和质量,得到主机系统的热平衡和火用分析计算公式;并用该公式结合柴油机主机系统稳态运行下的具体性能参数计算各设备进出口能量、火用量及其损失。本发明用于计算船舶主机系统稳定运行过程中,系统中各设备能流及火用流的稳态计算,数据量大且全面,结果精度较高,对于计算系统总能的效率、系统主要设备的不可逆能损失、可用能的分布,进一步余热回收的利用,以及系统节能潜力的挖掘,具有极强的指导性。
-
-
公开(公告)号:CN102553279B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210011804.2
申请日:2012-01-16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B01D3/06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压闪蒸罐,包括筒体、安装在筒体顶部的上法兰、安装在筒体底部的下封头,筒体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拍摄视窗和采光视窗,拍摄视窗和采光视窗对称布置,筒体的左侧设置安全阀接口、进水阀接口、进汽阀接口,筒体的右侧设置光纤和导线引出法兰,所述的上法兰上开有压力引出口和排空阀接口,所述的下封头上开有放水阀接口。本发明闪蒸罐采用外方内圆的结构,具有承压能力强,可以做中高压工况的闪蒸实验,同时具有大视窗,可以为观测提供便利条件。闪蒸罐使用光纤测试温度和压力,具有反应速度快,灵敏度高,测量准确,体积小对水体影响小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553279A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210011804.2
申请日:2012-01-16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B01D3/06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压闪蒸罐,包括筒体、安装在筒体顶部的上法兰、安装在筒体底部的下封头,筒体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拍摄视窗和采光视窗,拍摄视窗和采光视窗对称布置,筒体的左侧设置安全阀接口、进水阀接口、进汽阀接口,筒体的右侧设置光纤和导线引出法兰,所述的上法兰上开有压力引出口和排空阀接口,所述的下封头上开有放水阀接口。本发明闪蒸罐采用外方内圆的结构,具有承压能力强,可以做中高压工况的闪蒸实验,同时具有大视窗,可以为观测提供便利条件。闪蒸罐使用光纤测试温度和压力,具有反应速度快,灵敏度高,测量准确,体积小对水体影响小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935468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011417.6
申请日:2025-01-03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热态动力管路系统的抗冲击试验装置和抗冲击试验方法,涉及动力设备抗冲击的技术领域,解决了动力管路系统抗冲击试验中,存在流热固耦合机理不清晰、响应特性难预测的问题,该装置包括试验管路段、数据采集系统、循环水箱和变频送水装置。其控制方法依据设定温度调节循环水箱内工质,并利用变频送水装置控制试验管路模型的管道内部工质流速及压力,通过冲击试验台模拟冲击环境。同时,数据采集系统获取结构加速度、应变以及流场流速、温度和压力信号,以分析冲击条件下管路系统的动态响应。本装置具有高可控性、高安全性和精确数据的获取能力,可广泛应用于管路系统的抗冲击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18517715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570924.9
申请日:2024-05-09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无人水下航行器的密闭燃烧室及其使用方法,涉及水下航行器热动力技术领域。本发明中,上端盖、下端盖和外壳体构成燃烧室外部壳体,且三部分之间可拆卸连接,外部壳体开有冷却水通道。外部壳体、金属衬套和内壳体形成三层套筒结构,电阻丝布置在内壳体的内侧壁上,吸液芯布置在内壳体的内腔中;火花塞、电极和氧化气体喷嘴由上端盖延伸至内壳体的内部。上述方法如下:将固态金属燃料置于燃烧室内腔底部,通过电阻丝加热金属燃料,通过调节氧化气体输入量控制燃烧室功率。本发明具有能够快速启动快、快速更换吸液芯,喷嘴不易堵塞、可以低功率运行等优点,能够满足UUV低速巡航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2178621B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011108877.4
申请日:2020-10-16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蒸干后偏离热力平衡程度及蒸汽过热温度的计算方法,根据换热设备的结构尺寸、流量、进出口温度和运行压力建立设备的热质平衡计算模型,根据经典蒸干质量含汽率计算关联式计算蒸干传热恶化现象发生时的质量含汽率;根据换热设备实际运行过程,通过实验或数值模拟确定其实际质量含汽率分布规律;解析偏离热力平衡传热机理,定义衡量蒸干后偏离热力平衡程度的量化指标‑偏离度,并提出偏离度与缺液区蒸汽过热温度的计算方法;根据换热设备实际运行状态,得到蒸干传热恶化现象发生后的偏离热力平衡程度与蒸汽过热温度。本发明为缺液区蒸汽过热温度的预测以及涉及蒸干传热恶化现象的汽液两相换热设备热力计算合理分区提供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14186512A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111506335.7
申请日:2021-12-10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6F30/28 , G06F30/17 , G06F113/08 , G06F113/1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舶润滑油管路流通能力及润滑油流量的计算方法,根据滑油系统管路各元件结构尺寸以及润滑油流动状态建立管路的流动阻力计算模型,并对低雷诺数下的流动阻力进行修正;定义润滑油管路流通能力的量化指标‑流量数,并提出流量数与润滑油流量的计算方法。针对船舶滑油系统计算默认管路阻力系数为定值,导致管路的流通能力不能满足实际要求的情形,运用本发明提出的方法对管路流通能力系数进行了修正,使滑油系统管路流通能力满足实际要求。本发明为船舶润滑油管路在低雷诺数流动状态下的流动计算提供了设计指导,对船舶动力系统安全正常运行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6247297B
公开(公告)日:2018-05-18
申请号:CN201610854300.5
申请日:2016-09-27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用旁通回收复合补水供汽系统,包括增压锅炉、蒸汽蓄热器、软水箱、减温减压装置、大气式冷凝器、大气式除氧器,增压锅炉的出口连接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第一支路上安装蒸汽蓄热器,第二支路上安装减温减压装置,减温减压装置的出口管路连接大气式冷凝器,减温减压装置的进口管路连接软水箱,大气式冷凝器连接大气式除氧器,软水箱连接大气式除氧器,增压锅炉通连接大气式除氧器,大气式除氧器连接第三支路和第四支路,第三支路连接蒸汽蓄热器,第四支路连接增压锅炉。本发明使船用供汽系统的运行摆脱了舰船水资源有限与不能及时补水的限制,改善了供汽系统凝水与补水响应特性,保证船用供汽系统充放汽过程的顺利进行。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