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杂曲面编织预制体的厚度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180847B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711309715.5

    申请日:2017-12-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杂曲面编织预制体的厚度测量方法,步骤包括:三维激光扫描设备的现场调试准备;将三维激光扫描设备以及抽真空平台的位置相对固定,再安装预制体模具,对模具基座所在平面以及三维激光扫描设备的坐标进行校准;扫描获得支撑模上表面点云;在支撑模上表面放置待测预制体;在模具基座上覆盖真空膜,进行抽真空;在达到预设真空度后,扫描获得真空膜上表面点云;将真空膜上表面点云与支撑模上表面点云进行测量偏差操作,获得待测预制体在预设真空度下的测量厚度值。该厚度测量方法采用抽真空厚度测量方法测量复杂曲面编织预制体厚度,对预制体无任何损伤,适用于多种形状编织预制体的厚度测量。

    一种纬纱张力可调的自动放卷储纬器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332395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560002.6

    申请日:2024-1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纬纱张力可调的自动放卷储纬器及控制方法,包括:旋转送纱单元:伺服电机连接气胀轴,将纱筒通过气胀轴加气固定,纱筒侧边加入厚度传感器,通过计算纱筒直径变化,从而将送纱量通过信号的方式反馈给伺服电机;电机驱动单元与电机编码单元分别向电机系统发送驱动信号与编码号,控制电机的圈数、速度;摆杆调节单元:纱线通过S型穿入摆杆,摆杆末端连接凸轮,凸轮底部安装测距传感器,感应摆杆摆动幅度,将摆杆的角度转化为数字量信号,用以调节放纱电机与送纱电机动作比例关系,调节纱线送放动作均衡关系。中央控制器发出命令控制电机驱动单元,执行均衡送纱控制操作。本发明结构简单,能够稳定地控制电机实现纱线恒张力织造。

    一种大容量密集化经纱张力控制分布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221181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508696.9

    申请日:2024-10-28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大容量密集化经纱张力控制分布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纱筒架、张力架、集束架、张力控制装置、监测装置、纱线筒、输线管、三滚轮式张力传感器和电控系统;所述纱筒架位于张力架的一侧,张力架上纵横均匀分布着纱筒轴;纱线筒置于纱筒轴上,能够自由转动;纱筒架与张力架之间通过输线管连接,输线管的输入端固定在纱线筒的右下侧,另一端与张力架的输入端连接;每一输线管对应一排纱线筒;所述集束架位于张力架的另一侧,张力架与集束架之间相对独立。本申请实现大容量纱线的密集化分布,纱线排列层次清晰,降低纱线磨损。

    三维机织组织结构的设计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5438390B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210863179.8

    申请日:2022-07-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三维机织预制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三维机织组织结构的设计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包括获取目标三维机织组织结构的设计需求;利用设计需求确定设计约束条件,以确定结构编码矩阵中的最小基本单元,结构编码矩阵用于表示三维机织组织结构;获取最小基本单元中与各列相对经纱结构编码对应的初始绝对经纱结构编码,绝对经纱结构编码中的每个元素表示元素位置处的经纱上方的纬纱层数;基于设计约束条件对初始绝对经纱结构编码中的元素进行优化,确定目标绝对经纱结构编码;对目标绝对经纱结构编码进行拼接得到目标最小基本单元,以确定目标结构编码矩阵以及目标三维机织组织结构。该方法保证了可设计性。

    一种多弧型减纱分层异形件定位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804335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11822256.6

    申请日:2023-12-27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多弧型减纱分层异形件定位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该装置为设置有两个阶梯式定位凹模的矩形工装,定位凹模与异形件对应的厚度、外形尺寸相适配;在矩形工装上设置有若干条定位校准线,在平板式分层三维机织物上设置有若干条定位示迹线,矩形工装上的定位校准线同织物上的定位示迹线一一对应;在定位凹模左侧的矩形工装上设置有若干条测量线,同时设置有一条竖直方向垂直于测量线的测量基准线。该方法利用测量线、测量基准线与减纱弧之间的尺寸来检测平板式分层三维机织物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可直观表征平板式分层三维机织物实际设计尺寸与理论设计位置的偏差程度,定性判断理论设计的精准性,以对三维机织物的设计进行修正。

    一种CMC叶片预制体及其制备方法
    4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183433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0926186.2

    申请日:2023-07-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CMC叶片预制体及其制备方法,CMC叶片为含叶身、缘板、叶冠的变厚度扭转结构,缘板、叶冠与叶身均呈近垂直分布。本发明缘板与变厚度叶身一体化成型设计,叶冠部分分成两部分设计;其成型制备方法包括CMC叶片展平态设计;带缘板变厚度叶身预制体一体化成型制备;叶冠预制体一部分与变厚度叶身一体化成型制备,另一部分单独制备后采用缝合工艺与变厚度叶身缝合,形成带缘板、叶冠的CMC叶片预制体。将CMC叶片预制体放置在成型模具中形成扭转态的CMC叶片预制体;采用基质对CMC叶片预制体进行致密化处理,加工后获得所需要的CMC叶片。本发明CMC叶片层间性能优越、结构整体性较好,CMC叶片承载能力强。

    三维机织组织结构的设计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5438390A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210863179.8

    申请日:2022-07-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三维机织预制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三维机织组织结构的设计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包括获取目标三维机织组织结构的设计需求;利用设计需求确定设计约束条件,以确定结构编码矩阵中的最小基本单元,结构编码矩阵用于表示三维机织组织结构;获取最小基本单元中与各列相对经纱结构编码对应的初始绝对经纱结构编码,绝对经纱结构编码中的每个元素表示元素位置处的经纱上方的纬纱层数;基于设计约束条件对初始绝对经纱结构编码中的元素进行优化,确定目标绝对经纱结构编码;对目标绝对经纱结构编码进行拼接得到目标最小基本单元,以确定目标结构编码矩阵以及目标三维机织组织结构。该方法保证了可设计性。

    三维机织复合材料的微结构设计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5438389A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210861176.0

    申请日:2022-07-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三维机织复合材料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三维机织复合材料的微结构设计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三维机织复合材料的初始基因,初始基因包括材料基因、几何基因以及结构基因,材料基因包括形成微结构的原材料属性,几何基因包括形成微结构的几何属性,结构基因包括微结构的结构属性;对初始基因进行优化处理得到优化基因;基于优化基因建立几何模型,以获得优化后的三维机织复合材料性能;当三维机织复合材料性能满足设计需求时,将优化基因确定为三维机织复合材料的目标基因,以确定所述三维机织复合材料的目标微结构。通过对三维机织复合材料基因进行优化操作,实现三维机织复合材料微结构的优化设计。

    回转体预制体的制备方法及回转体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877862B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110002852.4

    申请日:2021-0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回转体预制体的制备方法及回转体的制备方法,回转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回转体预制体的制备方法。制备方法,以预设回转体的第一主体的任意一点的外径,获得卷曲轴的第二主体的任意一点的外径,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各自以倾斜角转化为第一斜边和第二斜边,来制备卷曲轴;在卷曲轴上一体编织出第三主体、第三斜边及第四斜边,第三斜边和第四斜边分别与第三主体的轴线倾斜一定角度,给第三斜边和第四斜边向外弯折提供了弯折余量,使两个翻边与第一主体之间的纱线连续,两个翻边和主体一体,基质材料固化后,加强第一翻边、第二翻边与主体之间的连接强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