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861915A
公开(公告)日:2006-11-15
申请号:CN200610027631.8
申请日:2006-06-13
Applicant: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IPC: E02D29/045 , E02D29/16 , E01B25/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类,具体的讲是涉及一种磁悬浮隧道岸边段轨道梁结构设置方式,该设置方式将轨道梁承台与隧道结构底板分离,使轨道梁承台与隧道结构相对独立,并在承台下方设置钻孔灌注桩,以实现对轨道梁变形和基础沉降的有效控制,其优点是,使得轨道与暗埋段结构相对独立,各自受力体系明确,控制有保证,在防水措施切实可行的前提下,具有桩基数量少、计算沉降量小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575386B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210329703.3
申请日:2022-03-31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Inventor: 潘伟 , 张乃受 , 刘德进 , 苏长玺 , 陈鸿 , 陈正杰 , 王殿文 , 尚乾坤 , 赫亚锋 , 宋江伟 , 吕护生 , 李德洲 , 林树栋 , 张浩男 , 王鹏飞 , 林恒義 , 于家钒 , 杨毓晓 , 胡思金 , 王潞伟 , 贾延烁 , 张成武
IPC: E02D29/073 , E02D3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顶推式最终接头纠偏系统及调节工艺,属于最终接头施工技术领域,其中顶推式最终接头纠偏系统包括支撑组件、多组顶推组件、两组限位组件、控制系统和监测系统;支撑组件包括沿水平方向相互平行设置的多个支撑梁,多个支撑梁均匀分布于顶进节段的底部;多组顶推组件用于推动顶进节段,顶推组件一一对应设置于支撑梁顶部;两组限位组件分别位于顶进节段的左右两侧,以对顶进节段的左右两侧限位;控制系统用于控制顶推组件的伸长距离;监测系统用于实时监测顶进节段的顶推路径,以判断顶进节段的运动是否偏离轴线方向。该顶推式最终接头纠偏系统既可以防止顶进节段发生较大的横向偏移,同时又能调节顶进节段发生的小幅度横向偏移。
-
公开(公告)号:CN113309146B
公开(公告)日:2023-01-20
申请号:CN202110602143.X
申请日:2021-05-31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Inventor: 潘伟 , 张乃受 , 李进 , 王春利 , 李春元 , 刘德进 , 苏长玺 , 陈虓 , 陈鸿 , 陈正杰 , 王殿文 , 尚乾坤 , 赫亚锋 , 宋江伟 , 韩小锐 , 吕护生 , 李德洲 , 付洪超 , 于家钒
IPC: E02D29/073 , E02D31/06 , E02D29/1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海底沉管隧道安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最终接头止水装置及安装方法。最终接头止水装置包括可伸缩止水带;可伸缩止水带具有伸缩部和分别位于伸缩部两端的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第一固定部固接于扩大段的外端面,第二固定部固接于顶进节段的外周面。顶进节段未被推出前,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紧邻,伸缩部在二者之间呈自然弯曲状态;顶进节段被推出时,顶进节段带动伸缩部向外伸展;顶进节段被推出到位后,伸缩部伸展开来平铺覆盖顶进节段的外周面,伸缩部的可伸展长度至少为顶进节段的推出距离。本发明实现了最终接头安装期间顶进节段与扩大段之间的密封止水,填补了推出式顶进节段法最终接头施工中密封止水方面的空白。
-
公开(公告)号:CN107724427A
公开(公告)日:2018-02-23
申请号:CN201710969526.4
申请日:2017-10-18
Applicant: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IPC: E02D29/073 , E02D29/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29/073 , E02D29/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节段式沉管法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沉管隧道节段接头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在所述先浇端钢模板上设置第一钢套筒,之后浇筑先浇端混凝土;在所述钢套筒内安装剪力杆,并在所述剪力杆的另一侧安装第二钢套筒,所述第二钢套筒通过螺栓连接固定,所述剪力杆置于所述第一钢套筒和第二钢套筒的内部;浇筑所述匹配端混凝土。本发明的优点是:可大幅度提高沉管隧道节段接头施工效率,避免沉管隧道节段接头混凝土剪力键凹凸榫槽浇筑质量缺陷的发生,优化了沉管隧道节段接头的受力,同时释放了因浇筑混凝土剪力键而占用的断面有限空间,间接增加了中埋式止水带的防水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1477002B
公开(公告)日:2010-12-08
申请号:CN200810205315.4
申请日:2008-12-31
Applicant: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IPC: G01N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试验试件类,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隧道管片接头试验的管片试件,该装置由管片、槽形拼接钢板和肋板钢结构组成,所述槽形拼接钢板嵌入并包覆在管片的加载边端上,所述肋板钢结构焊接于槽形拼接钢板上,肋板钢结构构造与加载端荷载匹配,采用隧道现有钢模进行试验构件的制作,不仅能保证试验构件与隧道管片制作精度的一致性,而且对于加载边端进行保护,保证了试验数据的准确,而且减少了试件的钢模加工成本,节约了试验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01397910A
公开(公告)日:2009-04-01
申请号:CN200810041508.0
申请日:2008-08-08
Applicant: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及隧道类,具体涉及一种带有口字型预制构件的隧道结构,该结构包括隧道衬砌环和道路现浇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衬砌环内部固定设置有口字型预制构件,所述口字型预制构件与道路现浇板连接固定,其优点是,能够保证在不影响盾构推进速度的前提下,同时进行隧道内部结构的施工,采用口字型预制构件来实现隧道内的同步施工,不仅减少了隧道内现浇钢筋混凝土的方量,而且缩短了隧道的建设工期,实现了盾构推进的高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01012750A
公开(公告)日:2007-08-08
申请号:CN200710037445.7
申请日:2007-02-12
Applicant: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IPC: E21D1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类,具体的讲是涉及一种用于盾构法隧道中衬砌管片与内层衬砌间的组合连接方法,该方法通过在衬砌管片与内层衬砌间的接合面上设置榫槽,其间设置锚筋,使二者有效地连成一体,其接合面能传递压力、剪力及弯矩,按叠合构件共同受力,以减小其结构厚度,其优点是,可增加外层衬砌与内层衬砌接合面的抗拉和抗剪能力,防止内外层衬砌的脱开,保证内外层衬砌作为整体叠合构件工作,既可减小结构厚度,更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5130063A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210785434.1
申请日:2022-07-06
Applicant: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轨道交通环控柜的智能分柜算法,包括以下步骤:导入标准输入文件,在标准输入文件中配置各元器件的模数、负荷等级、功能、需要系数;遍历所有元器件,通过元器件的端位置、层位置、负荷等级,将各元器件进行初分组;完成初分组后,通过各元器件的互斥关系、关联关系以及母线总负荷的预设条件对各元器件进行二次分组;二次分组后,将各元器件通过设定的备件原则和计算出的柜子数量,将各元器件和备用元器件放置到对应的环控柜。本发明的优点是:将轨道交通环控柜的分柜算法标准化,并提供多个元器件配置表作为算法的配置依据;为轨道交通环控柜的分柜算法提供通用化、标准化的依据,提高设计效率及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575386A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210329703.3
申请日:2022-03-31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Inventor: 潘伟 , 张乃受 , 刘德进 , 苏长玺 , 陈鸿 , 陈正杰 , 王殿文 , 尚乾坤 , 赫亚锋 , 宋江伟 , 吕护生 , 李德洲 , 林树栋 , 张浩男 , 王鹏飞 , 林恒義 , 于家钒 , 杨毓晓 , 胡思金 , 王潞伟 , 贾延烁 , 张成武
IPC: E02D29/073 , E02D3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顶推式最终接头纠偏系统及调节工艺,属于最终接头施工技术领域,其中顶推式最终接头纠偏系统包括支撑组件、多组顶推组件、两组限位组件、控制系统和监测系统;支撑组件包括沿水平方向相互平行设置的多个支撑梁,多个支撑梁均匀分布于顶进节段的底部;多组顶推组件用于推动顶进节段,顶推组件一一对应设置于支撑梁顶部;两组限位组件分别位于顶进节段的左右两侧,以对顶进节段的左右两侧限位;控制系统用于控制顶推组件的伸长距离;监测系统用于实时监测顶进节段的顶推路径,以判断顶进节段的运动是否偏离轴线方向。该顶推式最终接头纠偏系统既可以防止顶进节段发生较大的横向偏移,同时又能调节顶进节段发生的小幅度横向偏移。
-
公开(公告)号:CN112613091A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2011252625.9
申请日:2020-11-11
Applicant: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IPC: G06F30/1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地下墙上侧向水土压力计算的梯形荷载施加算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作用在地下墙梁单元两端节点上的梯形分布荷载等效为矩形均布荷载和三角形荷载的叠加,并建立梁单元的局部坐标系和整体坐标系;b、在局部坐标系中,分别计算矩形均布荷载在梁单元两端节点上的固端力,以及三角形荷载在梁单元两端节点上的固端力;c、对矩形均布荷载在梁单元两端节点上的固端力和三角形荷载在梁单元两端节点上的固端力进行叠加,得到梯形分布荷载在梁单元两端节点上的固端力;d、将梯形分布荷载在局部坐标系中的固端力变换至整体坐标系,得到梁单元两端节点上梯形分布荷载的等效结点荷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