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异巴西红厚壳素的新用途

    公开(公告)号:CN103417528A

    公开(公告)日:2013-12-04

    申请号:CN201210148653.5

    申请日:2012-05-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异巴西红厚壳素的新用途。所述新用途是指异巴西红厚壳素作为活性成分用于制备抗肿瘤药物制剂。药理试验证明,异巴西红厚壳素对U87人脑胶质瘤细胞株、BXPC-3人胰腺癌细胞株、NCI-2126人肺癌细胞株、PANC-1人胰腺癌细胞株、A549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AGs人胃癌细胞株、A375人黑色素瘤细胞株、MCF-7人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人乳腺癌细胞株、SMMC-7721人肝癌细胞株的生长均具有明显抑制作用,抗肿瘤活性显著,可望作为活性成分用于制备抗肿瘤药物制剂,具有药用前景。

    一种具有免疫调节活性的野山参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559138A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申请号:CN202110856067.5

    申请日:2021-07-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免疫调节活性的野山参口服液,所述口服液由如下方法制得:1)称取野山参根茎500g切片,加入12倍量蒸馏水,浸泡30min,于120℃、0.15~0.2Kpa下加压提取30min,再焖煮30min,得到提取液A;2)在步骤1)的药渣中加入8倍量蒸馏水,在120℃、0.15~0.2Kpa下加压提取30min,再焖煮30min,减压浓缩,得提取液B;3)将提取液A与提物液B混合,过滤,将滤液过200目筛,煮沸。本发明还提供了该口服液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口服液可用于调节人体免疫。

    一种补骨脂有效部位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8653379B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1810622422.0

    申请日:2018-06-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补骨脂有效部位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的补骨脂有效部位,是由补骨脂的醇提物先依次经过大孔树脂和聚酰胺树脂纯化后再加水混悬,然后用石油醚萃取所得到的混悬液而得到,该有效部位含有补骨脂定、补骨脂黄酮和补骨脂酚,且含有的补骨脂酚的质量百分比≤3%。实验表明:本发明提供的补骨脂有效部位的毒性显著降低,同时具有显著的抗抑郁作用,可望用于制备抗抑郁的药物和保健品,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显著性进步和出乎意料的效果,对研究开发具有临床应用价值的补骨脂药物制剂具有重要意义。

    一种丹参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439004A

    公开(公告)日:2021-03-05

    申请号:CN201910836898.9

    申请日:2019-09-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丹参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的丹参提取物是将丹参用亲水性溶剂与水的混合溶剂提取得到的粗提物浸膏混悬于水中后,先用石油醚萃取再用乙酸乙酯萃取,所得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即为所述丹参提取物,并且,所述丹参提取物中不含有丹参酮ⅡA和隐丹参酮。研究结果显示:本发明提供的丹参提取物在不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的情况下,不仅能够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毒力,可降低其致病力,而且不易产生耐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有显著治疗效果,可望作为活性组分用于制备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毒力的药物,为新型抗菌药物的研发奠定基础。

    一种从补骨脂中分离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和补骨脂酚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299453B

    公开(公告)日:2020-11-27

    申请号:CN201810080722.0

    申请日:2018-0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补骨脂中分离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和补骨脂酚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将补骨脂药材经粉碎后用石油醚提取,得补骨脂的石油醚粗提物;b)将补骨脂的石油醚粗提物上聚酰胺柱,以乙醇与水的混合溶液进行梯度洗脱,收集目标流份,减压浓缩,得到补骨脂酚以及补骨脂素与异补骨脂素的混合物;c)将补骨脂素与异补骨脂素的混合物上硅胶柱,用石油醚与乙酸乙酯的混合溶液进行洗脱,收集目标流份,减压浓缩,即得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本发明实现了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和补骨脂酚的同时大量分离,且纯度均高于99%,解决了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和补骨脂酚同时分离的难题。

    一种基于偏振光显微技术应用于矿物药的鉴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29960A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2010772842.4

    申请日:2020-08-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偏振光检测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基于偏振光显微技术应用于矿物药的鉴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取厚度1~2mm的矿物药置粗磨石上,加适量水,将矿物药在粗磨石上往返磨砺,待两面磨平且厚度为0.2~0.9mm;(2)取步骤(1)中打磨过的矿物药转移至细磨石上,加水,将矿物药往返磨砺至透明,用水冲洗,再用乙醇处理和甘油乙醇试液装片;(3)取步骤(2)中的制备好的磨片置于具补偿器的偏振光显微镜下,设置半偏振光的角度,采用大图影像拼接技术结合实时景深扩展成像技术在10倍物镜下进行拍摄,获取彩色影像数据。本发明可准确定位双折射性矿物构造,充分展现矿物不同部位构造各向异性在偏振光下呈现的多色性。

    一种多酚聚合物及其用途
    4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054014B

    公开(公告)日:2020-06-26

    申请号:CN201810819436.1

    申请日:2018-07-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药学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酚聚合物及其用途。本发明的多酚聚合物Uncariitannin的平均分子量在16‑22万之间,其由下列方法制得:取方儿茶饮片,粉碎成粗粉,加入10倍量80%乙醇,加热回流或冷浸提取3次,每次1.5小时,合并提取液,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无醇味,乙酸乙酯萃取,萃取剩下的水层经MCI柱吸附,依次用水、10%乙醇、20%乙醇、30%乙醇、40%乙醇、50%乙醇、60%乙醇、70%乙醇和95%乙醇洗脱,收集40%乙醇洗脱部位,浓缩后上Sephadex LH‑20色谱柱,用80%乙醇洗脱,UPLC分析检测,将UPLC分析显示的纯的Uncariitannin组分合并,即得。本发明的多酚聚合物可用于制备防治耐甲氧西林金葡菌感染的药物。

    一种呫吨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公开(公告)号:CN110845510A

    公开(公告)日:2020-02-28

    申请号:CN201810946461.6

    申请日:2018-08-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呫吨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所述呫吨酮类化合物具有式Ⅰ所示化学结构:研究结果显示:本发明所述的式Ⅰ化合物在YFP-ParkinHeLa细胞中能明显诱导线粒体自噬,同时可以明显减少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面积,并且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显著的抗菌抑菌效果,说明本发明所述的呫吨酮类化合物具有诱导线粒体自噬的作用、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治疗作用,对抗药性菌类具有抗菌作用,可望作为活性成分用于制备诱导线粒体自噬、预防和/或治疗脑血管病、抗菌的药物,具有药用前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