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装饰部件的安装结构
    41.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1184340Y

    公开(公告)日:2009-01-21

    申请号:CN200820093058.5

    申请日:2008-03-28

    Inventor: 廖毅 唐甸鑫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装饰部件,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车辆装饰部件的安装结构。一种车辆装饰部件的安装结构,包括装饰部件,所述装饰部件通过一体式安装支架与车辆结构多点式固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车辆装饰部件的安装结构其有益效果是:装饰部件的定位、固定准确可靠;装饰部件的装配可在车外进行,操作方便效率高;避免了车身外观不美、渗水生锈和行车噪音等问题。

    汽车侧门内板下加强板
    4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0234621U

    公开(公告)日:2020-04-03

    申请号:CN201920779747.X

    申请日:2019-05-28

    Inventor: 谢业远 鲁媛 廖毅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侧门内板下加强板,包括曲线底板、第一加强筋、第二加强筋、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加强筋,第一加强筋设置于曲线底板的一侧,第二加强筋设置于曲线底板的另一侧,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加强筋均设置于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之间,第三加强筋设置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之间,曲线底板上设置有第一固定板。本实用新型本身强度高,且易于设置在车门内板中,连接牢固性有保障。

    一种半开式的电动汽车尾门组件

    公开(公告)号:CN207208216U

    公开(公告)日:2018-04-10

    申请号:CN201721001948.4

    申请日:2017-08-1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半开式的电动汽车尾门组件,包括上尾门体组件和下尾门体组件,所述上尾门体组件可启闭式固定于所述下尾门体上部,所述上尾门体组件上部与车身后部骨架上部可解除式旋转连接,所述下尾门体组件与所述车身后部骨架下部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上尾门体组件可启闭式连接于所述车身后部骨架上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半开式的电动汽车尾门组件,其工艺简单、安装简便和美观大方,能够减轻车门重量,实现轻量化需求,提升碰撞安全性,有助于提升电动汽车机动性和续航里程。

    一种大梁组件
    4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5836937U

    公开(公告)日:2016-12-28

    申请号:CN201620702679.3

    申请日:2016-07-01

    Inventor: 刘强强 廖毅 许冰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大梁组件,包括大梁本体、第一加强板、第二加强板和第三加强板,所述第一加强板、第二加强板和第三加强板由左至右依次固定连接于所述大梁本体中部,所述第一加强板、第二加强板和第三加强板前后两侧的侧边分别与所述大梁本体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大梁本体上间隔设置有至少六个电泳孔,所述第一加强板、第二加强板和第三加强板顶部分别设有至少两个钣金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大梁组件,能够提高电泳液的流通速率,提高上漆效果和电场强度,有效提升产品腐蚀性能、零件安全和产品使用寿命,且节约成本,从而提升用户满意度。

    一种中导轨支撑支架
    4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1751506U

    公开(公告)日:2011-02-23

    申请号:CN201020271338.8

    申请日:2010-07-23

    Inventor: 肖春燕 廖毅 许冰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中导轨支撑支架。所述中导轨支撑支架成Z字形,一端设有一个螺母孔,所述螺母孔上焊接有螺母;另一端设有一个长圆孔,所述长圆孔大小与螺栓相对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既可安装于汽车后侧围内、外板之间增加后侧围强度,又能用于安装安全带卷收器,实现了功能多样化。

    防止侧滑门漏水的上走轮臂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1484144U

    公开(公告)日:2010-05-26

    申请号:CN200920141113.8

    申请日:2009-07-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车身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防止侧滑门漏水的上走轮臂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装配在侧滑门上端的上走轮臂总成、内门板以及紧定组件;所述紧定组件与所述内门板连接;所述上走轮臂总成设有两个接触平面;所述接触平面上设有水流通道。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仅仅通过更改汽车侧滑门的上走轮臂安装区域的设计结构,从而解决汽车侧滑门的上走轮臂处出现的漏水质量问题,提升客户的感知度。

    侧围加强型车辆装置
    4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1169298Y

    公开(公告)日:2008-12-24

    申请号:CN200720196043.7

    申请日:2007-12-14

    Inventor: 廖毅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结构,具体涉及一种侧围加强型车辆装置。本实用新型一种侧围加强型车辆装置,包括A柱及A柱加强板3,所述A柱加强板3的前端设置一延长端31与前隔板边板1、侧围外板2固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这样的结构提高了A柱的刚度和强度,进而提高了车辆侧围的刚度和强度,满足了车辆安全碰撞要求和前门安装要求;同时A柱上、下端密封,减少灰尘的进入量,提高整车的舒适性。

    一种微车滑移门导轨加强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1124751Y

    公开(公告)日:2008-10-01

    申请号:CN200720171462.5

    申请日:2007-12-10

    Inventor: 廖毅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滑移门结构,具体涉及一种微车滑移门导轨加强结构。所述汽车滑移门,包括汽车滑移门的本体、车身框架和导轨,所述导轨安装在所述车身框架上,所述汽车滑移门本体安装在所述导轨内,所述汽车滑移门本体可在所述导轨内滑动,实现所述汽车滑移门相对所述汽车车身框架的开启与关闭,在所述导轨上安装有加强构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安装加强构件提高导轨的刚度,减少导轨的变形,保证走轮臂不脱离导轨,提高整车的安全性能。本实用新型具有很好的可用性和易用性。

    一种智能吸振器
    4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8236970U

    公开(公告)日:2018-12-14

    申请号:CN201820150004.1

    申请日:2018-01-29

    Inventor: 余义 廖毅 罗德洋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振动控制领域,提供了一种智能吸振器,包括质量块和底座,所述质量块底端设有第一电磁铁,所述底座上设有第二电磁铁,所述质量块和所述底座之间设有减震机构,所述底座上设有加速度传感器和电控单元,所述加速度传感器与所述电控单元电性连接,所述电控单元与所述第一电磁铁电性连接,所述电控单元与所述第二电磁铁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适用多个车身位置;对所有工况都有减振效果;提高空间利用率;减轻质量,从而达到轻量化;减少开发时间和开发成本。

    一种汽车发动机罩组件
    5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089444U

    公开(公告)日:2018-03-13

    申请号:CN201721001962.4

    申请日:2017-08-1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汽车发动机罩组件,包括均由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的发罩外板和发罩内板,所述发罩内板位于所述发罩外板内侧,所述发罩内板与所述发罩外板粘合密封连接,所述发罩内板可拆卸固定于车身上。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发动机罩组件,其结构简单、加工工艺简单、装配简便,在能够满足结构强度的刚度的情况下,实现轻量化需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