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硅结合肽介导醇脱氢酶和胺脱氢酶共固定化级联反应制备手性胺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369593B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210113298.1

    申请日:2022-01-29

    Applicant: 天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二氧化硅结合肽介导醇脱氢酶和胺脱氢酶共固定化级联反应制备手性胺的方法;采用重叠延伸PCR技术将二氧化硅结合肽的基因分别插入到介导醇脱氢酶和胺脱氢酶的基因序列的N末端并构建基因工程菌株;利用镍离子金属螯合亲和色谱柱及含高浓度的咪唑缓冲液纯化分离重组蛋白;利用二氧化硅纳米粒子作为固定化酶的载体,将重组蛋白共锚定在SNPs表面得到固定化酶CotB1p‑ADH&CotB1p‑AmDH@SNPs;将获得的固定化酶置于含有NAD+和外消旋醇的NH4Cl缓冲液中反应进行手性胺的制备。制得的双酶共固定化催化剂表现出较高的酶负载量和提高的催化活性与稳定性,在工业应用生产手性胺方面具有较大的潜力。

    一种重组羰基还原酶突变体及其在催化合成手性醇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904066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410092889.4

    申请日:2024-01-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重组羰基还原酶突变体,由Rhodosporidium toruloides ZJB2014212来源的重组羰基还原酶其氨基酸序列第25位天冬氨酸突变为苏氨酸获得。该重组羰基还原酶突变体相较野生型酶具有高活性、高立体选择性,进一步提高了对底物前体酮的催化效率。将所述的重组羰基还原酶突变体应用于生物酶法合成手性醇,对底物前体酮进行不对称催化还原,相比于野生型酶在转化上述反应时催化活力有所提高,反应进程耗时缩短。此外,本发明在催化制备手性醇中的反应体系中,构筑了单酶双底物耦联体系,选择了异丙醇作为辅酶再生体系的辅助底物,可有效节约生产成本,对于生物酶法催化制备手性醇的工业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一种L-草铵膦的制备方法
    3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867047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410182052.9

    申请日:2024-02-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L‑草铵膦的制备方法。以(3‑氰基‑3‑羟基丙基)甲基次膦酸为原料,在腈水解酶的催化下得到2‑羟基‑4‑(羟基甲基膦酰基)丁酸,2‑羟基‑4‑(羟基甲基膦酰基)丁酸再经羟基酸脱氢酶的作用得到4‑(羟基甲基膦酰基)‑2‑羰基丁酸,4‑(羟基甲基膦酰基)‑2‑羰基丁酸最后在氨基酸脱氢酶的催化下得到L‑草铵膦。本发明提供了一条合成L‑草铵膦的绿色环保工艺,该工艺采用了生物酶催化合成,避免了高危工艺,反应条件温和,三废量少,制备方法简易并且收率高,适合工业化的应用。

    一种表达酯酶EstS的大肠杆菌基因工程菌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214261B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111589724.0

    申请日:2021-12-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表达酯酶EstS的大肠杆菌基因工程菌,其是将具有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的EstS基因序列的目的片段克隆到表达载体中,然后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中制备获得。本发明公开了该表达酯酶EstS的大肠杆菌基因工程菌的应用。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微生物酶法拆分制备(S)‑6‑氟‑色满‑2‑羧酸的方法,其是以所述的表达酯酶EstS的大肠杆菌基因工程菌为催化剂,以外消旋6‑氟‑色满‑2‑羧酸甲酯为底物,进行反应,该方法提供了出色的立体选择性。同时,本发明首次实现利用酯酶EstS拆分制备(S)‑6‑氟‑色满‑2‑羧酸。

    一种表达酯酶EstR的大肠杆菌基因工程菌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149956B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111588413.2

    申请日:2021-12-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表达酯酶EstR的大肠杆菌基因工程菌,其是将具有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的EstR基因序列的目的片段克隆到表达载体中,然后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中制备获得。本发明公开了该表达酯酶EstR的大肠杆菌基因工程菌的应用。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微生物酶法拆分制备(R)‑6‑氟‑色满‑2‑羧酸的方法,其是以所述的表达酯酶EstR的大肠杆菌基因工程菌为催化剂,以外消旋6‑氟‑色满‑2‑羧酸甲酯为底物,进行反应,该方法提供了出色的立体选择性。

    工程菌及其高效催化CDCA生产UDCA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40964B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210556251.2

    申请日:2022-05-20

    Inventor: 朱俊歌 吴胜 陶勇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催化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程菌及其高效催化CDCA生产UDCA的方法。本发明以大肠杆菌BW25113作为出发菌株,通过敲除基因,得到两株能够显著提高内源辅酶NAD(P)H转换效率的底盘菌株ΔmazG BW25113和Δpgi BW25113。在此基础上,将7α‑HSDH‑LDH和7β‑HSDH‑GDH在底盘菌株中异源表达,并构建辅酶循环再生体系,串联高效催化生产熊去氧胆酸(UDCA)。底物是鹅去氧胆酸(CDCA),投料高达150g/L,转化率≥99.0%,产物纯度≥98.5%,且无任何副产物生成。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高效生物催化CDCA生产UDCA的方法,具有生产成本低、反应温和、转化率高、生产效率高等特点,是熊去氧胆酸工业化生产的优选之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