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109432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410236948.0
申请日:2024-03-01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IPC: C12N9/06 , C12N15/53 , C12N15/70 , C12N15/64 , C12N9/04 , C12N1/21 , C12P13/00 , C12P17/12 , C12P17/10 , C12P17/00 , C12P41/00 , C12R1/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胺脱氢酶突变体、单质粒双酶共表达系统及其在手性胺合成中的应用,所述胺脱氢酶突变体为:以SEQ ID No.2所示氨基酸序列的胺脱氢酶TvAmDH为模板,第294位点的缬氨酸替换为丙氨酸,第208位点的天冬酰胺替换为赖氨酸,所形成的突变体V294A/N208K,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本发明通过合理的设计获得了一种催化活性增强的胺脱氢酶突变体,对多种芳香族羰基化合物均具有不对称还原胺化的活力,同时对辅酶NADH的催化活性也大幅提高。所述胺脱氢酶突变体在催化芳香族羰基化合物不对称还原胺化制备相应手性胺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3969269B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110475247.9
申请日:2021-04-29
Applicant: 永农生物科学有限公司 , 华东理工大学 , 宁夏永农生物科学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D‑氨基酸氧化酶突变体及其在制备L‑草铵膦中的应用。所述D‑氨基酸氧化酶突变体当与包含SEQ ID NO.1所示序列的D‑氨基酸氧化酶的氨基酸序列比对时,所述D‑氨基酸氧化酶突变体的氨基酸序列包含对应于第62位和/或第226位的氨基酸残基的替换,所述第62位和第226位是参照SEQ ID NO.1限定的,并且所述D‑氨基酸氧化酶突变体的氨基酸序列与SEQ ID NO.1所示序列具有至少90%的同一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875571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642328.2
申请日:2023-06-01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450酶突变体、单质粒三酶共表达系统及其在骨化二醇合成中的应用。P450酶突变体包括:以SEQ ID NO.1所示野生型P450酶CYP109E1为模板,分别对第78位的T突变或第81位的G突变,形成的突变体T78A、T78V、T78L和T78I,G81V和G81M,以及同时对第78位的T和第81位的G突变,形成的突变体T78L/G81M。本发明还通过构建一种P450酶突变体和氧化还原伴侣的单质粒三酶共表达系统,提高了P450酶羟基化反应中的电子传递效率,可在温和条件下以更高效率合成骨化二醇,解决了P450酶催化合成骨化二醇催化效率以及活力低的问题,具有重要的工业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5109769B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210550936.6
申请日:2022-05-20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L‑苏氨酸醛缩酶突变体及其编码基因、重组表达载体、重组表达转化体以及在L‑丝氨酸合成中的应用。L‑苏氨酸醛缩酶突变体包括:以SEQ ID No.2所示野生型的L‑苏氨酸醛缩酶为模板,第202位苏氨酸替换为丝氨酸或甘氨酸所形成的L‑苏氨酸醛缩酶突变体T202S、T202G。该L‑苏氨酸醛缩酶突变体与其他生物催化剂相比,可以在目前已知最高浓度的醛类底物下发挥催化活性,并且转化率>99%。同时本发明所提供的L‑苏氨酸醛缩酶催化甲醛和甘氨酸生成L‑丝氨酸的方法,具有原子经济性高、产品光学纯度高、反应条件温和、环境友好、产品后处理简单等优势,在L‑丝氨酸的合成中表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2626142B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011491692.6
申请日:2020-12-17
Applicant: 永农生物科学有限公司 , 华东理工大学 , 宁夏永农生物科学有限公司
IPC: C12P13/0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利用生物多酶偶联法制备L‑草铵膦的方法,其包括:a)在(R)‑转氨酶和氨基受体的存在下,使D,L‑草铵膦发生转氨反应得到2‑羰基‑4‑[羟基(甲基)膦酰基]丁酸和氨基受体的加氨基产物;b)在(S)‑转氨酶和氨基供体的存在下,使步骤a)中得到的2‑羰基‑4‑[羟基(甲基)膦酰基]丁酸发生转氨反应得到L‑草铵膦和氨基供体的脱氨基产物。本申请的方法能够实现高浓度D,L‑草铵膦的高效拆分来制备L‑草铵膦。
-
公开(公告)号:CN113106078B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110455494.2
申请日:2021-04-26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亮氨酸脱氢酶突变体及其编码基因、基因工程菌以及在制备L‑叔亮氨酸中的应用,该突变体包括:以SEQ ID NO.1所示野生型的亮氨酸脱氢酶为模板,第153位氨基酸残基突变为天冬酰胺N所得突变体;第191位氨基酸残基突变为天冬酰胺N所得突变体;第153位氨基酸残基突变为天冬酰胺N,第191位氨基酸残基突变为天冬酰胺N所得突变体。本发明通过分子改造,显著提高了LaLeuDH对三甲基丙酮酸和辅酶NADH/NAD+的催化活力,解决了还原胺化法制备高浓度L‑叔亮氨酸工艺中辅酶依赖性强的问题,使用全细胞催化时无需额外添加外源辅酶即可成功转化1.5M底物,具有极大的工业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4988165A
公开(公告)日:2015-10-21
申请号:CN201510342723.4
申请日:2015-06-19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酯酶est4、酯酶EST4、重组质粒和基因工程菌株及其应用,该酯酶EST4由来源于深海污泥的酯酶基因est4编码,其催化水解温度范围为20-55℃,水解pH值为5.0-10.0,在45℃条件下保温12h仍能保持80%以上的残余酶活,在纯极性有机溶剂中保存12h仍然保持90%以上的残余酶活;该酯酶EST4能够应用于催化多种芳香仲醇的动力学拆分反应和短链萜烯酯的催化生成反应;本发明还构建了能够表达上述酯酶EST4的基因工程菌株,实现了该酶在大肠杆菌中的异源表达,为其工业化生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3969268B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110475238.X
申请日:2021-04-29
Applicant: 永农生物科学有限公司 , 华东理工大学 , 宁夏永农生物科学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Glu/Leu/Phe/Val脱氢酶突变体及其在制备L‑草铵膦中的应用。所述Glu/Leu/Phe/Val脱氢酶突变体当与包含SEQ ID NO.5所示序列的Glu/Leu/Phe/Val脱氢酶的氨基酸序列比对时,所述Glu/Leu/Phe/Val脱氢酶突变体的氨基酸序列包含对应于第91位和/或第168位的氨基酸残基的替换,所述第91位和第168位是参照SEQ ID NO.5限定的,并且所述Glu/Leu/Phe/Val脱氢酶突变体的氨基酸序列与SEQ ID NO.5所示序列具有至少90%的同一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875576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642532.4
申请日:2023-06-01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亮氨酸脱氢酶突变体及其在制备L‑苯甘氨酸中的应用。该亮氨酸脱氢酶突变体为:以SEQ ID NO.1所示的野生型亮氨酸脱氢酶MsLDH为模板,第332位的天冬氨酸D突变为谷氨酸E,第333位的甘氨酸G突变为谷氨酸E,第334位的亮氨酸L突变为精氨酸R所得的突变体MsLDH‑EER,氨基酸基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通过分子改造获得一种催化活力和pH稳定性均提高的亮氨酸脱氢酶突变体MsLeuDH,相较于野生型MsLeuDH在200mM底物浓度下4h时转化率为68.0%,根据本发明提供的突变体MsLDH‑EER在3h时转化率达到99.5%,产物e.e.值大于99%。
-
公开(公告)号:CN116694592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642692.9
申请日:2023-06-01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R)‑3‑氨基丁醇生成能力提高的转氨酶突变体及其应用。该转氨酶突变体包括:将SEQ ID NO.1所示氨基酸序列的第160位亮氨酸突变为缬氨酸所得的突变体L160V;将SEQ ID NO.1所示氨基酸序列的第162位缬氨酸突变为亮氨酸所得的突变体V162L;将SEQ ID NO.3所示氨基酸序列的第162位缬氨酸突变为亮氨酸所得的突变体L160V/V162L。本发明通过土壤宏基因组挖掘技术获得一株天然进化的新型转氨酶,并通过对活性口袋进行半理性设计改造后,获得一种(R)‑3‑氨基丁醇合成能力进一步增强的突变酶,对于绿色高效的制备(R)‑3‑氨基丁醇具有重要的工业应用潜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