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23926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411968145.0
申请日:2024-12-30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IPC: C12N1/21 , C12N15/31 , C12N15/53 , C12N15/52 , C12N15/70 , C12N15/55 , C12N15/113 , A61K35/74 , A61P1/00 , A61P29/00 , C12R1/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噬菌抗性靛蓝工程体菌,可以灵敏地响应肠炎相关的硫代硫酸盐炎性因子,及时释放药物靛蓝以治疗胃肠道炎症,以及释放sfGFP信号分子以辅助病症的诊断和监控,十分有助于减缓疾病进展。另外,对于噬菌体侵染相关的fhuA和trxA基因的敲除以及sspB‑sspC‑sspD‑sspE基因簇的敲入可以提高菌株在肠道内的存活率,以提高菌株的治疗和诊断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015587B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111145425.8
申请日:2021-09-28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产角鲨烯的重组菌株及其构建方法以及应用。包括以下步骤:以酿酒酵母为出发菌株,首先在线粒体内重构甲羟戊酸途径构建线粒体工程菌株,然后在所述线粒体工程菌株细胞质内强化甲羟戊酸合成以显著改善菌株生长,最后在此基础上进行细胞质工程策略优化,通过线粒体与细胞质双工程联合优化获得高产角鲨烯的重组菌株。本发明利用酿酒酵母细胞质和线粒体联合调控策略使角鲨烯的产量产生了叠加效果,同时解决了线粒体工程菌株生长差的问题,大幅度提高了酵母生产角鲨烯的能力,甚至超过20g/L。本发明得到的重组菌株适用于工业化生产角鲨烯以及其他萜类化合物,为角鲨烯的生物合成提供了强有力的研究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4717173A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210281670.X
申请日:2022-03-21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生产甾醇侧链不完全降解产物的基因工程菌株及其构建方法以及应用,构建方法包括:针对可降解转化甾醇的微生物中igr操纵子中的基因进行失活敲除,以及对甾醇代谢途径中的关键基因进行删除或/和过表达,从而获得一种基因工程菌株。采用这些菌株可选择性制备PDC、PDC‑M、△1‑PDC、△1‑PDC‑M、9α‑OHPDC、9α‑OHPDC‑M,进而用于肾上腺皮质激素等甾体药物的生产。本发明可大大提升甾体药物的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有助于降低甾体药物生产过程中的能耗、简化生产步骤、提高药物前体的利用率,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整体反应条件温和、环境友好,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4507294A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210095691.2
申请日:2022-01-26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黄体酮全细胞生物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基于靶分子与其受体结合后配体结合域LBD发生细微构象变化的非天然转录因子DLA的设计策略,模拟结果表明原核LexA、来自孕激素受体的截短LBD和原核B42共同构成了具有转录因子功能的DLA。为了验证这个设计的有效性,DLA被用作控制绿色荧光蛋白转录的转录激活因子,并成功构建了一种黄体酮特异性全细胞生物传感器,其灵敏度指数(EC50)为27μg/L,达到临床检测水平。根据本发明,建立了一种科学、准确、快速检测黄体酮含量的方法,特别适用于直接检测样品中痕量黄体酮,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黄体酮的微生物检测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5963708A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610399628.2
申请日:2016-06-07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IPC: A61K47/48 , A61K9/107 , A61K31/704 , A61K31/136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酶促响应释放的磷脂酰纳米前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磷脂酰纳米前药由含有伯醇的亲水性抗肿瘤药物和磷脂类化合物在磷脂酶D的催化作用下通过磷氧键键合形成。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该酶促响应释放的磷脂酰纳米前药将抗肿瘤药物靶向释放到肿瘤组织中的应用。本发明创造性地利用肿瘤组织中高表达的磷脂酶D的水解/转脂双向反应特性,在体外利用磷脂酶D生物催化合成双亲性的磷脂酰纳米前药,当前药靶向积累到肿瘤中响应磷脂酶D触发水解,特异性释放抗肿瘤药物,同时解决了靶向药物安全稳定性和有效释放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2168099B
公开(公告)日:2012-12-19
申请号:CN201110024534.4
申请日:2011-01-21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3-甾酮-△1-脱氢酶基因及其编码的胆固醇氧化酶,提供了含有其基因序列的表达载体和含有该表达载体的基因工程重组菌株,提供了制备该3-甾酮-△1-脱氢酶的方法。本发明提供的3-甾酮-△1-脱氢酶为一新的3-甾酮-△1-脱氢酶,本发明提供的重组菌株可用于转化3-酮基甾体化合物,其中优选的重组菌株还可用于将雄甾-4-烯-3,17-二酮转化为宝丹酮,且表达的目的蛋白为可溶性蛋白,打破了以往工业生产中膜蛋白的瓶颈,对于KSDD的工业化生产具有重大意义。还实现甾体化合物的微生物转化法生产,提高了甾体医药生产体系的生产效率与产品品质,降低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8308280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550038.X
申请日:2024-05-06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用于酶法制备甾体药物中间体的工程菌及其应用。所述工程菌以链霉菌为微生物底盘,分别异源表达3‑甾酮‑Δ4(5α)‑脱氢酶RjKst4D、3‑甾酮‑Δ1‑脱氢酶ReKstD3或组合表达3‑甾酮‑Δ4(5α)‑脱氢酶RjKst4D和3‑甾酮‑Δ1‑脱氢酶MnKstD2基因构建而成,RjKst4D、ReKstD3、MnKstD2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分别如SEQ ID:No.1‑3所示。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工程菌及方法,可将廉价的剑麻皂素“变废为宝”作为甾体药物生产的新资源,实现4‑PD、1‑PD、1,4‑PD的制备,为甾体药物的工业生产提供了新的原料资源,推动了甾体制药工业的经济可持续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14214261B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111589724.0
申请日:2021-12-23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表达酯酶EstS的大肠杆菌基因工程菌,其是将具有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的EstS基因序列的目的片段克隆到表达载体中,然后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中制备获得。本发明公开了该表达酯酶EstS的大肠杆菌基因工程菌的应用。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微生物酶法拆分制备(S)‑6‑氟‑色满‑2‑羧酸的方法,其是以所述的表达酯酶EstS的大肠杆菌基因工程菌为催化剂,以外消旋6‑氟‑色满‑2‑羧酸甲酯为底物,进行反应,该方法提供了出色的立体选择性。同时,本发明首次实现利用酯酶EstS拆分制备(S)‑6‑氟‑色满‑2‑羧酸。
-
公开(公告)号:CN114149956B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111588413.2
申请日:2021-12-23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表达酯酶EstR的大肠杆菌基因工程菌,其是将具有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的EstR基因序列的目的片段克隆到表达载体中,然后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中制备获得。本发明公开了该表达酯酶EstR的大肠杆菌基因工程菌的应用。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微生物酶法拆分制备(R)‑6‑氟‑色满‑2‑羧酸的方法,其是以所述的表达酯酶EstR的大肠杆菌基因工程菌为催化剂,以外消旋6‑氟‑色满‑2‑羧酸甲酯为底物,进行反应,该方法提供了出色的立体选择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717173B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210281670.X
申请日:2022-03-21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生产甾醇侧链不完全降解产物的基因工程菌株及其构建方法以及应用,构建方法包括:针对可降解转化甾醇的微生物中igr操纵子中的基因进行失活敲除,以及对甾醇代谢途径中的关键基因进行删除或/和过表达,从而获得一种基因工程菌株。采用这些菌株可选择性制备PDC、PDC‑M、△1‑PDC、△1‑PDC‑M、9α‑OHPDC、9α‑OHPDC‑M,进而用于肾上腺皮质激素等甾体药物的生产。本发明可大大提升甾体药物的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有助于降低甾体药物生产过程中的能耗、简化生产步骤、提高药物前体的利用率,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整体反应条件温和、环境友好,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