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147481B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311122459.4
申请日:2023-09-01
Applicant: 重庆市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 重庆理工大学
IPC: G01N21/3563 , G01N21/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锈蚀检测传感器领域,公开了一种电梯钢丝绳锈蚀检测红外光纤光谱传感器,包括光入射机构和光接收机构,光入射机构与光接收机构固定连接,光入射机构包括入射红外光纤,入射红外光纤的一端连接有第一光纤耦合器,入射红外光纤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光纤耦合器,第二光纤耦合器远离第一光纤耦合器的一端连接有光纤准直器;光接收机构包括接收红外光纤,接收红外光纤的一端连接有第三光纤耦合器,另一端连接有第四光纤耦合器,第四光纤耦合器远离第三光纤耦合器的一端连接有聚光器;光纤准直器和聚光器位于同一侧。本发明能够反映钢丝绳的锈蚀度和锈蚀产物成分信息,从而实现对钢丝绳腐蚀度的准确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8130604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448049.7
申请日:2024-04-15
Applicant: 重庆市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重庆市特种设备事故应急调查处理中心) , 武汉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损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分辨率脉冲涡流探头及信号处理方法,探头包括壳体、信号处理模块和操作面板,信号处理模块设置于壳体内,壳体的一端为检测端,操作面板安装在壳体远离检测端的一端,探头还包括安装在壳体内的IMU传感器,IMU传感器用于获取探头的位移数据并传输至信号处理模块,信号处理模块结合探头的位移数据和探头获取的脉冲涡流信号数据,分析待测目标是否存在缺陷以及定位缺陷的位置。本申请通过设置IMU传感器与探头相配合,使得探头能够捕捉更细微的信号变化,从而实现待测目标表面或内部微小缺陷的精确检测和定位,以此提升脉冲涡流技术的分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657961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635414.7
申请日:2023-12-01
Applicant: 重庆市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 太原科技大学
IPC: B66C13/22 , B66C13/48 , G06F30/20 , G06F17/11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安全高效的起重机变频调速控制方法及系统,属于调速技术领域,包括:构建起重机系统模型;获取起重机吊桥的期望速度和吊物信息,并基于预先构建好的起重机系统模型进行仿真运行;基于仿真吊物数据和仿真运行数据调整起重机吊桥的期望速度,得到起重机吊桥的安全速度;根据预设映射关系以及安全速度确定起重机的第一控制参数;根据第一控制参数确定起重机的控制指令,变频器根据控制指令控制电机的变速运行。本发明通过建立起重机整机系统模型,基于起重机整体系统模型进行起重机仿真运行,获取的吊物的安全速度,并基于实际速度与理想速度的偏差确定控制参数,使得起重机的臂架的实际运动速度达到理想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556634A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311635405.8
申请日:2023-12-01
Applicant: 重庆市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 太原科技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30/15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Adams的运动模型生成方法及系统,涉及动力学仿真分析技术领域,通过获取待建运动模型的基本信息和所在位置的空间位置信息;根据所述基本信息确定所述待建运动模型包含的组件,以及所述组件对应的模型数据;将所述组件以及所述模型数据进行组装后得到初始运动模型;对所述初始运动模型进行风险及运行评估,对所述初始运动模型进行调整后得到最终的运动模型。本发明利用待建运动模型的基本信息以及相关组件数据构建初始运动模型,并对模型进行评估调整,提高工作效率和设计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7491499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454880.5
申请日:2023-11-03
Applicant: 重庆市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IPC: G01N29/06 , G01N29/28 , G01N29/265 , G01N29/22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储氢容器封头焊缝检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储氢容器封头焊缝自动检测装置,包括:支撑台,所述支撑台上设置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有和所述支撑台的上端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一侧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穿过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和所述支撑板相远离的一侧固定连接有U型架,所述U型架的前端一侧安装有第二驱动电机,通过设置调节组件,便于调整储氢容器封头本体检测时位置状态,满足水平、垂直向上和垂直向下三种位置状态的储氢容器封头本体检测需求,在检测时,启动第一电机以及微型丝杆,便于相控阵探头在内孔内部进行圆周转动以及移动,便于全方位进行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7175974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1121845.1
申请日:2023-09-01
Applicant: 重庆市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燃烧动力系统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微尺度燃烧的一体化热电能源转化装置,包括燃烧器、高导热铜板、第一氧化铝陶瓷、第一导电带、P型半导体、N型半导体、第二导电带、第二氧化铝陶瓷和散热器,所述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共同组成半导体结构,所述燃烧器相对立的两侧分别依次连接高导热铜板、第一氧化铝陶瓷、第一导电带、半导体结构、第二导电带、第二氧化铝陶瓷和散热器,以使所述燃烧器相对立的两侧形成对称结构。本发明的基于微尺度燃烧的一体化热电能源转化装置,采用圆形燃烧器和半圆柱型半导体,并用针肋散热器,增加系统传热及有效工作面积的同时提高热电冷热段温差,提高热电能源转化装置的发电功率及系统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953071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955519.4
申请日:2023-08-01
Applicant: 重庆市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IPC: G01N27/9013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的基于阵列脉冲涡流的设备探伤方法及系统,相邻的样本数据所属的种类不同,且相邻的样本数据之间具有区分方式,则在对阵列脉冲涡流数据进行划分时,通过获取阵列脉冲涡流数据的描述字段划分方式及描述字段种类,以确定阵列脉冲涡流数据中的区分方式及每个数据节点对应的样本数据种类,丰富了阵列脉冲涡流数据的描述字段,使按照区分方式及每个数据节点对应的种类划分得到的若干个数据范围中,相邻的每两个数据范围对应的种类不同,能够提高了数据范围的准确性,这样一来,能够更加精确地进行探伤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6878845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888493.6
申请日:2023-07-19
Applicant: 重庆市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IPC: G01M13/0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压力容器异常检测方法及系统,基于目标分析等级,将实时容器压力数据片段的第一压力值和第二压力值输入人工智能压力分析线程中进行分析,得到实时容器压力数据片段的分析结果,将据样本压力数据与所述分析结果进行比较,确定是否存在压力异常数据。换而言之,本申请实施例基于X种分析等级的分析指示确定目标分析等级,提高了目标分析等级的选择准确性,基于该准确确定的目标分析等级将实时容器压力数据片段的第一压力值和第二压力值输入人工智能压力分析线程中进行分析时,可以提高分析效果,进而提升了人工智能压力分析线程的准确性,从而可以提升异常数据检查的精确度和置信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860481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688817.3
申请日:2022-12-27
Applicant: 重庆市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IPC: G06Q10/0635 , G06Q10/0639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特种设备风险评价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垂直循环立体停车设备风险评价方法,步骤包括:决策者将复杂特征划分为若干个层级,找出每个层级的相关因素,建立风险评价的评价指标体系,按照九标度法构造判断矩阵;计算特征向量并检验一致性;计算综合得分并确定最优方案;确定指标评价矩阵;将矩阵归一化处理,求取指标信息熵;采用激活函数求改进熵,得出指标权重;将得到的结果进行组合权重,得到综合权重向量;确定因素集,建立因素集的评语集;建立评价矩阵,构建模糊评价矩阵,计算综合评分。本发明能够形成一个完整、有效、可信的指标体系来描述、分析、评估垂直循环立体停车设备的实际风险水平与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5824773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343898.3
申请日:2022-10-31
Applicant: 重庆市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气瓶检验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瓶水压试验用自动连接式水套盖,包括盖板和与注水管固定连接的伸缩管,所述盖板的中部开设有连通孔,所述伸缩管穿设在连通孔内,所述盖板的下端面于连通孔外侧固定设有支撑台,所述伸缩管的下端外壁固定设有连接台,所述连接台位于支撑台下方,所述支撑台和连接台之间安装有环套,所述环套呈筒状,被挤压后的所述环套的内侧侧壁顶靠在伸缩管的外壁上、外侧侧壁顶靠在气瓶的瓶颈的内壁上,所述盖板上固定安装有可带动伸缩管上下移动的自动升降机构。其目的是:用来解决现有水套盖结构缺陷导致的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率低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