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107531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1058088.2
申请日:2024-08-02
Applicant: 重庆市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重庆市特种设备事故应急调查处理中心)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管道泄漏检测方法、系统、服务器及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读取油气管道图片数据集;构建改进YOLOv5s模型;将油气管道图片数据集输入改进YOLOv5s模型中,识别油气管道是否泄漏;所述构建改进YOLOv5s模型包括:构建YOLOv5s模型;在YOLOv5s模型插入若干个注意力模块,用于引入注意力机制。在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将用于移动端的高效注意力机制CA融入YOLOv5s模型中,增强了YOLOv5s模型的特征提取能力,使检测效果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8706667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767948.3
申请日:2024-06-14
Applicant: 重庆市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重庆市特种设备事故应急调查处理中心)
IPC: G01N3/6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气瓶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瓶外测法水压试验用标准瓶标定设备,包括:安装架、第一上下运动机构、第二上下运动机构、水套组和水套盖;第一上下运动机构和第二上下运动机构均滑动安装在安装架上;水套盖安装在第一上下运动机构上,水套盖用于连接气瓶;水套组包括共轴线设置的上水套和下水套;上水套安装在第二上下运动机构上;下水套位于地面以上、且固定安装在地面上;上水套和下水套之间设有密封机构;当进行标定时,水套盖盖设在上水套的顶端,密封机构对上水套和下水套之间进行密封。其目的是:解决现有标定设备结构缺陷导致的在水套布置在地面以上或地面以下,对厂房的层高和控温设备提出较高要求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670618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824807.0
申请日:2024-06-25
Applicant: 重庆市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重庆市特种设备事故应急调查处理中心)
IPC: G01M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氢气瓶内胆气密性检测装置,属于氢气瓶储存容器技术领域,检测装置包括用于支撑内胆的支撑装置、与内胆的外表滑动配合的检测筒、驱动检测筒沿着内胆的轴向位移的轴向位移驱动装置,检测筒包括与内胆表面滑动密封配合的筒体,筒体的中心形成用于内胆通过的中心孔,中心孔内转动安装有环形密封组件,环形密封组件与内胆表面密封配合,环形密封组件和筒体之间形成用于容纳检测液的容纳腔,内胆内充装有与检测液对应的检测气体,环形密封组件上形成有与容纳腔对应的溢流通道;内胆的外表面部分从溢流通道露出,筒体上安装有驱动环形密封组件绕筒体轴线转动的转动驱动装置。本发明装置可以提高气密性检测的准确性,检测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8183263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285178.9
申请日:2024-03-13
Applicant: 重庆市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重庆市特种设备事故应急调查处理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气瓶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流水线气瓶泄漏检测装置,包括驱动组件、导向组件和检测组件,驱动组件包括第一转盘、第二转盘和电机,第一转盘与第二转盘共轴连接,电机传动连接至第一转盘,检测组件设置在第二转盘上,导向组件包括导向内环和导向外环,导向内环和导向外环设置在第一转盘上,导向内环和导向外环配合第一转盘形成运输通道。本申请中,气瓶运输时,设置在第二转盘上的检测组件能够持续对气瓶进行检测,无需人工对气瓶进行检测,降低了人为因素对气瓶检测结果的影响,且检测时间随运输时间量化,气瓶在随第一转盘公转的同时自转,检测组件能够从各个角度对气瓶的瓶阀和瓶肩连接处进行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7368089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565050.X
申请日:2023-11-22
Applicant: 重庆市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IPC: G01N17/00 , G01N29/04 , G01N29/22 , G01N29/2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储氢容器腐蚀检测装置包括旋转底座,所述旋转底座的顶端设置有底座,且底座上设置有夹持机构,旋转底座的侧边设置有按压机构,且部分按压机构位于夹持机构的正上方,旋转底座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纵向滑轨,且第一纵向滑轨上活动连接有第一滑块,第一滑块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气杆,且第一气杆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表面波探伤器,表面波探伤器包括扫描探测头,且表面波探伤器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侧支架,第一侧支架内设置有空腔,且第一侧支架的空腔内固定连接有微型气杆,本发明公开的储氢容器腐蚀检测装置具有可实现对外壁以及内壁腐蚀度的完全探测和异常点的自动标注,优化容器腐蚀的检测结果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367689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352566.6
申请日:2023-10-19
Applicant: 重庆市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氢能用压力容器检测装置,包括池体,池体上设有第一气泵,所述池体的内壁两侧分别设有第一伸缩组件,第一气泵与第一伸缩组件连通,第一伸缩组件包括第一伸缩管、第二伸缩管以及转向件,第二伸缩管一端固定在密封腔体内壁上,另一端与所述转向件活动连接,且转向件贯穿第一伸缩管的端部,第一气泵通过第一进气管与第二伸缩管连通;池体内底设有支撑台,支撑台顶部设有若干膨胀件,第一伸缩管的密封腔体内设有与膨胀件连通的第一气管。本发明利用膨胀后的膨胀件对压力容器进行支撑,在第一伸缩组件的作用下能够改变膨胀件对压力容器的支撑点,从而避免了膨胀件对压力容器裂纹造成的遮挡,通过了对压力容器气密性的检测精准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129308A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11058144.8
申请日:2023-08-22
Applicant: 重庆市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气瓶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容积可调节的气瓶外测法用水套,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呈上端开口的筒状结构、且侧壁开设有贯穿主体的侧壁的安装口;活动块,所述活动块横向滑动安装于安装口内;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安装于主体以外、且与活动块连接,用于带动活动块在安装口内进行横向滑动;密封机构,所述密封机构安装于主体与活动块之间,用于对主体和活动块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其目的是:通过移动机构对活动块的移动,以活动块对水套的主体的内部空间进行不同程度的占用的方式,实现对水套容积的改变,从而在保证测试准确度的情况下,使得水套可对不同直径尺寸的气瓶进行测量,提高水套的适应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7091791A
公开(公告)日:2023-11-21
申请号:CN202311053587.8
申请日:2023-08-21
Applicant: 重庆市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气瓶试验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车载供氧气瓶安全性能试验装置,包括箱体、安装于箱体内的提升机构和设置于箱体内底部的凸起物,提升机构包括钢绳、驱动组件、移动组件、提升组件和锁定组件,箱体内设置有第一导向件,钢绳的一端与箱体固定连接,另一端绕过第一导向件与箱体内的车载供氧气瓶固定连接,驱动组件与移动组件传动连接,提升组件挂设在钢绳上,锁定组件包括锁定部和解锁部,锁定部能够对提升组件进行锁定,解锁部用于解除锁定部对提升组件的锁定。本发明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跌落试验进行前,需要计算气瓶的跌落速度,而不同重量的气瓶还需要重新计算,并根据计算结果调节电机反转速度,较为麻烦,严重拖缓试验进程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920861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0918558.7
申请日:2023-07-25
Applicant: 重庆市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能源催化及环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载体金属取代调控乙烷脱氢反应性能的催化剂及制备方法,所述催化剂包括活性成分和载体,所述活性成分为Fe3yNiy,所述载体为MxCe1‑xO2‑C;其中x=0.01‑0.04,y=0.5‑1,M为取代金属Ti、Zr和La中的一种;制备方法,包括将Ce前驱体溶液与Ti前驱体溶液混合,然后将混合液中滴加至NaOH溶液中,持续搅拌至形成乳浊液;水热反应得到沉淀物,通过烘干、焙烧得到被金属离子取代后的纳米立方晶体型TixCe1‑xO2‑C载体;将Fe(NO3)3·9H2O)和Ni(NO3)2·6H2O溶于无水乙醇中,并加入TixCe1‑xO2‑C载体,进行溶剂热反应;将所得沉淀物通过烘干、焙烧得到被金属离子取代后的Fe3yNiy/TixCe1‑xO2‑C催化剂。本发明无贵金属的使用,成本较低,且能改善CeO2载体在催化反应中的氧化还原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408095A
公开(公告)日:2023-07-11
申请号:CN202310175030.5
申请日:2023-02-28
Applicant: 重庆市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工业催化剂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二氧化碳与乙烷反应的晶面可调节催化剂及制备方法,包括可调节暴露晶面结构的二氧化铈载体和活性金属组分,活性金属组分为Fe‑Ni双组分结构,Fe:Ni的摩尔比例为(2‑5):1,活性金属组分的质量分数为0.5%‑5%;二氧化铈载体的微观结构为棒状结构,暴露晶面为(111)和(110)的低指数晶面,制备时取Fe(NO3)3·9H2O和Ni(NO3)2·6H2O溶于无水乙醇中,然后加入棒状二氧化铈后充分搅拌,得到混合液;将混合液转移至高压反应釜中进行溶剂热反应;过滤出溶剂热反应沉淀物,清洗;将溶剂热反应沉淀物干燥并焙烧得到棒状二氧化铈负载活性金属Fe‑Ni的催化剂。本发明解决现有二氧化碳氧化乙烷脱氢制乙烯的催化剂产物选择性差,催化反应方向难以调控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