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形成液态金属液滴的微流控芯片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496657A

    公开(公告)日:2019-11-26

    申请号:CN201910861630.0

    申请日:2019-09-11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形成液态金属微米尺度液滴的微流控芯片。包括:基底;在所述基底上设置有微流道层;所述微流道层包含有第一微流道、第二微流道、窄口和第三微流道;所述第一微流道与第二微流道通过所述窄口连通;所述第一微流道与所述第二微流道的宽度远大于所述窄口宽度;所述第一微流道与所述第二微流道的长度方向的中轴线在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三微流道与所述第一微流道之间夹角为30°;所述第一微流道、所述第二微流道和所述第三微流道分别用于液态金属、产生的液态金属液滴和溶液的流动。本发明提供的微流控芯片及液态金属液滴生成方法操作简便,生成液滴尺寸便于控制,成本低。

    一种小型便携化车载氢氧发生器

    公开(公告)号:CN104294308B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410564858.0

    申请日:2014-10-22

    Applicant: 苏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36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型便携化车载氢氧发生器,包括:设置在箱体内的若干个电解槽、水箱和泵体,每个电解槽均连通有一根分氧管、一根分氢管和一根分水管,若干根分氧管汇集的连通到主氧管,若干根分氢管汇集的连通到主氢管,主水管与水箱组成闭合的循环流体通路,若干根分水管汇集的连通到主水管,设置在主水管上的泵体能够驱动流体流动。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提供一种更加合理的气路和水路的管路设计,使得氢氧发生器整体上结构更加紧凑,体积小型化便携化,水路的循环设计使电解槽内的气体能够及时排除,提高电解的效率,并对电解过程中的水蒸气进行过滤排除,氧气和氢气也因为气路的设计结构及时从电解槽分别输出。

    注塑件过线孔超声模具钻铣线

    公开(公告)号:CN104289915A

    公开(公告)日:2015-01-21

    申请号:CN201410567800.1

    申请日:2014-10-23

    Applicant: 苏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P23/02 B23Q3/08 B23Q3/082 B23Q1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注塑件过线孔超声模具钻铣线,其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一垂直轨道,垂直轨道上可上下移动地水平设置一安装板,安装板上设置有至少一套钻铣设备,每套钻铣设备均包括若干个刀具,钻铣设备的下方设置一可水平移动的超声波振动台,超声波振动台上设置有若干个工件夹具。经过研究,发现超声波产生的高频振动,可以在刀具和工件之间产生“超声润滑”作用;本发明正是利用这一原理设计得到,其可以自动进行三次及以上的精密加工,加工过程中利用超声波进行润滑,加工精度非常高;此外,夹具还有排屑结构,可以实现边钻、铣,边排屑,从而大大改善了工作环境;本发明的夹具还具有缓冲结构,可以有效减缓夹具的撞击力,降低噪音,提升夹具的使用寿命。

    一种热光矩阵融合的道路裂缝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919416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510409571.9

    申请日:2025-04-02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设计了一种热光矩阵融合的道路裂缝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基于可见光‑温度矩阵采集装置获取温度矩阵及可见光图像,通过温度梯度分析提取裂缝边缘特征,并进行二值化处理,得到温度矩阵二值化图;提出一种热‑光矩阵图像融合模块,将温度矩阵与可见光图像有效融合;基于融合模块得到的热‑光矩阵融合裂缝图像,作为改进的YOLOv8‑AMPN网络模型的输入,通过网络中的特征权重自适应加权融合和区域块级动态融合方法,进一步提升温度矩阵对可见光图像的语义增强作用,突出裂缝特征。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引入温度矩阵分支,有效克服了可见光图像在环境变化下的限制,解决了多模态图像信息冗余复杂的问题,通过温度信息提高了模型对裂缝特征的敏感性和检测响应速度。

    用于LED阵列的复合MLA检测方法及检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437664B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037933.6

    申请日:2025-01-10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LED阵列的复合MLA检测方法及检测装置,LED阵列包括微透镜阵列,微透镜阵列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子透镜,检测方法包括:获取每个所述子透镜对应的多张光斑图像;对所述光斑图像进行处理,以确定所述子透镜的一致性检测结果;其中,所述一致性检测结果包括PSF一致性的检测结果、MTF一致性的检测结果以及位置一致性的检测结果中的至少一个;基于所述子透镜的一致性检测结果,确定所述微透镜阵列的复合MLA检测结果。本发明提供的复合MLA检测方法能够对MLA的子透镜位置、PSF和MTF一致性进行检测,用来反馈生产过程,及时进行在产产品的调整,提高成品率,降低质量风险。

    磁控仿生机器人的生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52938B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210483986.7

    申请日:2022-05-05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控仿生机器人的生产方法。该磁控仿生机器人的生产方法先通过三次沉积分别获得磁控仿生机器人的尾部、杆部和头部,再通过将头部和尾部并排地放置在U型槽中进行磁化,使得头部的磁性与尾部的磁化方向完全相反。这种生产方法不仅可获得符合运动性质的磁控仿生机器人,工艺和步骤简单,且使得磁控仿生机器人的成本较低。

    一种驱动感知一体化的光纤微夹持器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876096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0923862.5

    申请日:2024-07-11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微纳机械驱动器与执行器领域,公开了一种驱动感知一体化的光纤微夹持器及其制备方法。本申请所述光纤微夹持器包括微机械体抓手、形变传感器和光纤。在本申请所述驱动感知一体化的光纤微夹持器中,将特定波长的激光耦合进多芯光纤内,光驱动材料受光纤末端输出的特定波长的激光照射,产生膨胀或者收缩的体积形变,驱动微机械体抓手产生机械动作,实现微机械结构的抓取和释放。干涉型形变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微机械体抓手的形变量或者拉力,从而准确反馈微机械结构的抓取和释放程度,在此基础上,可以通过调节驱动光的开关或强度,实现机械结构智能操控。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隧道漏水检测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096644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311752444.6

    申请日:2023-12-19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隧道漏水检测方法及系统,检测方法包括:对检测隧道进行漏水图像采集,建立隧道漏水数据集;对隧道漏水数据集进行预处理得到训练集;利用Cascade Mask R‑CNN框架对标记完成的图像进行训练;预测图像中的漏水位置并进行语义分割;将漏水图像输入所训练完成的Cascade Mask R‑CNN框架中得到隧道漏水检测结果。该检测系统主要包括数据采集、建立隧道渗水数据集、通过深度学习框架进行训练、最终获得通过识别获得隧道漏水的检测结果。本发明可以通过获取大量的隧道渗水数据,可以实现自动识别,提高检测效率和精确度、适用于不同渗水情况的隧道。

    一种结合接头非线性的盾构隧道抗弯刚度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70624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495300.5

    申请日:2024-04-24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结合接头非线性的盾构隧道抗弯刚度监测方法,方法包括:通过数值模拟方法计算不同受力组合下管环的轴力、弯矩、接头纵向抗弯刚度值及隧道变形;收集隧道点云数据,进行去噪、计算收敛变形、下采样等处理;构建BP神经网络,学习内力、接头抗弯刚度与变形的关系,结合多测点变形数据,通过多测点变形预测结构内力与抗弯刚度的衰减。本发明结合接头抗弯刚度的非线性性能,通过隧道实测变形值,用智能反分析法反演接头抗弯刚度的衰减阶段。本发明的收敛变形由点云数据计算,数据获取简单;数值模拟结合接头的非线性力学性能,预测结构潜在损伤。本发明通过实测变形反演接头抗弯刚度,为隧道纵缝接头刚度的确定提供新方法。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