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676825B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1810494919.9
申请日:2018-05-22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以促进北虫草产胞外多糖和胞外蛋白的发酵培养基,属于微生物发酵领域。所述培养基是取土豆200g,切成小块,与20g葡萄糖一起加到1000ml水中,煮沸,过滤后在滤液中加入7‑8g南非叶粉,加水补齐至1000ml后灭菌制得。在相同条件下,使用本发明所述发酵培养基进行北虫草的液态发酵,其胞外多糖和胞外蛋白的产量至少是不加南非叶所得对照培养基的3.9倍和3.57倍,且该培养基制作简单,操作方便,生产加工成本低,能够适应工厂化的生产与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184200B
公开(公告)日:2021-04-27
申请号:CN201910515906.X
申请日:2019-06-14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领域,提供了一种高产绣球菌菌丝体发酵培养基及制备方法,以土豆浸提液80%,葡萄糖1%~2%、蛋白胨0.1%~0.2%、琼脂0.1%~0.2%,马尾松针粉末0.02%~0.05%,磷酸二氢钾0.15%~0.25%、硫酸镁0.1%~0.2%、碳酸钙0.1%~0.18%、维生B10.0005%‑0.0015%,余量为水,各组分质量分数之和为100%,灭菌后制成发酵培养基。采用本培养基培养的绣球菌菌丝体,较之传统的的固体培养,菌丝生长速度快;较之普通的液体培养,菌丝生物量提高了47.5%,菌丝生长速度和生物量的提高,极大缩短了食用菌母种的制备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09549959A
公开(公告)日:2019-04-02
申请号:CN201811443252.6
申请日:2018-11-29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纤维素酶-超声波协同提取黑木耳黑色素的方法,其最优条件为:酶添加量12mg,酶解温度40℃,酶解pH5.0,酶解时间120min,NaOH浓度1.27mol/L,料液比1:40 g/ml,超声功率300W,超声时间52min,超声温度60℃。在最优条件下,黑木耳黑色素提取得率可达到10.48%,相比于实验设置的未添加纤维素酶的超声波组黑色素提取得率提高了12.93%。抗氧化结果表明,采用纤维素酶-超声波协同提取的黑色素相比于未加纤维素酶提取的黑色素清除ABTS、DPPH和羟基自由基的能力更强,为黑木耳黑色素的高效提取及其产品的应用开发奠定了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9370921A
公开(公告)日:2019-02-22
申请号:CN201811527032.1
申请日:2018-12-13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草菇菌丝复壮方法,属于食用菌遗传育种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方法包括种菇选择、组织分离、尖端分离、出菇验证步骤。将已退化的草菇菌株接种于均匀涂布有1mL浓度为15-45μg/mL潮霉素A的PDA培养基中,25℃培养5天,获得经潮霉素胁迫后的复壮草菇菌株。通过此方法,能将已退化的草菇菌株进行复壮,操作简便易行。采用该方法获得的复壮型草菇菌株子实体大小恢复正常。
-
公开(公告)号:CN109260350A
公开(公告)日:2019-01-25
申请号:CN201811282122.9
申请日:2018-10-31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A61K36/8945 , A61K36/07 , A61K9/08 , A61P29/00 , A61P7/10 , A61P17/02 , A61P1/16 , A61P1/10 , A61P1/14 , A61P13/12 , A61P25/20 , A61P15/10 , A61P27/02 , A61P43/00 , A61P25/00 , A23L33/105 , A23L3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桑黄合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生物加工领域。该桑黄合剂是桑树桑黄菌通过生物转化中药方剂后形成桑黄合剂发酵液,得桑黄合剂成品。中药方剂由蒲公英,枸杞子,淫羊藿,肉苁蓉,菟丝子,五味子,蛇床子,远志,黄芪,红景天,西洋参,山药,桑叶,甘草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制成,将中药方剂注入发酵罐灭菌,接种桑树桑黄菌,发酵培养3-5天后得到桑黄合剂成品。以桑树桑黄菌为生物质转化器,以多种药食兼用天然组合营养素为营养源,桑黄合剂黄强化了桑黄的功效,对人体疾病有显著的保健作用;中药与桑黄菌合二为一,起双向调节作用力,其功效再相辅相成,而形成色、味、香俱佳的桑黄合剂生物饮品其保健功效更为彰显。
-
公开(公告)号:CN108841200A
公开(公告)日:2018-11-20
申请号:CN201810491915.5
申请日:2018-05-22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溶性木耳黑色素的制备方法,具体如下:首先,按照传统方法提取木耳黑色素;将所得的木耳黑色素取一定量用0.1~0.2 M NaOH溶液溶解,用0.1~0.2 M HCl溶液迅速调节pH至7,5000 r/min离心,将上清液过0.45μm滤膜,收集滤液,超纯水流水透析48小时除盐,冻干,即得水溶性木耳黑色素。采用本发明方法可以将木耳黑色素制备成水溶性的,可以克服木耳子实体黑色素由于难溶于水而不适合用于制成口服制剂或食品添加剂用于医疗、食品等领域的问题,对扩展木耳黑色素的应用范围有积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7114117A
公开(公告)日:2017-09-01
申请号:CN201710291637.4
申请日:2017-04-28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白芦菇的栽培方法,包括:菌种来源、配料与制袋、接种与菌丝培养、出菇期间的管理、病虫害防治、白芦菌的采收标准、保鲜储藏等步骤,通过对食用菌新品白芦菇栽培方法的研究,使野生白芦菇得到驯化继而可通过人工栽培增加白芦菇的产量,降低白芦菇栽培所需成本。栽培白芦菇原料主要有棉籽壳、杂木屑、麸皮等价格低廉来源广泛继而可用于大规模工厂化生产,为后续白芦菇相关产品开发奠定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6966774A
公开(公告)日:2017-07-21
申请号:CN201710291611.X
申请日:2017-04-28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以用稻米生产剩下的碎米为栽培原料,配以相应的培养液进行平菇栽培,培养液配方:磷酸二氢钾1‑2g/L、硫酸镁0.5‑1.0 g/L、蔗糖18‑22g/L、柠檬酸铵0.5‑1.0g/L、蛋白胨1.5‑2g/L。碎米营养丰富且安全无毒。使用其栽培平菇具有走菌速度快、栽培周期短、出菇整齐美观等优点;使用本发明方法可以制作成平菇盆栽,也可广泛推广平菇种植,有效提高经济效益。本发明培养基配方简单,原料来源广,价格低廉,可循环利用,适合平菇种植推广及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906244A
公开(公告)日:2017-06-30
申请号:CN201710297412.X
申请日:2017-04-28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香灰菌黑色素发酵制备方法,将从银耳菌包中分离的高产黑色素香灰菌株发酵液除去菌丝体后,用强酸破坏发酵液中的蛋白质,在将黑色素通过碱性溶液沉淀出来,收集沉淀得到黑色素粗提物,在进行纯化,发酵7d时其黑色素得率可达2500‑3000mg/L,高于黑木耳液体发酵所得。经红外质谱测定发现,该黑色素结构与黑木耳子实体中提取的黑色素相似,经动物实验表明,该黑色素具有保肝、抗氧化等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900686A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610302754.1
申请日:2016-05-10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银耳代料栽培方法,其步骤为:银耳代料栽培培养基的配制、堆料、装料、灭菌、打洞、发菌培养、诱导菌丝培养、原基培养和采收,所述银耳代料栽培培养基的配方为:棉籽壳68~69%、麸皮15%、木屑10%、玉米粉5%和石膏1~2%,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本发明根据银耳生长发育过程中的酶系规律对营养配方进行相应的调整,所栽培出来的干、鲜银耳产量更高,分别达到100~110g与310g~340g(相对对照产量提高11%),品相更佳(鲜耳隆起度提高10%),并减少银耳栽培周期所需的时间,大大提高菇农栽培银耳所取得的利润,银耳种植农户增收50%,具有很好的应用推广价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