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溶质挥发体系的微胶囊内部空隙体积的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283115A

    公开(公告)日:2019-01-29

    申请号:CN201811329507.6

    申请日:2018-11-09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溶质挥发体系的微胶囊内部空隙体积的计算方法。该方法将微胶囊放置于碘水中,由于碘单质除了会挥发以外,还会进入微胶囊内部,并时刻进出囊膜使囊内外溶度平衡,因此与不放微胶囊的碘水相比,会有浓度差。根据质量守恒和此浓度差,可计算微胶囊内部空隙体积。本发明的微胶囊内部空隙计算方法,相比于传统的烘干法,既不破坏微胶囊本身的结构性质,又节省时间。

    一种从海藻酸盐色素凝胶中提取色素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822576A

    公开(公告)日:2018-11-16

    申请号:CN201810564876.7

    申请日:2018-06-04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海藻酸盐色素凝胶中提取色素的方法,在海藻酸盐凝胶中加入金属离子螯合剂,50℃、100W超声10min,调pH至9.50,充分搅拌,再加入75%乙醇60℃震荡抽提30min,4500r/min离心10min,上清液即为色素。本发明所述的抽提方法,既能够破坏金属离子在海藻酸钠凝胶结构中的“盐桥”作用,又能调整pH使海藻酸钠空间网状结构的孔隙增大,在保证海藻酸钠不降解的同时具有较高的色素提取率。依据提取原理,本发明对能溶于乙醇的色素具有良好的提取效果,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

    酵母菌微胶囊在红曲黄酒酿造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8315144A

    公开(公告)日:2018-07-24

    申请号:CN201810324225.0

    申请日:2018-04-12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酵母菌微胶囊在红曲黄酒酿造中的应用,属于黄酒酿造技术领域。在液态发酵培养基中接种红曲霉种子液,发酵至第3~4天后,投入酵母微胶囊,发酵至3~5天后密封发酵,发酵周期为20~30天,密封前温度控制在28~30℃,密封后温度为15~18℃,发酵结束后取出酵母菌微胶囊,发酵液离心取上清液灭菌即得红曲黄酒。本发明采用先接红曲霉后接酵母的方式酿造,有利于红曲霉在酿造前期快速生长,而不会过早地受到酒精的抑制;采用微胶囊固定化酵母菌,一方面微胶囊的囊膜对氧传递有一定的阻碍作用,可缩短酒精产生的周期,另一方面有利于发酵结束时对酵母菌的回收再利用,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一种新型增香茶饮品的担子菌发酵体系建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613032B

    公开(公告)日:2023-02-10

    申请号:CN201910751863.5

    申请日:2019-08-15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增香茶饮品的担子菌发酵体系建立方法。该体系以多种担子菌菌丝为发酵菌种,经PDA和液体种子培养基扩增,茶汤重悬得到菌悬液后,接种于80℃加热30min温和杀菌的茶汤培养基,经液态深层发酵,发酵过程中,多次取样,经感官评价后确定最优发酵时间。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充分利用食用担子菌独特的胞外分泌酶系,快速赋予发酵茶汤全新的高愉悦感香气,明显区别于现有传统发酵与未发酵茶。同时,茶汤中茶多酚的含量大幅降低,有效缓解苦涩味。使用的茶汤培养基无额外添加糖类等其他物质,经快速担子菌发酵后形成高享受新型发酵茶饮品,是一种风味独特且健康营养的新型茶饮料系列。

    一种高乳化性茶蛋白质的制备方法及其冰淇淋制品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137008A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210801961.7

    申请日:2022-07-07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高乳化性茶蛋白质的制备方法及其冰淇淋制品和应用。高乳化性茶蛋白质的制备方法,包括将茶蛋白质提取物与缓冲液混合,得到茶蛋白质悬液;在茶蛋白质悬液中加入碳水化合物酶进行酶解反应;酶解反应结束后,对酶解液进行水浴灭活,得到高乳化性茶蛋白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碳水化合物酶对茶蛋白质提取物进行酶解改性,可以将茶蛋白质中的碳水化合物降解为单糖和低聚糖,使得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复合物结构解聚,使部分被包裹在内的蛋白质暴露并得以向油/水界面伸展,进而提高茶蛋白质的乳化活性和稳定性,提升其应用价值。

    一种测定海藻酸钠微胶囊内菌量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632676B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1910116324.4

    申请日:2019-02-15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测定海藻酸钠微胶囊内菌量的方法,对于经过固定化发酵后的海藻酸钠微胶囊,使用无氧柠檬酸钠溶液在加热条件下使微胶囊溶解,取溶解液测定有机磷含量,用囊内有机磷量表征囊内菌量。由于菌体的含磷量相对稳定,因此可用有机磷量表征菌量。此外,本发明的海藻酸钠囊膜溶解方法可避免囊膜溶解时有机磷向无机磷的转化,不影响总磷及无机磷含量的测定。整个测定过程操作便捷、快速准确、易于实现。

    酵母菌微胶囊在红曲黄酒酿造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8315144B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1810324225.0

    申请日:2018-04-12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酵母菌微胶囊在红曲黄酒酿造中的应用,属于黄酒酿造技术领域。在液态发酵培养基中接种红曲霉种子液,发酵至第3~4天后,投入酵母微胶囊,发酵至3~5天后密封发酵,发酵周期为20~30天,密封前温度控制在28~30℃,密封后温度为15~18℃,发酵结束后取出酵母菌微胶囊,发酵液离心取上清液灭菌即得红曲黄酒。本发明采用先接红曲霉后接酵母的方式酿造,有利于红曲霉在酿造前期快速生长,而不会过早地受到酒精的抑制;采用微胶囊固定化酵母菌,一方面微胶囊的囊膜对氧传递有一定的阻碍作用,可缩短酒精产生的周期,另一方面有利于发酵结束时对酵母菌的回收再利用,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一种通过酶解化学键提高碱提叶属生物质蛋白质的乳化性的方法及其作为乳化剂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450423A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申请号:CN202011396863.7

    申请日:2020-12-04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nventor: 张晨 刘派 刘咏雪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过酶解化学键提高碱提叶属生物质蛋白质的乳化性及其作为乳化剂的应用,本发明是将叶属生物质细胞壁中提取的蛋白质产物,经胃蛋白或碱性蛋白酶降解后,乳化性大幅度增强,可以作为乳化剂应用在食品加工中,其乳化效果高于蛋清蛋白质乳化剂。将经酶解后的碱提叶属生物质蛋白质加入至乳化香肠中,具有提高其乳化能力的效果,且具有良好的风味,火腿肠的质构特性得到很好的改善;将经酶解后的碱提叶属生物质蛋白质乳化剂应用于蛋糕加工过程中代替蛋清蛋白质,可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节约烘烤时间。

    一种粘性红曲色素水溶液的色素含量测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680522B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1810564852.1

    申请日:2018-06-04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粘性红曲色素水溶液的色素含量测定方法,在对粘性红曲色素水溶液进行色素提取并测定其色价后,通过色素抽提率的换算得到原样中的色素含量。本发明所述的测定方法,不仅弥补了粘性溶液吸光值偏高而造成测定数据不可靠的不足,使实验结果更能贴近真实值,还提供了一种高效的红曲色素提取方法,在科研领域及生产实践中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

    一种从叶属生物质中提取高粘性果胶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72507A

    公开(公告)日:2019-09-24

    申请号:CN201910679925.6

    申请日:2019-07-26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从叶属生物质中提取高粘性果胶的方法,具体方法包括以下特征步骤:将原料预处理,在叶粉中加入调节好pH的碱液,反应后获得一种混合物;将混合物分离,得到含有果胶的提取液;在提取液中加入果胶沉淀剂,混匀后分离,获得果胶沉淀并用水复溶该沉淀,或将提取液进行超滤分离;对复溶后溶液离心,将上清液中的果胶进行干燥,得到一种在水溶剂中具有高粘性度的果胶产品。本方法提取高粘性果胶的适用范围广,可用于大部分叶属生物质的高粘性果胶提取,且果胶的提取率高,获得的果胶粘性高。提取后的果胶可作为胶凝剂、交联剂、稳定剂、和增稠剂等应用于食品等相关行业产品中。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