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513882B
公开(公告)日:2014-09-10
申请号:CN201110392757.6
申请日:2011-12-01
Applicant: 燕山大学
IPC: B23Q2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摆动滑枕挠曲变形补偿装置,主要是滑枕内部的上侧与下侧分别安装两组施力杆,一组为拉杆,另一组为推杆,四个施力杆沿滑枕主轴中心线呈中心对称分布,且分别布置在垂直于滑枕表面的横截面的四角,四个串联增压式液压油缸分别与上述四个施力杆相连,该四个油缸的进油口分别与同一进油回路相连,其出油口分别与同一个出油回路相连,四个多级串联增压油缸的油液压力和流量由相应的液压控制回路控制。从而可实现相应施力杆作用力大小的调整及作用力推拉性质的转换。本发明可实时调整液压施力杆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不会产生附加轴向变形,补偿效果更好。
-
公开(公告)号:CN102513882A
公开(公告)日:2012-06-27
申请号:CN201110392757.6
申请日:2011-12-01
Applicant: 燕山大学
IPC: B23Q2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摆动滑枕挠曲变形补偿装置,主要是滑枕内部的上侧与下侧分别安装两组施力杆,一组为拉杆,另一组为推杆,四个施力杆沿滑枕主轴中心线呈中心对称分布,且分别布置在垂直于滑枕表面的横截面的四角,四个串联增压式液压油缸分别与上述四个施力杆相连,该四个油缸的进油口分别与同一进油回路相连,其出油口分别与同一个出油回路相连,四个多级串联增压油缸的油液压力和流量由相应的液压控制回路控制。从而可实现相应施力杆作用力大小的调整及作用力推拉性质的转换。本发明可实时调整液压施力杆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不会产生附加轴向变形,补偿效果更好。
-
公开(公告)号:CN117564336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522722.9
申请日:2023-11-15
Applicant: 燕山大学
IPC: B23C5/02 , B23Q15/0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路径变参数螺旋铣抑制交叉孔相贯毛刺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进行变路径螺旋铣孔,形成在交叉孔相贯处留有扩孔余量的单阶梯孔;对得到的阶梯孔进行变参数螺旋铣扩孔,通过逐次减小去除量不断地减小形成的毛刺尺寸,最终得到无相贯毛刺的交叉孔。本发明使用螺旋铣削代替钻削,主要目的是从切削机理上改变毛刺的形成方式,大幅减小形成的毛刺尺寸。此外,变路径变参数是以上一次毛刺的形成尺寸为参考,在扩孔过程中,去除量越来越小,毛刺尺寸越来越小,直到完全抑制。本发明所提出的方法可以实现无交叉孔相贯毛刺,有效节省人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更加环保。
-
公开(公告)号:CN117094440A
公开(公告)日:2023-11-21
申请号:CN202311072583.4
申请日:2023-08-24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不规则石板动态滑动的矩形件下料方法及系统,涉及下料技术领域,其包括:将M个待下料的矩形石板件的外围轮廓图作为拼接集;对拼接集进行紧密拼接,得到拼接图;将任一不规则石板的外围轮廓图在拼接图内进行运动并将不规则石板的填充面积的最大时,将落在不规则石板内的N个矩形石板件的外围轮廓图作为不规则石板的下料方案;将剩余矩形石板件进行重新拼接,让第二块不规则石板进行运动;当所有矩形石板件均排入不规则石板后,得到最终的下料方案。本发明方案简单,没有复杂的边界判定,且优化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5077897B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210715746.5
申请日:2022-06-22
Applicant: 燕山大学
IPC: G01M13/025 , G01N1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盐雾环境下的齿形带动态疲劳试验装置,其包括疲劳试验单元以及设置于箱体外侧的盐雾喷雾单元、电气控制单元和液压控制单元,疲劳试验单元中摆动装置设于箱体的一侧,且驱动装置、张紧轮以及固定链轮均通过轮轴支撑设于箱体上,齿形带的第一端绕过张紧轮以及驱动装置中的驱动轮通过压板与链条的第一端连接,链条的第二端分别与固定链轮以及摆动链轮啮合传动且通过压板与齿形带的第二端连接。本发明模拟了盐雾环境,可以对齿形带进行盐雾试验,同时有利于揭示齿形带自身运动状态、盐雾浓度、温度、湿度与载荷变化等单一或者多种耦合因素对齿形带疲劳寿命的影响规律,可以对齿形带的疲劳状态和使用寿命进行检验。
-
公开(公告)号:CN116090221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310055148.4
申请日:2023-01-13
Applicant: 燕山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8/25 , G06F18/214 , G06Q30/0601 , G06Q50/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智能化原位清洗的数字孪生建模方法及其系统,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采集原位清洗系统状态半结构化数据,组合成标准化数据;步骤2:处理原位清洗系统采集到的数据,并输入至系统数据平台;步骤3:根据模型知识库和数据化模型建立原位清洗系统数字孪生模型;步骤4:通过原位清洗系统实现生产过程的决策和优化。本发明将原位清洗系统中结构化、半结构化数据组成的多源异构数据进行转换,融合原位清洗多源异构数据及先验知识,开发了模型与数据混合驱动的原位清洗数字孪生模型,实现原位清洗工作全透明、无差错、能追溯;对流速、压力、温度、浓度、时间全程监测,完成对原位清洗系统的优化,实现原位清洗系统的预测性维护。
-
公开(公告)号:CN116002076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310002820.3
申请日:2023-01-03
Applicant: 燕山大学
IPC: B64G1/22 , B64G1/44 , B64G1/66 , B32B15/20 , B32B15/18 , B32B15/00 , B32B15/04 , B32B33/00 , B32B15/092 , B32B15/08 , B32B27/38 , B32B27/28 , B32B3/06 , B32B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半导体温控的双程形状记忆铰链装置,在伸展组件中,包括控温半导体层、形状记忆合金层和形状记忆聚合物层,控温半导体层位于形状记忆合金层和形状记忆聚合物层之间。控温半导体层,包括制冷半导体晶粒、柔性隔热材料、铜片和柔性导热材料,制冷半导体晶粒成对存在,相邻的制冷半导体晶粒之间设有柔性隔热材料,位于制冷半导体晶粒两端的铜片分别通过柔性导热材料与形状记忆合金层和形状记忆聚合物层的贴合面连接。本发明通过改变制冷半导体晶粒的电流方向分别控制形状记忆合金层或者形状记忆聚合物层的温度,实现伸展组件的重复可控形变,易于实现自锁定与自展开功能,具有展开冲击小和刚度大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346122B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1910575223.3
申请日:2019-06-28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悬臂结构的弯曲疲劳试验装置,其包括支撑系统、加载系统、导向系统和试验样件;试验样件通过支撑系统进行支撑,加载系统位于支撑系统上方,加载系统根据需要提供试验所需要的载荷;支撑系统包括支架、盖板、下拉杆以及下夹头,支架包括上支架和下支架;盖板包括左侧盖板和右侧盖板;上支架和下支架连接形成容纳空间;上支架和下支架分别通过左侧盖板和右侧盖板进行连接;上支架、下支架、左侧盖板和右侧盖板组成回字型结构;下拉杆直接与拉伸疲劳试验机的下夹头固定连接;下支架与下拉杆固定连接;加载系统包括上夹头、上拉杆以及运动块,上夹头与上拉杆连接,上拉杆与运动块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13333856B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110738034.0
申请日:2021-06-30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碟刹制动式切割机构,其包括控制机构、动力机构、执行机构和制动机构,控制机构通过第一螺纹连接件与动力机构连接,且执行机构和制动机构均固定设于外壳的两侧,制动机构中后盖覆盖于前盖上且与前盖共同形成制动工作室,来令片和摩擦片均设于制动工作室中,且第一单作用气缸和第二单作用气缸对称设于前盖和后盖的外侧,第一单作用气缸和第二单作用气缸的活塞杆分别与来令片的外侧面连接,且第二气孔与第一单作用气缸之间以及第二气孔与第二单作用气缸之间均通过气管连接。本发明基于碟刹原理,通过气缸挤压或脱开来令片与摩擦盘接触,可以实现气动切割机的失气制动,具有结构紧凑,操作简单,效果可靠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369574B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110738041.0
申请日:2021-06-30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设有抱刹的切割装置,其包括控制机构、动力机构、执行机构和制动机构,控制机构通过第一螺纹连接件与动力机构连接,且执行机构和制动机构均固定设于外壳的两侧,制动机构中工作室与外壳固定连接,后盖与工作室共同形成制动工作腔,且摩擦盘设于制动工作腔中,抱刹环绕设于摩擦盘的外侧,且抱刹的两端分别与工作室以及抱刹连杆连接,抱刹连杆的中间部与后盖以及工作室连接,抱刹连杆的第二端通过气缸连杆与单作用气缸的活塞杆连接,单作用气缸设于后盖上,且气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气孔以及单作用气缸连接。本发明基于抱刹原理,通过气缸驱动抱刹连杆转动使得抱刹与摩擦盘接触或脱开,用于实现气动切割装置的制动和启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