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11599081U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1922458444.0
申请日:2019-12-31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F04D29/12 , F04D29/043 , F04D29/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密封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泵密封结构及水泵,该泵密封结构包括泵体、泵轴、静环、轴套和动环组件,泵轴转动设置于泵体;静环密封安装于泵体上且间隙套设于泵轴,轴套密封套设于泵轴;动环组件密封套设于轴套,且动环组件与静环在沿泵轴的轴向方向上能够贴合,轴套至少于动环组件与泵轴之间的部分具有弹性。如此设置,在当泵轴沿径向跳动时,轴套可以起到缓冲作用,以减弱动环组件的跳动幅度,进而减小动环组件与静环之间的错位幅度,保障密封效果,并降低故障率,进而延长泵的寿命。水泵包括上述密封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205990956U
公开(公告)日:2017-03-01
申请号:CN201620889459.6
申请日:2016-08-16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威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有水泵卸荷阀的内燃机冷却系统,包括机体缸盖冷却水腔、节温器、散热器和水泵,所述内燃机冷却系统还包括电控调节阀,所述机体缸盖冷却水腔的出水口连接出水管的一端,所述出水管的另一端连接节温器进水口,所述节温器通过大循环出水管与散热器进水口连接,所述散热器的出水口通过大循环进水管与水泵的进水端连接,所述水泵的出水端通过进水管连接机体缸盖冷却水腔的进水口,所述水泵上连接有电磁调节阀回路,所述电磁调节阀的进水端通过水管与水泵的出水端连接,所述电磁调节阀的出水端通过水管与水泵的进水端连接。本实用新型在冷却系统采用电磁调节阀的控制回路,简单可靠,结构布置灵活,使用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218117881U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222343430.6
申请日:2022-09-02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中冷器,包括本体,以及固定于本体两侧的固定板,固定板与本体配合围成冷却通道,冷却通道内设置有冷却翅片和冷却管,冷却翅片的两端分别与本体两侧的固定板固连,冷却管贯穿冷却翅片,中冷器还包括第一导流件,第一导流件设置于冷却通道的入口处,第一导流件朝向冷却翅片的投影覆盖冷却翅片与固定板之间的安装间隙。通过第一导流件的设置,使得第一导流件对冷却翅片与固定板之间的安装间隙进行遮挡,并能够通过第一导流件引导被阻挡的气流流向冷却通道的冷却翅片和冷却管,最大程度上减少安装间隙旁通的高温气体,使得大部分气体由冷却通道流过,很大程度上使得冷却通道出口处的温度均衡,提高中冷器的冷却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16976101U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122976516.8
申请日:2021-11-30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F16L21/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掉垫片及连接管路,防掉垫片包括垫片主体、凸起和弹性连接部;垫片主体套设在待连接管的公端接头外,且公端接头开设有豁口;凸起设置在垫片主体的内壁上,且向垫片主体的圆心方向延伸至豁口内;弹性连接部设置在凸起的两侧,且分别与豁口的两侧侧壁卡接。使用时,将防掉垫片的主体套设在待连接管的公端接头外,使得垫片主体内壁上的凸起伸到公端接头的豁口内,具有止口配合的作用,以便于对中两个连接管的管口。使得凸起两侧的弹性连接部分别与豁口的两侧侧壁卡接,避免防掉垫片从公端接头上脱落,再将母端接头压设到垫片主体上,并与公端接头固定,避免了防掉垫片从公端接头上脱落。
-
公开(公告)号:CN210662257U
公开(公告)日:2020-06-02
申请号:CN201921001241.2
申请日:2019-06-27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限压阀及设有该限压阀的机油泵,涉及机油泵技术领域。限压阀,包括阀体,滑动设置在所述阀体内的阀芯,和用于给所述阀芯提供弹性回复力的弹簧,所述阀芯包括连接在一起的柱塞和阀杆,所述柱塞与所述阀杆的连接端面为锥面。本实用新型限压阀解决了柱塞在复位的过程中出现的卡滞问题,保证了限压阀的正常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209761557U
公开(公告)日:2019-12-10
申请号:CN201822243999.9
申请日:2018-12-28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包括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燃油系统、润滑系统和冷却系统。燃油系统的燃油滤清器设置在发动机的前端上方,润滑系统的机油滤清器设置在发动机的前端上方。燃油滤清器和机油滤清器相对于曲轴的曲轴中心线所在竖直面对称分布,燃油滤清器和机油滤清器的质量分布在发动机的两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发动机各处质量分布的均匀性,提高了发动机工作的稳定性,同时燃油滤清器和机油滤清器采用对称分布的结构,提高了发动机的外观的美观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9761541U
公开(公告)日:2019-12-10
申请号:CN201822273292.2
申请日:2018-12-29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冷却系统,包括水泵、机油冷却器、机体缸盖、节温器和热交换器,还包括水分配模块,水分配模块上设置有进水接口和出水接口;进水接口包括与水泵的出水口紧邻布置连通的第一进水口、与机体缸盖的水套排气管的出水口紧邻布置连通的第二进水口和与机油冷却器的出水口紧邻布置连通的第三进水口;出水接口包括与机体缸盖的进水口紧邻布置连通的第一出水口、与节温器的进水口紧邻布置连通的第二出水口和与机油冷却器的进水口紧邻布置连通的第三出水口。上述冷却系统的管路高度集成,整机紧凑度大增,并且大大缩减了管路零部件的数量,简化了生产装配过程;此外由于管路零部件的减少使得密封位置相应的减少,从而降低了渗漏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209569095U
公开(公告)日:2019-11-01
申请号:CN201822238423.3
申请日:2018-12-28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动机的顶端布置结构及发动机,包括在发动机的前端向发动机的后端的中心连线上依次布置的热交换器、主中冷器、发动机进气管和排气尾管,发动机进气管包括进气总管和进气分管,排气尾管位于进气分管夹角的平分线上;燃油滤清器和机油滤清器分别位于热交换器的两侧;第一空气滤清器和第二空气滤清器对称分布于主中冷器的两侧;第一低压级增压器和第二低压级增压器对称分布于中心连线的两侧且分别紧邻进气分管夹角的外侧布置;第一级间中冷器和第二级间中冷器对称分布于中心连线的两侧且分别紧邻对应侧的进气分管的端口布置。上述发动机的顶端布置结构,通过对称布置的结构形式,实现了复杂型发动机的紧凑型布置。
-
公开(公告)号:CN209569060U
公开(公告)日:2019-11-01
申请号:CN201822165046.5
申请日:2018-12-21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船用发动机的外循环冷却系统,包括依次串接的水泵、中冷器组件和换热器,外循环冷却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水泵与中冷器组件之间的第一连通管路上的第一旁通管路,第一旁通管路用于将水泵的出水口泵出的水体直接排至外界水域,且第一旁通管路上设置有用于控制第一旁通管路的导通流量的第一控制阀。上述外循环冷却系统,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当发动机处于某些进气温度本来就较低的工况下,如中冷器不需要对空气进气进行降温时,此时通过开启第一控制阀,第一旁通管路会将水泵泵出的冷却水直接越过中冷器组件,继而能够避免中冷器组件对进气温度的进一步降低,也即降低了外循环冷却系统运行时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209444430U
公开(公告)日:2019-09-27
申请号:CN201822238593.1
申请日:2018-12-28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F02B29/04 , F02B37/01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两级增压中冷系统及发动机,包括依次串接的低压级增压器、级间中冷器、高压级增压器和与发动机的进气管连通的主中冷器;低压级增压器设置于发动机的上方,且低压级增压器的压端朝前,低压级增压器的涡端朝后;高压级增压器设置于发动机的后端,且高压级增压器的涡端朝前,高压级增压器的压端朝后;级间中冷器设置于发动机的上方,且位于低压级增压器的后方,高压级增压器的上方;主中冷器设置于发动机的上方。上述两级增压中冷系统,各个连接管路更加容易布置,并且能够大大减少连接管路的弯折幅度,甚至可以达到直管相连,继而能够使得连接管路内的流动更加顺畅,大大降低进气阻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