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499449A
公开(公告)日:2021-10-15
申请号:CN202110978112.4
申请日:2021-08-24
Applicant: 湖南农业大学 , 湖南辰投碣滩茶业开发有限公司
IPC: A61K47/69 , A61K31/353 , A61K31/198 , A61P3/04 , A61P3/06
Abstract: 一种具协同增效作用的EGCG+L‑茶氨酸/β‑环糊精包合物,是以β‑环糊精为载体,将EGCG和L‑茶氨酸药物分子包合在β‑环糊精中形成。本发明通过将EGCG和L‑茶氨酸混合以β‑环糊精包合,水溶性和稳定性能更好,不仅提高了EGCG的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还增强了EGCG与L‑茶氨酸之间的协同增效作用,能显著预防肥胖病及高胆固醇血症的发生,对于茶叶功能成分开发与利用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7593941A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710859941.4
申请日:2017-09-21
Applicant: 湖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菌香红茶的加工方法,是在现有红茶制作的萎凋、揉捻、发酵、初干、复干等工艺基础上,以夏季或秋季适制红茶的茶鲜叶为原料,融入菌花香形成的工艺技术,即包括初次萎凋、二次萎凋、冷揉、充氧调控发酵、初干、复干、毛茶拼配、变温醇化、汽蒸、渥堆、接种冠突散囊菌、压制定型、发花干燥等工艺的方法。该方法针对夏秋季茶鲜叶利用率低、品质较差、香气无特性等现状,通过本发明创新工艺使所制的红茶具有金花茂密、颗粒均匀、色泽鲜活以及冲泡后菌香浓郁且带花香、汤色红棕明亮、滋味鲜醇浓厚等优异品质特征。本方法不仅能显著改善传统夏秋红茶在色、香、味、形方面的感官品质,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缓减了夏秋茶鲜叶资源被浪费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4498448A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410849876.3
申请日:2014-12-31
Applicant: 湖南农业大学
IPC: C12N9/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N9/0059 , C12Y110/03001
Abstract: 一种茶叶多酚氧化酶同工酶单体PP01和PP02及其制备方法,是针对当前茶叶多酚氧化酶纯化倍数低、上载样品蛋白量少、操作时间长,获得的同工酶仅为某一相对分子量的同工酶而未能获得氨基酸序列结构、分子量、等电点、酶学性质等明确的同工酶单体的技术现状,依次采用丙酮粉富集酶蛋白、硫酸铵分级沉淀、强阴离子交换色谱、凝胶介质层析、分子鉴定、酶学性质分析等技术及优化工艺,分离制备了氨基酸序列结构、分子量、等电点、酶学性质等明确的两种茶叶多酚氧化酶同工酶单体。该方法不仅具有成本低、制备量大、针对性强、操作周期短等优点,而且对深化茶叶多酚氧化酶同工酶的分离纯化技术、推动利用茶叶多酚氧化酶同工酶单体定向酶促合成茶黄素组分以及茶叶多酚氧化酶优势同工酶开发利用、同工酶固定化、酶蛋白结构解析、酶基因克隆与功能验证等具有重要理论实践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2702286A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申请号:CN201210196416.6
申请日:2012-06-14
Applicant: 湖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以NKA-2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杜仲叶中桃叶珊瑚苷的方法,包括以pH为中性的食用乙醇从杜仲叶中提取桃叶珊瑚苷粗提物,并将该桃叶珊瑚苷粗提物以NKA-2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以得到桃叶珊瑚苷提取物。该方法采用食用乙醇安全无毒地提取并分离桃叶珊瑚苷,不仅能工业化生产安全有效的不同纯度规格的桃叶珊瑚苷提取物,而且真正地实现了安全、简便、合理、经济的杜仲资源的高值化利用和系列产品的工业化生产,充分体现出绿色化学生产的理念和循环经济的策略。
-
公开(公告)号:CN102702217A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申请号:CN201210202795.5
申请日:2012-06-19
Applicant: 湖南农业大学
IPC: C07D493/06
Abstract: 一种以五倍子生产单宁酸的废弃物为原料制备鞣花酸高纯品的方法,是先采用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初步富集获得五倍子鞣花酸粗提物,然后将粗提物以高速逆流色谱仪纯化得到五倍子鞣花酸高纯品,该方法以五倍子工厂化生产单宁酸的废弃物作为原料制备鞣花酸高纯品,变废为宝,实现五倍子资源的高值化利用,并且使鞣花酸达到高纯品的要求,不仅方便配比成不同纯度规格的鞣花酸提取物,还可为其药理药效的研究和功能性终端产品的开发提供高纯品,充分体现出有限资源的高效综合利用和循环经济的策略。
-
公开(公告)号:CN102285953A
公开(公告)日:2011-12-21
申请号:CN201110182729.1
申请日:2011-07-01
Applicant: 湖南农业大学
IPC: C07D311/62
Abstract: 一种以HP2MGL大孔树脂分离纯化蓝莓花色苷的方法,包括以酸化食用乙醇从蓝莓中提取蓝莓花色苷粗提物,并将该花色苷粗提物以HP2MGL大孔树脂分离纯化以得到花色苷提取物。该方法采用食用乙醇安全无毒地提取并分离蓝莓花色苷,不仅能工业化生产安全有效的不同纯度规格的蓝莓花色苷提取物,而且真正地实现了安全、简便、合理、经济的蓝莓资源的高值化利用和系列产品的工业化生产,充分体现出绿色化学生产的理念和循环经济的策略。
-
公开(公告)号:CN101856427B
公开(公告)日:2011-09-14
申请号:CN201010212059.9
申请日:2010-06-29
Applicant: 湖南农业大学
IPC: A61K36/81 , A61P37/02 , A61P11/14 , A61P35/00 , A61P1/00 , A01N65/38 , A23L1/29 , A23L1/30 , A23K1/14 , A61K12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60/877
Abstract: 一种从马铃薯皮中提制龙葵素的方法,包括以超声波辅助乙醇安全无毒地从马铃薯皮中提取龙葵素粗提物;及将龙葵素粗提物以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制得马铃薯龙葵素提取物。该方法能安全有效地工业化生产20~35%纯度规格的马铃薯龙葵素提取物,实现马铃薯资源的高值化利用和系列产品的工业化生产,且采用天然产物化学和中药现代化生产技术提取、及分离纯化马铃薯主要活性成分龙葵素,充分体现了绿色化学生产的理念。
-
公开(公告)号:CN114304304B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210011905.3
申请日:2022-01-06
Applicant: 湖南农业大学 , 湖南天下康茶叶食品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提高夏秋季绿茶色香味品质的加工方法,是针对夏秋茶利用率低以及由夏秋茶加工而成的出口绿茶存在色泽不绿、滋味苦涩、茶香淡薄等品质缺陷,在现有绿茶制作摊放、杀青、揉捻、干燥的工艺基础上,以夏季或秋季的茶鲜叶为原料,通过摊放、微波杀青、摊凉、初揉、短时变温烘二青、摊凉、适度复揉、短时变温烘三青、仓贮醇化、足干提香等工序,达到保绿、降苦去涩、增香的工艺技术,使制得的绿茶具有条索紧结、汤色浅绿明亮、滋味醇浓、栗香浓郁等品质特征。使用本发明方法,可使绿茶的色泽、香气和滋味品质得到显著提高,对于我国提高夏秋茶资源的利用率以及以夏秋茶鲜叶为主要原料的出口绿茶加工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4304304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210011905.3
申请日:2022-01-06
Applicant: 湖南农业大学 , 湖南天下康茶叶食品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提高夏秋季绿茶色香味品质的加工方法,是针对夏秋茶利用率低以及由夏秋茶加工而成的出口绿茶存在色泽不绿、滋味苦涩、茶香淡薄等品质缺陷,在现有绿茶制作摊放、杀青、揉捻、干燥的工艺基础上,以夏季或秋季的茶鲜叶为原料,通过摊放、微波杀青、摊凉、初揉、短时变温烘二青、摊凉、适度复揉、短时变温烘三青、仓贮醇化、足干提香等工序,达到保绿、降苦去涩、增香的工艺技术,使制得的绿茶具有条索紧结、汤色浅绿明亮、滋味醇浓、栗香浓郁等品质特征。使用本发明方法,可使绿茶的色泽、香气和滋味品质得到显著提高,对于我国提高夏秋茶资源的利用率以及以夏秋茶鲜叶为主要原料的出口绿茶加工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8192734B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1810008137.X
申请日:2018-01-04
Applicant: 湖南农业大学
IPC: C11B9/02
Abstract: 一种多元化辣椒籽调味香料油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以新鲜的辣椒籽、山苍籽及薄荷全草为原料,先将该些原料分别干燥、粉碎,再根据各原料油脂含量水平、品质风味特性进行配方筛选,然后对其进行超临界CO2萃取,最后在萃取所得油中添加天然抗氧化活性物质并得到辣椒调味香料油。本发明创新集成先晒后烘、配方优化筛选、超临界CO2萃取、添加天然抗氧化剂等先进技术,高效制备辣椒调味香料油,不仅实现了辣椒籽的变废为宝,而且为广大公众提供了高品质的辣椒调味香料油,充分体现了有限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循环经济的策略。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