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427063A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1401919.7
申请日:2023-10-27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A61K31/357 , C07D493/10 , C07D493/20 , A61K36/062 , A61P25/00 , C12P17/18 , C12N1/14 , A23L33/135 , C12R1/8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吲哚二萜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制备神经保护剂中的应用。本发明从保藏编号为CGMCC No:40521的青霉属真菌Penicillium sp.UJNMF0740发酵物中分离得到具有神经保护活性的吲哚二萜化合物I和II。活性测试发现其对H2O2诱导雪旺细胞(RSC96)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且无毒性,在开发具有神经保护作用的药物、药物中间体或保健品方面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7338771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1403608.4
申请日:2023-10-27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A61K31/407 , A61K36/06 , A61K45/06 , A61P25/00 , A23L33/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吲哚二萜类化合物在保护神经中的应用。该化合物为22,23‑dehydro‑shearinine A,其可从保藏编号为CGMCC No:40521的青霉属真菌Penicillium sp.UJNMF0740发酵物中分离获得。活性测试发现其对6‑OHDA诱导的PC12引起的细胞凋亡有明显改善作用,且无毒性,在开发具有神经保护作用的药物、药物中间体或保健品方面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5960729A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211579653.0
申请日:2022-12-09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C12N1/14 , C12P17/06 , C07D311/76 , A61K31/352 , A61P25/02 , A23L33/10 , C12R1/8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嗜氮酮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在促进周围神经损伤修复作用的组合物、药物、保健品中的应用。本发明从一株菌核青霉Penicillium sclerotiorum UJNMF0503 CGMCC No:40172的发酵物中分离得到能够促进周围神经损伤修复作用的的化合物:,在开发促进周围神经损伤修复作用的组合物、药物、保健品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
公开(公告)号:CN108727295B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1810643763.6
申请日:2018-06-21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C07D277/66 , C07D417/12 , C07F5/02 , A61K31/4439 , A61K31/428 , A61K31/4709 , A61K31/69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药物化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2‑(3‑氨基苯基)‑苯并噻唑衍生物(通式I)。初步活性测试证明,本发明化合物对多种恶性肿瘤细胞,如A549、Hela、HepG2、MCF7、DB和MV4‑11的增值具有显著抑制活性。本发明涉及的化合物制备简单,为新型抗肿瘤药物的研发提供了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10038012B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1910460243.6
申请日:2019-05-30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具有1,2,3‑三氮唑结构片段的生物碱化合物在如下1)‑3)至少一项中的应用:1).制备促血管生成的药物;2).制备治疗缺血性疾病的药物;3).制备促进创伤愈合的药物。本发明涉及的5‑(1‑(4‑氟苄基)‑1H‑1,2,3‑三唑‑4‑基)‑2‑甲基‑N‑(2‑吗啉代乙基)苯甲酰胺能作为一种先导化合物,为研制开发有关促进血管生成从而治疗缺血性疾病及促进创伤愈合的药物奠定了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1944702A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2010840459.8
申请日:2020-08-20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C12N1/14 , C12P17/16 , C07D307/83 , A61K31/365 , A61P39/06 , C12R1/6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芳香丁烯酸内酯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制备COX-2抑制剂及抗氧化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从一株曲霉属真菌Aspergillus terreus SCAU011 CGMCC No:19270的发酵物中分离得到具有COX-2抑制活性和抗氧化活性的芳香丁烯酸内酯类化合物(如图1所示),在制备COX-2抑制剂和抗氧化药物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1808101A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2010764896.6
申请日:2020-08-03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C07D471/04 , A61K31/437 , A61P35/04 , A61P35/00 , A61P29/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γ-咔啉异羟肟酸类抗肿瘤转移化合物用途及其制备方法。已证明HDACi(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通过多种机制在肿瘤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如促进肿瘤细胞侵袭和迁移、促进肿瘤组织新生血管生成、增强肿瘤细胞对药物的耐药性、抑制肿瘤细胞分化凋亡。γ-咔啉衍生物具有多种药理特性,如抗肿瘤,抗炎和抗菌活性等。同时γ-咔啉的分子量小,生物利用度高。本发明将γ-咔啉结构作为CAP区和异羟肟酸结构相结合,合成一类新型的抗肿瘤转移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并将所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生物实验检测,其中包括细胞增殖实验,抗迁移实验及细胞凋亡实验。
-
公开(公告)号:CN107233374B
公开(公告)日:2020-07-07
申请号:CN201710573945.6
申请日:2017-07-14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A61K36/258 , F26B9/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西洋参的采后干燥方法,步骤包括:预处理、分级、紫外照射、晾晒、NO熏蒸、烘干。本发明方法加工的西洋参,在干燥的同时,提高了产品品质,可以大幅度提高西洋参中有效成分的含量,完全保留了新鲜西洋参的色泽、口味和营养成分,水分析出速度均匀、干燥效果充分,避免了高温加热导致的各种有效成分的损失,干燥后西洋参有效成分的含量明显增加,人参皂苷等主要成分含量远高于现有干燥方法,且干品色泽均匀,质量稳定,生物利用度高,活性强,品质优,含水量低,稳定性好,保质期长。
-
公开(公告)号:CN111334438A
公开(公告)日:2020-06-26
申请号:CN202010220264.3
申请日:2020-03-25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C12N1/14 , C12P17/16 , C07D307/68 , A61K31/365 , A61P31/04 , C12R1/6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芳香丁烯酸内酯二聚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在抗菌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从一株曲霉属真菌Aspergillus terreus SCAU011 CGMCC No:19270的发酵物中分离得到具有抗菌活性的图1所示的丁烯酸内酯二聚体,能够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和灿烂弧菌(Vibrio splendidus)的生长(IC50分别为1.3μM和3.7μM),在抗菌药物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