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666971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784611.3
申请日:2024-06-18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IAV)衣壳VP1蛋白保守性B细胞表位的氨基酸序列及该B细胞表位在沙门氏菌Peg菌毛功能性展呈表达并能特异性识别CIAV感染性抗体。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鸡传染性贫血病毒感染性抗体检测系统及其检测试剂盒。本发明基于B细胞表位‑抗体直接介导的快速、便捷凝集试验检测方法能定性和定量检测CIAV感染后诱导宿主产生的特异性抗体,在CIAV感染后第5天即可检出,与其他病原感染血清不发生非特异性反应或交叉反应。鉴于本发明具有特异、敏感、便捷和成本低廉等优势,有望成为CIAV早期感染诊断的技术和平台。
-
公开(公告)号:CN118006534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204556.6
申请日:2024-02-24
Applicant: 扬州大学 , 吉林和元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表面表达非洲猪瘟IrrE蛋白的大肠杆菌重组菌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材料准备:IrrE重组大肠杆菌材料,限制性内切酶;T4连接酶,卡那霉素,蛋白电泳主要溶液、蛋白上样缓冲液以及培养基;S2、培养基配制:采用LB培养基,LB液体培养基内部配置有精解蛋白胨1.0%,酵母浸出粉0.5%,氯化钠1.0%,接着并搅拌使之完全溶解,该培育方法通过在对IrrE重组大肠杆菌生长中,持续添加新的营养物质,确保IrrE重组大肠杆菌的正常、快速的生长繁殖,解决了目前大肠杆菌重组菌在重组培育过程中营养液成分单一、造成局部大肠杆菌重组菌营养含量不足的问题,以此提升实验成品的品质,有利于后续非洲猪瘟疫苗的研制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5716867B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211495807.8
申请日:2022-11-24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C07K14/165 , C12N15/50 , C12N15/74 , C12N1/21 , A61K39/215 , A61P31/14 , G01N33/569 , C12R1/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鸡伤寒沙门氏菌V型分泌系统MisL及其展呈表达新型冠状病毒受体结合域B细胞表位靶标抗原中的应用。本发明基于鸡伤寒沙门氏菌V型分泌系统MisL能够在载体菌表面表达,同时在其膜外区域功能性展呈新型冠状病毒受体结合域的B细胞表位靶标抗原,该靶标抗原能够识别和特异性结合新型冠状病毒凝集抗体。鉴于本发明具有快速特异、敏感、便捷等优势,有望成为新型冠状病毒抗体诊断、检测监测和评估的重要技术和平台。
-
公开(公告)号:CN114752532B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210479049.4
申请日:2022-04-29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C12N1/20 , G01N33/569 , G01N33/531 , C07K16/12 , C12P21/00 , C12R1/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能同时黏附定植和改变小鼠易感性的大肠杆菌分离株F4NT,所述大肠杆菌分离株F4NT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22090,保藏日期为2022年1月18日。该分离株同时表达Peg和F4两种菌毛黏附素抗原,在小鼠体内持续定植7天并诱导小鼠产生针对Peg菌毛和F4菌毛的特异性抗体,其中Peg菌毛抗体滴度在21天达1:8,具有作为诱导小鼠宿主产生免疫应答的大肠杆菌活疫苗候选株的潜在应用价值。值得注意的是,产肠毒素致病性大肠杆菌(ETEC)F4 ETEC标准株C83902仅能在小鼠体内1天内存在(黏附定植),且无特异性抗体产生。
-
公开(公告)号:CN115820638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207679.2
申请日:2022-09-30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nventor: 金文杰 , 钱金涵 , 朱亭帆 , 秦爱建 , 邵红霞 , 羊扬 , 闫彩虹 , 叶建强 , 钱琨 , 王倩倩 , 邓建中 , 王建 , 郑建高 , 金松 , 洪枫 , 王培永 , 张文成 , 卞红春
IPC: C12N15/113 , C12N15/85 , A61K31/713 , A61P31/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抑制水禽源禽呼肠孤病毒复制的外源性人工miRNA及其应用,涉及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抑制水禽源禽呼肠孤病毒复制的外源性人工miRNA,是针对水禽源ARV的L2基因保守序列设计得到。经试验证实可知,所述外源性人工miRNA不仅能够抑制水禽源禽呼肠孤病毒复制及增殖,而且能够作为一种新的基因治疗手段,应用于抗水禽源禽呼肠孤病毒新型药物的研制,同时也可以用于水禽源禽呼肠孤病毒致病机制的研究以及转基因动物的制备,从而减少水禽源禽呼肠孤病毒对养禽业造成的经济损失。
-
公开(公告)号:CN111560341A
公开(公告)日:2020-08-21
申请号:CN202010428277.X
申请日:2020-05-19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C12N1/21 , C12N15/70 , G01N33/569 , C12R1/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泛性型惰性载体沙门氏菌S9H及其潜在应用。泛性型惰性载体沙门氏菌S9H是由惰性载体菌S9使用LB固体和液体培养基连续在体外培养传代至第四十代获得,在工作浓度细菌数量下能与人源、鼠源、牛源、猪源和禽源(包括鸡、鸭、鹅、火鸡、鸽子、鹌鹑)血清和全血都不发生非特异性凝集反应,且具有携带和表面表达展呈人源、鼠源、牛源、猪源和禽源(包括鸡、鸭、鹅、火鸡、鸽子、鹌鹑)不同抗原因子的特性,可应用于简便快速检测人和多种类动物抗原或感染抗体的间接凝集试验检测方法的开发,改进和完善现有凝集抗原抗体检测的凝集试验的特异性、敏感性不佳的技术瓶颈,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和市场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1537712A
公开(公告)日:2020-08-14
申请号:CN202010400163.4
申请日:2020-05-12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G01N33/569 , C12N15/31 , C12N15/74 , C07K14/25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惰性载体间接凝集试验检测系统及其应用,所述间接凝集试验检测系统包括惰性载体菌S9和在其表面展呈表达和携带P抗原因子的复合体S9-P。该惰性载体间接凝集试验检测系统仅携带P抗原因子,成分单一,特异性靶向,与鸡白痢、鸡伤寒沙门氏菌感染鸡的全血或血清在一定浓度条件下产生肉眼可见的阳性颗粒凝集反应,而与非鸡白痢、鸡伤寒沙门氏菌感染的不同背景鸡源血清、全血不出现非特异性交叉凝集反应。该S9-P基于玻板凝集反应操作平台,操作简便,反应灵敏快速,凝集反应颗粒肉眼可见,结果清晰易判,在两分钟内完成测试和结果判定,该S9-P适用于鸡群中鸡白痢、鸡伤寒沙门氏菌感染的靶向特异性检测,在鸡群的现场监测和诊断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1500504A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2010427735.8
申请日:2020-05-19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C12N1/20 , G01N33/569 , C12R1/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泛性型惰性载体沙门氏菌S9H及其潜在应用。泛性型惰性载体沙门氏菌S9H是由惰性载体菌S9使用LB固体和液体培养基连续在体外培养传代至第四十代获得,在工作浓度细菌数量下能与人源、鼠源、牛源、猪源和禽源(包括鸡、鸭、鹅、火鸡、鸽子、鹌鹑)血清和全血都不发生非特异性凝集反应,且具有携带和表面表达展呈人源、鼠源、牛源、猪源和禽源(包括鸡、鸭、鹅、火鸡、鸽子、鹌鹑)不同抗原因子的特性,可应用于简便快速检测人和多种类动物抗原或感染抗体的间接凝集试验检测方法的开发,改进和完善现有凝集抗原抗体检测的凝集试验的特异性、敏感性不佳的技术瓶颈,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和市场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0218668B
公开(公告)日:2020-04-03
申请号:CN201910424369.8
申请日:2019-05-21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C12N1/20 , G01N33/569 , C12R1/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惰性载体沙门氏菌及其潜在应用,其有望开发成一种新型惰性载体菌,可应用于简便快速检测抗原或感染抗体的间接凝集试验检测方法的开发。所述惰性载体沙门氏菌目前已保藏于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CGMCC),保藏地址为中国北京,保藏编号为CGMCCNo.17340,保藏日期为2019年3月18日,分类命名为沙门氏菌(Salmonella sp.),菌株代号S9。该沙门氏菌分离自健康鸡群,其惰性载体特性是在较高的工作浓度下的细菌数量与不同遗传背景的多种鸡源血清不发生任何肉眼可见的凝集反应,即与鸡源血清不产生非特异性凝集反应,我们称该沙门氏菌为惰性载体沙门氏菌。本发明为开发新型简便快速间接凝集检测方法提供了一种惰性载体菌和其潜在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257276B
公开(公告)日:2020-03-24
申请号:CN201910424381.9
申请日:2019-05-21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C12N1/20 , G01N33/569 , C12R1/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惰性载体大肠杆菌及其潜在应用,基于该大肠杆菌分离株具备惰性载体特性,有望开发成一种用于间接凝集试验的载体菌。所述惰性载体大肠杆菌已保藏于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CGMCC),保藏地址为中国北京,保藏编号为CGMCC No.17339,保藏日期为2019年3月18日,分类命名为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菌株代号SE1。该大肠杆菌分离株来自健康鸡群,在较高的工作浓度下的细菌数量与不同遗传背景的多种鸡源血清不发生任何肉眼可见的凝集反应,即与鸡源血清不产生非特异性凝集反应,我们称该大肠杆菌为惰性载体大肠杆菌。本发明为开发简便快速间接凝集检测方法提供了一种惰性载体菌和其潜在应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