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386194A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210041363.4
申请日:2022-01-14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30/20 , G06F111/10 , G06F119/14 , G06F11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馈能减震器回收功率的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功率键合图模型;根据功率键合图模型,推导出功率键合图模型的状态方程;根据状态方程,建立减震器的数学模型;根据键合图元和方块图单元的对应关系,将键合图模型转换成方块图;根据数学模型和方块图,在软件中建立动态仿真模型,计算回收功率;根据动态仿真模型中的输入量,在软件中分析其对回收功率的影响,筛选出贡献较大的参数;使用本发明能提高计算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368486B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010185399.0
申请日:2020-03-17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G06F30/28 , G06F30/17 , G06F119/14 , G06F119/08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球形泵活塞静压支撑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建立活塞—气缸静压支撑模型:润滑液经过高压喷射在活塞表面和缸体之间形成润滑膜;2、根据步骤1中的静压支撑模型推导得出球形活塞的支撑力和球形活塞有效承载面积;3、依据球形泵的结构特点和流体静压通道结构,建立等效流体桥模型;4、对球形泵活塞静压支撑进行系统的分析,得到球形泵活塞表面油膜流速最低时的活塞角度θ,保证支撑油膜流速稳定。本发明通过建立模型对球形泵活塞静压支撑进行系统的分析,得到球形泵活塞表面油膜流速最低时的活塞角度,有效的降低该运动副间的摩擦系数,提高支撑性能,降低活塞摩擦磨损并避免卡死。
-
公开(公告)号:CN113059976A
公开(公告)日:2021-07-02
申请号:CN202110459930.3
申请日:2021-04-27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B60G17/016 , B60G17/0165 , B60G17/018 , B60G17/019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车辆工程技术领域内的一种前后桥协同作用的悬架系统,包括两个前悬减振器、两个后悬减振器和用于检测车辆行驶速度的车速传感器,对悬架的振动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车辆向前行驶时,若车辆行驶速度Vt超过V1或汽车行驶速度低于V1且车身振动较小时,能量回收减振端将振动能量转化为电能进行存储;否则转至下个步骤;当车辆行驶速度V0
-
公开(公告)号:CN113018776A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2110395264.1
申请日:2021-04-13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A63B22/16 , A63B22/04 , A63B21/005 , F03G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健身器材技术领域内的一种能量回收阻尼踏步机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底座,底座前部的左右两端连接有脚踏板,脚踏板下方的底座的左右两端均可转动地连接有具有容纳腔的外壳,脚踏板朝后一端的下方可转动地连接有齿条,齿条可滑动地连接在外壳内,齿条下方的外壳上可转动地连接有连接轴一和连接轴二,连接轴一上连接有在轴向方向上间隔设置的凸台齿轮一和凸台齿轮二,连接轴二上连接有凸台齿轮三,凸台齿轮二和凸台齿轮三啮合,凸台齿轮一和凸台齿轮三分别与齿条啮合,凸台齿轮一经单向轴承一与连接轴一连接,凸台齿轮二经单向轴承二与连接轴一连接,凸台齿轮三经单向轴承三与连接轴二连接;本发明可降低能量损耗。
-
公开(公告)号:CN108468745A
公开(公告)日:2018-08-31
申请号:CN201810238867.9
申请日:2018-03-22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F16F9/3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F9/34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减振器领域内的一种减振器活塞阀结构,包括由同轴的大径段和轴颈段组成的活塞杆,活塞杆轴颈段上设有活塞阀,活塞阀包括套设在活塞杆轴颈段上的阀芯,阀芯采用多孔材料制成,阀芯上设有若干相互贯通的贯通孔,通过贯通孔可连通分别位于阀芯上方和下方的油腔,阀芯上设有包覆阀芯的包覆体,包覆体的上侧和下侧均设有若干轴向贯穿包覆体的贯穿孔。本发明将多孔材料应用于减振器活塞阀的阀芯结构,利用多孔材料内部无规律的孔隙微结构,使受到压迫的油液流经这些孔隙微结构时产生能量耗散,产生阻尼力;利用多孔材料表面的大量孔结构,增加与上下油腔的接触面积,从而在高速工况下,避免减振器工作特性发生畸变以及油液发生气穴。
-
公开(公告)号:CN116541652B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310549274.5
申请日:2023-05-16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G06F17/18 , G06F30/20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电堆极板滑移量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燃料电池电堆模型;以电堆最靠近一侧端板的极板为第1片,以最靠近另一侧端板的极板即最后一片极板为第N片,定义N为极板总片数;以工况中与极板受重力方向平行的极板边长度为b,与其相垂直的边长为a,单片极板厚度为c,单片极板质量为m;计算第n片极板的滑移量;本发明能在已知不同极板规格的情况下准确计算出燃料电池电堆中每块极板的滑移量,为燃料电池电堆的装配设计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8263467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410418897.3
申请日:2024-04-09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H01M8/0271 , H01M8/0297 , H01M8/2404 , H01M8/2465 , H01M8/247 , G06F30/20 , G06F17/1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具有周期结构的燃料电池及其带隙调控方法,包括若干端板,相邻两个端板间设有双极板,双极板的两侧分别连接有隔板,相邻两个端板分别相对中间的隔板的一侧均设有波形弹簧,隔板外的端板上排布有若干螺孔;带隙调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燃料电池等效为弹簧‑质量链模型,列运动学方程;分析弹簧‑质量链模型在沿z轴振动和绕x、y轴旋转三种不同运动状态下的带隙和传输特性;计算电堆的弹簧‑质量链模型在沿z轴振动和绕x、y轴旋转三种不同运动状态下的色散方程;结合相关参数和色散方程,得出具有周期结构的燃料电池在装配组合下的带隙分布;使用本发明能探究在不同装配方法下电堆的带隙分布,为燃料电池的减振机构设计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7150837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0817996.4
申请日:2023-07-05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G06F30/23 , G06T17/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燃料电池悬浮支撑装置的波形弹簧轴向力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波形弹簧的三维模型;波形弹簧的一端固定,对波形弹簧的另一端进行循环压缩;根据循环压缩的运动规律,计算波形弹簧在循环压缩下的轴向力;本发明能在已知波形弹簧各项结构参数和轴向变形量的情况下预估出弹簧的轴向力,为燃料电池电堆的悬浮支撑装配设计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9214120B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1811205626.0
申请日:2018-10-15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30/2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球形泵活塞接触力的计算方法,首先建立球形泵模型:以球形泵活塞与转盘连接轴中间为原点,水平方向为x轴,竖直向上为y轴,建立右手直角坐标系;然后对活塞的接触压力进行受力分析,将接触压力分解为三个分力;其次计算三个分力:利用接触压力与球形泵的液体工作压力及承力面积大小成正比,计算三个分力;最后计算球形泵活塞接触力:根据球形泵转子始终受到缸体对其的支撑力,根据整个活塞系统的平衡方程,最终可求得球形泵活塞接触力;本发明的球形泵活塞接触力的计算方法,能够准确的计算出球形泵接触力与活塞角、活塞半径、旋转副外径和工作压力的具体数值关系,为球形泵的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11947884B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010830048.0
申请日:2020-08-18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压流体脉动控制测试平台,包括试验台、伺服电机、扭矩传感器、轴向柱塞泵和流体脉动控制装置,伺服电机、扭矩传感器和轴向柱塞泵依次排列,伺服电机经传动轴与扭矩传感器相连接,扭矩传感器经传动轴与轴向柱塞泵相连接,轴向柱塞泵的高压输出端经脉动高压管路与流体脉动控制装置的输入端相连接,流体脉动控制装置的输出端与平稳高压管路输入端相连接,平稳高压管路输出端与负载相连接,脉动高压管路上设置有前置压力变送器,平稳高压管路上设置有后置压力变送器,前置压力变送器和后置压力变送器均与数据采集仪电连接。本发明利用阻抗复合原理,可以克服高压脉动对液压系统的疲劳破坏等问题,以提高装置运行的稳定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