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闪蒸罐
    3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553279B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210011804.2

    申请日:2012-01-16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压闪蒸罐,包括筒体、安装在筒体顶部的上法兰、安装在筒体底部的下封头,筒体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拍摄视窗和采光视窗,拍摄视窗和采光视窗对称布置,筒体的左侧设置安全阀接口、进水阀接口、进汽阀接口,筒体的右侧设置光纤和导线引出法兰,所述的上法兰上开有压力引出口和排空阀接口,所述的下封头上开有放水阀接口。本发明闪蒸罐采用外方内圆的结构,具有承压能力强,可以做中高压工况的闪蒸实验,同时具有大视窗,可以为观测提供便利条件。闪蒸罐使用光纤测试温度和压力,具有反应速度快,灵敏度高,测量准确,体积小对水体影响小等优点。

    一种高压闪蒸罐
    3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553279A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210011804.2

    申请日:2012-01-16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压闪蒸罐,包括筒体、安装在筒体顶部的上法兰、安装在筒体底部的下封头,筒体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拍摄视窗和采光视窗,拍摄视窗和采光视窗对称布置,筒体的左侧设置安全阀接口、进水阀接口、进汽阀接口,筒体的右侧设置光纤和导线引出法兰,所述的上法兰上开有压力引出口和排空阀接口,所述的下封头上开有放水阀接口。本发明闪蒸罐采用外方内圆的结构,具有承压能力强,可以做中高压工况的闪蒸实验,同时具有大视窗,可以为观测提供便利条件。闪蒸罐使用光纤测试温度和压力,具有反应速度快,灵敏度高,测量准确,体积小对水体影响小等优点。

    一种汽轮机及其支撑结构抗冲击性能测试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803835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127036.4

    申请日:2025-01-28

    Abstract: 一种汽轮机及其支撑结构抗冲击性能测试装置及方法,涉及动力系统抗冲击性能测试技术。上述装置中,汽轮机缩比模型通过固定工装固定在振动冲击台上;振动冲击控制台向振动冲击台输出冲击载荷波形信号,使其产生振动响应;数据采集系统采集汽轮机缩比模型的应变数据和加速度数据;计算处理模块用于对应变数据和加速度数据进行分析,得到汽轮机缩比模型的振动特性。上述方法包括:获取实测的冲击载荷波形信号,并将其作为输入源驱动振动冲击台,以使控制振动冲击台向汽轮机缩比模型输出冲击载荷,采集汽轮机缩比模型特定位置的应变数据和加速度数据,并进行分析,得到汽轮机缩比模型的抗冲击性能。本发明可用于评估汽轮机及其支撑结构的抗冲击性能。

    基于改进多目标粒子群算法的船用二回路系统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487083A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211279762.0

    申请日:2022-10-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改进多目标粒子群算法的船用二回路系统优化方法,通过建立二回路系统主要设备和辅助设备的数学模型以及系统热平衡计算数学模型,耦合各设备数学模型得到二回路系统完整数学模型;基于参数敏感性分析选择对设备结构和系统性能有显著影响的参数作为优化变量;以二回路系统重量最轻、体积最小和有效效率最高为优化目标;在满足所确定的约束条件下,采用基于角度惩罚距离的自适应多目标粒子群算法进行二回路系统重量、体积和有效效率的多目标优化设计,最终得到Pareto最优解集和Pareto前沿,并通过优劣解距离法(TOPSIS法)选取相对最优解。本发明更好地实现了基于改进算法的船用核动力二回路系统匹配建模与优化,对核动力系统总体性能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一种用于可燃冰制备开采试验装置的多功能供液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7035968A

    公开(公告)日:2017-08-11

    申请号:CN201710196396.5

    申请日:2017-03-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7D1/08 F17D3/01 G05D27/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可燃冰开采与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可燃冰制备开采试验装置的多功能供液系统。本发明由多功能配液单元,注液泵,稳压罐,气动调节阀,流量计、蛇形管加热段,温度传感器,可燃冰反应釜,数据采集仪、工控机以及配套管路阀门组成。本发明系统采用气动调节阀配合流量计控制流量,在运行中不产生电火花,安全性更高,并且气动执行器比较平缓,没有回程,便于稳定控制。加热段采用蛇形管结构既保证了加热面积又使系统布置更加紧凑,电加热的方式配合温度控制装置使溶液温度调节灵活响应快速,迅速提供实验所需的溶液温度。本发明所设计的供液系统能够满足可燃冰实际成藏条件和开采方案多样化的功能需求。

    一种船用旁通回收复合补水供汽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247297A

    公开(公告)日:2016-12-21

    申请号:CN201610854300.5

    申请日:2016-09-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2B1/00 B63H21/08 F22D1/50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用旁通回收复合补水供汽系统,包括增压锅炉、蒸汽蓄热器、软水箱、减温减压装置、大气式冷凝器、大气式除氧器,增压锅炉的出口连接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第一支路上安装蒸汽蓄热器,第二支路上安装减温减压装置,减温减压装置的出口管路连接大气式冷凝器,减温减压装置的进口管路连接软水箱,大气式冷凝器连接大气式除氧器,软水箱连接大气式除氧器,增压锅炉通连接大气式除氧器,大气式除氧器连接第三支路和第四支路,第三支路连接蒸汽蓄热器,第四支路连接增压锅炉。本发明使船用供汽系统的运行摆脱了舰船水资源有限与不能及时补水的限制,改善了供汽系统凝水与补水响应特性,保证船用供汽系统充放汽过程的顺利进行。

    一种船用蒸汽蓄热器的温度不均匀性测量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111271B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410330777.4

    申请日:2014-07-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用蒸汽蓄热器的温度不均匀性测量装置,包括圆柱形横向摆放的船用蒸汽蓄热器筒体,内部下方安装有的水空间放汽集箱,水空间放汽集箱通过充汽管路与外部的旁通管路相连,船用蒸汽蓄热器筒体外部上方设有三个传感器、放汽管路,2个多点热电偶一端置于船用蒸汽蓄热器筒体内部,另一端伸出船用蒸汽蓄热器筒体并分别通过信号线连接外部的数据采集仪,其中一个热电偶置于水空间放汽集箱旁,另一个远离水空间放汽集箱,蒸汽蓄热器筒体上还设有水位计,蒸汽蓄热器筒体底部设有排水管路和排污管路,蒸汽蓄热器筒体还连接有补水管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装置简单,通过该装置可以更加方便、真实地呈现蓄热器内的温度分布情况。

    船舶主机余热发电系统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612769A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410809275.X

    申请日:2014-12-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舶主机余热发电系统设计方法,根据船舶主机实际情况,选取合适的单压余热发电系统和双压余热发电系统建立热平衡分析模型;以100%工况作为余热发电系统设计工况,依据选定的设计参数,分别对单压余热发电系统和双压余热发电系统作热平衡计算,获得设计工况下余热发电系统各节点参数和各主要设备的特性参数,据此对余热锅炉、中冷预热器等换热设备进行设计选型,求解不同工况下余热发电系统的余热发电功率及节能性能参数;获得的节能参数可用于分析船舶主机节能潜力,为该船舶主机是否采用余热发电系统、采用何种余热发电系统提供数据支持。

    适用于变负荷蒸汽系统的汽水分离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574583B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310563495.4

    申请日:2013-11-14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适用于变负荷蒸汽系统的汽水分离装置,包括笛形管、排汽管、连杆机构,笛形管横向布置,笛形管的一端封闭,另一端连通竖直布置的排汽管,笛形管里设置有螺旋翅片,螺旋翅片与笛形管内壁形成螺旋流道,笛形管上方的壁上开有蒸汽入口,蒸汽入口与螺旋流道相通,蒸汽入口处安装环形挡板,连杆机构包括依次相连的横杆、第一可伸缩连杆、第二可伸缩连杆,环形挡板连接横杆,排汽管里设置汽轮,汽轮通过轴与飞块相连,飞块安装在活塞上,活塞下端设置有凸台,活塞中部安装滑套,滑套连接第二可伸缩连杆,滑套与凸台之间安装弹簧。本发明可以根据负荷的变化随时自行调整汽水分离装置的除湿强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