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545476B
公开(公告)日:2020-07-14
申请号:CN201811391111.4
申请日:2018-11-2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1B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原子沉积氧化锌提升银纳米线电极稳定性的方法;属于透明电极领域。本发明要解决通过原子沉积TiO2来提升银纳米线电极稳定性存在成本较高,稳定性提升效果较差,化学反应较为迟缓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方法:一、将银纳米线分散于无水乙醇中,得到银纳米线墨水;二、在PET基底上均匀涂布银纳米线墨水得到墨水薄层,红外线灯加热直至溶剂挥发完全;三、然后低温热处理;四、以二乙基锌(DMZ)和过氧化氢为前驱体,将氩气作为吹扫气流,对经步骤三处理后的基底进行原子层沉积ZnO,即完成。本发明方法电极稳定性明显提升,化学反应灵敏,并且成本相对更为低廉。
-
公开(公告)号:CN102629687B
公开(公告)日:2014-06-11
申请号:CN201210134618.8
申请日:2012-05-0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1M4/58
Abstract: 一种LiMnPO4电极材料的形貌控制合成方法,它明涉及一种LiMnPO4电极材料的合成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合成LiMnPO4的方法存在的生产成本高,操作复杂,且要求控制精度高的问题。方法:一、采用锰盐、Na2S·9H2O、锂盐、磷酸盐和去离子水制备悬浊溶液;二、将悬浊溶液密封于反应釜中,并在保温一定时间,然后冷却至室温,得到反应产物;三、将反应产物依次进行固液分离、洗涤、干燥,即得到LiMnPO4电极材料。本发明主要用于制备LiMnPO4电极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2021298B
公开(公告)日:2012-08-15
申请号:CN201010509737.8
申请日:2010-10-1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永磁零件磁性能稳定化处理方法,它涉及永磁零件磁性能稳定化处理方法,属热处理工艺领域。本发明所述永磁材料为Fe-Cr-Co合金、Alnico合金以及Sm-Co合金,在高温、低温以及冷热循环条件下进行稳定化处理。技术要点:步骤一:将待处理的永磁零件在500℃高温条件下进行加热,并在该温度下保持2小时;步骤二:将完成步骤一的待处理的永磁零件取出并迅速放入温度为-196℃的液氮中冷却,并在该温度下保持2小时;步骤三:多次连续重复步骤一、步骤二,重复次数为至少30次。高温最高达到500℃,低温为-196℃,冷热循环是高温500℃与低温-196℃两个温度点之间进行温度循环,以达到器件对永磁零件磁性能的稳定性指标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2629687A
公开(公告)日:2012-08-08
申请号:CN201210134618.8
申请日:2012-05-0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1M4/58
Abstract: 一种LiMnPO4电极材料的形貌控制合成方法,它明涉及一种LiMnPO4电极材料的合成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合成LiMnPO4的方法存在的生产成本高,操作复杂,且要求控制精度高的问题。方法:一、采用锰盐、Na2S·9H2O、锂盐、磷酸盐和去离子水制备悬浊溶液;二、将悬浊溶液密封于反应釜中,并在保温一定时间,然后冷却至室温,得到反应产物;三、将反应产物依次进行固液分离、洗涤、干燥,即得到LiMnPO4电极材料。本发明主要用于制备LiMnPO4电极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2021298A
公开(公告)日:2011-04-20
申请号:CN201010509737.8
申请日:2010-10-1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永磁零件磁性能稳定化处理方法,它涉及永磁零件磁性能稳定化处理方法,属热处理工艺领域。本发明所述永磁材料为Fe-Cr-Co合金、Alnico合金以及Sm-Co合金,在高温、低温以及冷热循环条件下进行稳定化处理。技术要点:步骤一:将待处理的永磁零件在500℃高温条件下进行加热,并在该温度下保持2小时;步骤二:将完成步骤一的待处理的永磁零件取出并迅速放入温度为-196℃的液氮中冷却,并在该温度下保持2小时;步骤三:多次连续重复步骤一、步骤二,重复次数为至少30次。高温最高达到500℃,低温为-196℃,冷热循环是高温500℃与低温-196℃两个温度点之间进行温度循环,以达到器件对永磁零件磁性能的稳定性指标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6174027B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310227803.X
申请日:2023-02-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脱硝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脱硝催化剂包括铟、H‑Beta分子筛和镍锰复合氧化物,铟、镍锰复合氧化物均负载在H‑Beta分子筛的表面;该脱硝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高锰酸盐、H‑Beta分子筛、镍盐混合后,再加入二价锰盐,经水热反应、第一次焙烧,得到镍锰改性的H‑Beta分子筛;2)将镍锰改性的H‑Beta分子筛和铟盐混合,经离子交换、第二次焙烧,得到脱硝催化剂。本发明的脱硝催化剂不仅在低温条件下具备起活快、CH4转化率高、NOx去除率高的优势,而且还具备制备简单、可控、成本低、节能的效果,特别适合应用于CH4‑SCR脱硝设备或工艺中。
-
公开(公告)号:CN115094466B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210628573.3
申请日:2022-06-0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IPC: C25B11/091 , C25B11/065 , C25B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心碳十二面体封装WC、W2C或双相WC/W2C纳米颗粒电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属于电催化制氢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高温化合物碳化钨难以纳米化,以及碳化钨较弱的电催化活性的问题。本发明采用模板法辅助制备空心碳十二面体封装WC、W2C或双相WC/W2C纳米颗粒电催化剂,由于该催化剂具有独特的空心十二面体结构,不仅可以增加催化剂与电解液的接触面积,还增加活性位点的数量。同时在空心碳十二面体封装双相WC/W2C纳米颗粒电催化剂中由于W2C的引入还可以调节WC的电子结构,改善在析氢过程中对H+的吸附能,从而促进析氢反应的进行,提升活性位点的催化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5901717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365926.1
申请日:2022-10-3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光谱法判断二维铁弹材料的畴取向以及局域光学各向异性的调控方法,涉及二维纳米材料表征与畴结构调控技术领域。本发明是要解决目前二维铁弹材料难以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等微观的表征方法表征畴取向,传统的铁弹畴调制方法由于过于不均匀的应变也难以在机械剥离的二维材料中得到控制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将二维铁弹材料置于通过偏振光显微镜引入的激光下,在收集拉曼信号端增加一个偏振方向可调的偏振片,旋转样品收集不同旋转角度的拉曼信号,通过拉曼信号的强度变化规律判断二维铁弹材料的畴取向,并通过外加应变调控二维铁弹材料中畴的分布。本发明是一种无损判断二维铁弹材料中畴的取向并实现有效调控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5475646A
公开(公告)日:2022-12-16
申请号:CN202211148796.6
申请日:2022-09-2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化学催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碳纳米管基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发明提供了一种碳纳米管基催化剂,包括氮掺杂碳纳米管和负载在所述氮掺杂碳纳米管中的铱‑钴纳米颗粒,所述铱‑钴纳米颗粒为铱掺杂钴纳米颗粒。在所述催化剂中,铱‑钴纳米颗粒负载在所述氮掺杂的碳纳米管中,可以实现快速的电子转移,有效抑制纳米颗粒的溶解和团聚,有利于提高导电性能,保护催化反应活性位点;此外,Ir与Co之间具有较强的电子耦合作用,有利于提高催化剂的电催化性能;同时,其在酸性和碱性介质中均表现出优异的电催化析氢性能,具有较高的活性和良好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231628A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210938240.0
申请日:2022-08-0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IPC: C01G53/00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其中,所述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将富锂层状材料分散在酸性溶液中,在预定温度条件下进行酸化处理,得到酸化后的材料;煅烧所述酸化后的材料,得到半成品,其中,煅烧温度小于等于800℃;对所述半成品进行脱锂及锂化处理,得到所述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本发明通过利用两步预处理法促进离子部分重排,从而促进其在脱锂后获得了新型的部分阳离子混排的尖晶石结构。同时,本发明所提供的制备方法在维持原有层状结构前提下使其自发相变,形成亚稳的部分混排尖晶石相,即在诱发其相变同时维持了一定程度的原子混排状态。所得到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具有高容量、高循环稳定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