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形貌可控的高性能碳吸波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430146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766627.8

    申请日:2024-12-04

    Abstract: 一种形貌可控的高性能碳吸波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属于吸波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纯碳吸收剂阻抗匹配特性和衰减特性之间的不平衡以及有效吸收频带有限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方法:首先在加热条件下,将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分别溶于去离子水或乙醇水溶液,然后将三聚氰胺溶液滴加入三聚氰酸溶液中,加热搅拌反应,得到氢键有机框架;然后将氢键有机框架加入酚醛树脂的无水乙醇溶液中,搅拌反应,煅烧,得到碳吸波材料。本发明的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所得吸波材料具有出色的电磁波吸收性能,几乎覆盖了全部X和Ku波段。实现了“薄轻宽强”的应用要求。

    一种复合耐高温吸波涂料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620478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705181.1

    申请日:2024-06-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耐高温吸波涂料及其应用,属于吸波涂料开发技术领域。本发明经过大量实验,对吸波涂料的配方进行优化,成功得到了一组最优配方:改性环氧树脂100份、石墨烯20份、玻璃粉10份、导电炭黑10份、乙酰丙酮5份、四氧化三铁粉末5份、钴粉5份、重晶石粉5份、氮化硼5份、三氧化铬5份和增稠剂0.5份,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吸波涂料的吸波性能和耐高温性能有待进一步提升的问题。对本发明提供的复合耐高温吸波涂料进行应用测试,其最优最小反射损耗RLmin为‑58.41dB,吸波频宽范围在9.8~15.5GHz,具有优异的吸波性能。并且高温测试结果显示本发明涂层在200℃和400℃条件下均无明显变化,最高耐温程度为600℃条件下6h涂层完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设备涂覆后可用于高温条件作业。

    一种气凝胶法制备核壳结构纳米复合颗粒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480717B

    公开(公告)日:2022-05-03

    申请号:CN201910859682.4

    申请日:2019-09-11

    Abstract: 一种气凝胶法制备核壳结构纳米复合颗粒的方法,属于核壳结构纳米复合颗粒的制备领域。本发明要解决二维纳米材料在介电复合材料中的易连通的问题,以及第二相填料在铁电高分子基底中的分散性问题。本发明方法:先将钛酸钡纳米颗粒和氧化石墨烯制成分散液;然后置于超声雾化器的雾化杯中,控制超声雾化器的水温为0~20℃,分散液被超声波震荡成小液滴,然后在载气的带动下进入管式炉的高温区,在500℃~800℃条件下快速干燥,然后抽滤至接收器的接收薄膜上,取下颗粒,即得到核壳结构纳米复合颗粒。本发明可用于介电储能领域。

    一种基于遗传算法-BP神经网络快速预测复合介质微波电磁性能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687351A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申请号:CN202110018119.1

    申请日:2021-01-07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BP神经网络快速预测复合介质微波电磁性能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一、样品基础参数的获取;步骤二、遗传算法‑BP神经网络模型体系构建;所述体系构建包括BP神经网络的设计和遗传算法‑BP神经网络的设计;步骤三、遗传算法‑BP神经网络的训练;步骤四、基于遗传算法‑BP神经网络的性能预测:载入原始数据形成涵盖任意填充率的电磁性能预测,并自动输出。本发明中通过遗传算法的引入大幅度提高了预测的精度、避免了传统BP神经网络局部优化和过拟合问题,大大提高了预测效率、降低了预测偏差所带来的技术风险,对比与传统BP预测方法有显著优势。

    一种利用液相剥离转移制备二硫化铼纳米片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372040A

    公开(公告)日:2019-10-25

    申请号:CN201910779376.X

    申请日:2019-08-22

    Abstract: 一种利用液相剥离转移制备二硫化铼纳米片的方法,涉及一种剥离转移制备二硫化铼纳米片的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的化学气相沉积方法制备的二硫化铼薄膜在后继处理过程中出现的有机杂质吸附和氢氟酸污染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一、多层ReS2薄膜的制备;二、无水乙醇表面预处理;三、剥离转移。本发明利用外延生长ReS2和云母基地的晶格失配残余应力和无水乙醇在ReS2表面润湿力,无水乙醇可以在ReS2膜层表面和层间充分润湿,从而产生润湿切应力,使得不同ReS2层分离,实现了大面积单层ReS2薄膜的制备和转移。

    一种纳米氧化物改性铜基电接触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912208B

    公开(公告)日:2014-06-04

    申请号:CN201210442488.4

    申请日:2012-11-08

    Abstract: 一种纳米氧化物改性铜基电接触材料的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电接触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方法制备的铜基电接触材料的由于纳米相分散差和致密度低的问题。制备方法为:一、称取所需金属和铜合金粉末;二、将所需金属分别溶于硫酸后混合,再加入铜合金粉末,搅拌形成悬浊液;三、向悬浊液中滴入碳酸钠溶液,静置得到沉淀物;四、将沉淀物洗涤后进行干燥,然后进行煅烧,煅烧后过筛,得到透明导电氧化物和铜合金的混合粉末;五、将混合粉末冷压成型后进行烧结,再进行挤压和轧制,即得纳米氧化物改性铜基电接触材料。本发明制备的铜基电接触材料的纳米相分散好和致密度高。本发明应用于电工材料领域。

    一种磁场诱导磁性纳米线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010015B

    公开(公告)日:2012-06-13

    申请号:CN201010509667.6

    申请日:2010-10-15

    Abstract: 一种磁场诱导磁性纳米线的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磁性纳米线的制备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Fe3O4纳米线和尖晶石型铁酸盐纳米线的制备方法操作复杂、成本高、纳米线产率低的问题。制备方法:一、配制金属离子溶液、碱溶液和水溶性还原剂溶液;二、将金属离子溶液、碱溶液和水溶性还原剂溶液混合,装入反应釜,于磁场热处理炉中反应;三、洗涤、干燥,即得到磁性纳米线。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不污染环境,成本低,制备的磁性纳米线产率为95.6~99.9%。应用于磁性材料领域。

    陶瓷晶须表面化学镀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486594A

    公开(公告)日:2009-07-22

    申请号:CN200910071451.3

    申请日:2009-02-27

    Abstract: 陶瓷晶须表面化学镀的方法,它涉及陶瓷晶须表面化学处理的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由于陶瓷晶须的尺寸小导致获得连续的化学镀层困难的问题。本方法如下:一、将陶瓷晶须粗化处理,再敏化-活化处理,再加入去离子水制得陶瓷晶须悬浊液;二、将步骤一得到的陶瓷晶须悬浊液加入陶瓷晶须镀液在超声振荡的条件下施镀即可。本发明的方法提高了陶瓷晶须表面的浸润性从而在陶瓷晶须表面镀上得到连续的镀层。

    电器触点用铜基电接触复合材料

    公开(公告)号:CN1484263A

    公开(公告)日:2004-03-24

    申请号:CN03132543.2

    申请日:2003-07-30

    Inventor: 邵文柱 甄良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器触点用铜基电接触复合材料,其成分重量百分比为:碲1.0~3.0、二硼化钛0.5~3.5、二硼化镧0.5~4.0、钒0.01~10.0、氧化锡1.0~10.0和作为余量的铜组成,二硼化钛和二硼化镧含量之和不超过4。本发明的材料中含有二硼化钛、二硼化镧、氧化锡和钒,这可降低触头的接触电阻,并使直流条件下的材料转移量降低,同时可使触头材料的持久强度提高。碲固溶于铜基体之中形成铜碲合金,可以明显提高基体的抗氧化性,使材料接触电阻低且稳定。二硼化钛和二硼化镧具有较高的导电性和强度,在相对较低的烧结温度下如900℃,与基体铜之间的界面结合强度很好,保证了开关电器的可靠性。钒会固溶于铜基体之中,材料会表现出较高的塑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