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143563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0957010.3
申请日:2023-08-0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碳和氮化碳面内共轭的二维吸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属于纳米吸波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碳基吸波材料损耗机制单一、难以实现阻抗匹配和衰减特性平衡、吸波性能较差以及制备工艺复杂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以酚醛树脂微粉和三聚氰胺为原料、氯化钠为模板,通过聚合‑煅烧两步法制备得到了碳和氮化碳面内共轭的二维结构AC‑CN吸波材料,AC‑CN纳米片的厚度约为4‑7 nm,横向尺寸为微米级,且具有类异质结的碳/氮化碳界面、丰富的面内缺陷和空位以及合适的“无序含有序”结构为材料引入了强烈的介电损耗,最终实现了优异的吸波性能。可用于吸收2‑18 GHz频率范围内电磁波。
-
公开(公告)号:CN114169225B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111362552.3
申请日:2021-11-1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F30/27 ,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计算机仿真优化铝合金构件机加工序列的方法及计算机设备,属于机加工技术领域,解决现有机加工过程中仿真结果的不可靠以及针对仿真结果工艺优化的不合理的问题。本发明的方法包括:获取构件坯料的材料参数;根据构件的工程图,获取构件坯料切割后的三维模型;对切割后的三维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对网格划分后的三维模型进行热处理仿真,获取热处理仿真后模型的应力场分布和变形场分布;对热处理仿真后的三维模型进行机加工仿真,获取机加工仿真后模型的应力场分布和变形场分布;根据机加工仿真后模型的应力场分布和变形场分布,利用遗传算法,获取优化的机加工序列。本发明适用于铝合金构件的机加工。
-
-
公开(公告)号:CN115466596A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210856805.0
申请日:2022-07-2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Fe‑Fe3O4@mSiO2@RGO复合材料及其磁性能可控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属于纳米复合吸波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多元核壳结构复合吸波材料无法兼顾介电损耗性能与磁损耗性能,以及低厚度下吸收频带窄的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以溶剂热法制备得到Fe3O4纳米颗粒,利用改进的法制备得到Fe3O4@mSiO2纳米颗粒,利用氢热还原制备得到核壳结构Fe‑Fe3O4@mSiO2三元复合材料,最后利用气溶胶法制备Fe‑Fe3O4@mSiO2@RGO纳米复合材料。核壳结构Fe‑Fe3O4@mSiO2纳米颗粒被包裹在球状RGO的褶皱中。该复合材料用于制备低厚度宽频电磁波吸收构件。
-
公开(公告)号:CN115433888A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210991598.X
申请日:2022-08-1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铝锂合金中厚板的形变热处理方法,属于金属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铝锂合金中厚板容易产生的性能不稳定,以及力学性能和耐蚀性较差的问题。本发明采用固溶、淬火、多道次异步轧制预变形、高温短时退火与人工时效工序对铝锂合金中厚板进行热处理,获得的铝锂合金中厚板具有高强度的同时拥有较高耐蚀性。本发明在人工时效前引入连续室温异步冷轧预变形工艺,可以保证铝锂合金中厚板轧制中不发生开裂,同时通过高温短时退火细化晶粒,引入非完全再结晶组织,使得板材厚度方向晶粒组织更均匀,既起到细晶强化的作用,又保证了析出相在后续时效过程弥散析出,相比传统热处理工艺能更好提升合金强度和耐蚀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343377A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2110560833.3
申请日:2021-05-2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F30/17 , C21D1/18 , C21D6/00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预测轴承钢淬火残余应力的方法,获取轴承钢的热物参数和表面换热系数,建立有限元模型,编写子程序UMATHT输入热物参数进行模拟,得到温度场和组织场仿真结果;求解力学本构关系,获取本构参数,编写子程序UMAT输入本构参数进行模拟,得到应力场的仿真结果;本发明可实现轴承钢构件淬火应力连续描述,支撑轴承钢淬火应力及残余应力的全时、全位置预测,从而为轴承钢构件淬火残余应力调控提供可靠的依据;系统验证表明,本发明残余应力预测值精度优于15%,满足实际研制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5046030B
公开(公告)日:2018-01-26
申请号:CN201510570909.5
申请日:2015-09-0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基于有限元法的三维传热条件下的铝合金构件淬火过程换热系数的获得方法,涉及获得三维传热条件下的换热系数的技术。它为了解决一维换热条件获得的换热系数与实际铝合金构件的三维换热条件不相符,导致所获得的换热系数不准确的问题。建立直角坐标系下的三维导热微分方程,基于有限元计算方法,对铝合金构件进行有限元网格划分并计算某个时刻对应的温度场,判断测试点的测试温度和计算温度是否满足收敛条件,如果满足收敛条件则结束该方法,如果不满足收敛条件,则通过遗传算法优化出新的换热系数,根据新的换热系数计算新的温度场,继续判断N个测试点的测试温度和计算温度是否满足收敛条件。本发明可用于获得三维传热条件下的换热系数。
-
公开(公告)号:CN105046031A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510574547.7
申请日:2015-09-1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一种预测铝合金薄壁构件机加工产生的形变量的方法,涉及预测铝合金薄壁构件机加工产生的形变量的技术,属于机械加工领域。它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对铝合金薄壁构件的整个机加工过程进行模拟的计算量很大的问题,测试坯材的残余应力和铝合金薄壁构件机加工的表层残余应力,用等效表层残余应力的分布代替表层残余应力的分布,将坯材的残余应力输入到ABAQUS有限元软件,去除机加工过程中需要去除的部位,将等效表层残余应力施加到ABAQUS分析模型,计算由于坯材的残余应力释放和机加工表层残余应力共同作用下的铝合金薄壁构件形变量,从而可以预测铝合金薄壁构件机加工产生的形变量。本发明可用于预测铝合金薄壁构件机加工产生的形变量。
-
公开(公告)号:CN102936668A
公开(公告)日:2013-02-20
申请号:CN201210442486.5
申请日:2012-11-0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TCO/Cu电接触材料,它涉及一种电接触材料。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电接触材料由于接触电阻高、与基体润湿性差和自灭弧能力低而导致电器寿命短的问题。本发明的TCO/Cu电接触材料是由透明导电氧化物,镧,锆和铜制成。本发明中透明导电氧化物的采用可以起到提高材料接触导电能力、自灭弧能力和与基体润湿性的多重效果。由本发明的TCO/Cu电接触材料制备的触头在CJ40-63接触器AC4工作制下的寿命值为40000次,而由现有铜基电接触材料制备的触头的寿命值仅为10000~12600次。本发明应用于电工材料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1942552B
公开(公告)日:2012-08-15
申请号:CN201010509670.8
申请日:2010-10-1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21D9/00
Abstract: 大尺寸环形磁钢零件精密磁场时效处理方法,属于热处理领域,本发明为解决采用传统热处理方法的大尺寸零件的磁性能均匀性差的问题。本发明方法包括:一、固溶处理;二、将热处理炉加热到620~660℃时效处理设计温度,保温10~20分钟;三、将零件加装导磁卡具,并放入热处理炉中的均温区,同时施加与所述导磁卡具平行、强度为2~10kOe的外磁场,待所述大尺寸环形磁钢零件在5~10分钟升温至所述时效处理设计温度,然后保温45~90分钟;四、停止加热,撤去外磁场,并进行水淬;五、七级回火处理;六、冷却至室温,将导磁卡具拆卸下来,获得时效处理过的大尺寸调幅分型磁钢零件,完成大尺寸环形磁钢零件的热处理过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