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缸内直喷汽油机排气微粒热稀释采样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4880339B

    公开(公告)日:2017-08-25

    申请号:CN201510338384.2

    申请日:2015-06-1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缸内直喷汽油机排气微粒热稀释采样系统属于发动机排放测试技术领域发明,由分流多点采样单元、一级热稀释单元、挥发性粒子去除单元、二级稀释冷却单元、电子控制单元等模块组成。分流多点采样单元对发动机不同取样点进行分流采样;一级热稀释单元对样本气体进行过程温度可控的一级热稀释;挥发性粒子去除单元利用加热器去除样本气体中挥发性、半挥发性粒子成分;二级稀释冷却单元利用对样本气体进行稀释比可精确控制的二级稀释及冷却;电子控制单元对整个系统的工作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与现有技术相比,该系统具备多点采样、稀释温度可控、总稀释比控制精度高、避免挥发性及半挥发性组分影响试验精度及试验可重复性等优点。

    一种缸内直喷双气体燃料点燃式燃烧及控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454190B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410620560.7

    申请日:2014-11-0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缸内直喷双气体燃料点燃式燃烧及控制装置,本实验新型中的双燃料存储罐分别经过减压阀与各自的喷嘴相连,两种燃料均采用发动机缸内直喷,所以该发明燃烧装置具有缸内直喷点燃式发动机的所有优点,另外所述燃烧装置还取消了传统点燃式发动机的节气门,减少了进气过程中的泵气损失,并且配备了废气涡轮增压器,可以提高充气效率,与非直喷的气体燃料发动机相比可以提高升功率,缸内一种燃油喷射器在火花塞附近,与活塞的特殊形状配合,可以在火花塞附近行程局部浓区,保证可靠点火,而另一种燃料则与空气形成较稀的混合气,以实现发动机的整体稀燃,降低排放,减少石油消耗,缓解石油紧缺的压力,减轻环境污染。

    一种组合式变排量发动机曲轴及与其配套使用的凸轮轴

    公开(公告)号:CN103557226B

    公开(公告)日:2016-02-10

    申请号:CN201310549113.2

    申请日:2013-11-0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组合式变排量发动机曲轴及与其配套使用的凸轮轴。本发明中的曲轴和凸轮轴安装在发动机上,可以实现发动机排量的改变,通过改变排量可以提高发动机在不同负荷下的负荷率,进而可以使发动机工作在万有特性曲线中燃油经济性较高的区域,避免动力过剩现象的产生,可以在保证发动机动力性的前提下,降低整体油耗水平,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通过对本发明中曲轴和凸轮轴的配套使用,可以有两种组合方式,都可以实现变排量的功能,本发明可以适用于各种气缸数目的发动机,应用范围广。

    一种超稀薄燃烧缸内直喷双气体燃料内燃机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948296A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510408248.6

    申请日:2015-07-1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46 Y02T10/3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稀薄燃烧缸内直喷双气体燃料内燃机及控制方法。其目的在于针对气体燃料点燃式内燃机采用超稀薄燃烧模式燃烧不稳定,以及在冷起动和小负荷工况下油耗高、排放严重等问题,开发出一种能够实现超稀薄燃烧的缸内直喷双气体燃料点燃式内燃机及其控制方法。本发明是基于两种气体燃料分别进行缸内直喷和进气道喷射组合式的内燃机技术,该系统提供一种气流控制装置,配合特殊形状的活塞顶面,实现良好的混合气分层。根据气体燃料特殊的燃烧特性,可以采用更高的压缩比以及超稀薄的混合气;控制进入缸内混合气的气流运动,同时增加进气量,以实现缸内混合气的超稀薄燃烧,以降低传热损失,提高热效率,实现降低油耗和污染物的目标。

    一种缸内直喷汽油机排气微粒热稀释采样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4880339A

    公开(公告)日:2015-09-02

    申请号:CN201510338384.2

    申请日:2015-06-1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缸内直喷汽油机排气微粒热稀释采样系统属于发动机排放测试技术领域发明,由分流多点采样单元、一级热稀释单元、挥发性粒子去除单元、二级稀释冷却单元、电子控制单元等模块组成。分流多点采样单元对发动机不同取样点进行分流采样;一级热稀释单元对样本气体进行过程温度可控的一级热稀释;挥发性粒子去除单元利用加热器去除样本气体中挥发性、半挥发性粒子成分;二级稀释冷却单元利用对样本气体进行稀释比可精确控制的二级稀释及冷却;电子控制单元对整个系统的工作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与现有技术相比,该系统具备多点采样、稀释温度可控、总稀释比控制精度高、避免挥发性及半挥发性组分影响试验精度及试验可重复性等优点。

    一种在线制氢、局部富氢的点燃式内燃机系统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65020B

    公开(公告)日:2012-05-02

    申请号:CN201010161113.1

    申请日:2010-05-0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2 Y02T10/121 Y02T10/32 Y02T10/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线制氢、局部富氢的点燃式内燃机系统及控制方法。其着眼于解决点燃式内燃机关键技术的瓶颈问题。该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一方面能够使内燃机采用高压缩比、稀薄可燃混合气,实现快速燃烧,避免内燃机失火,提高内燃机热效率,避免和减少关闭节气门引起的机械损失,改善冷启动特性,减低冷启动、怠速工况的污染物排放和提高经济性,从内燃机源头上实现能耗的降低和污染物的超低排放。根据内燃机和传动系统参数及工作状况来匹配冷态等离子氢气转换器,同时控制冷态等离子氢气转换器的工作状态,实现部件间的耦合控制。从而提高系统效率、降低污染物排放并延长部件的使用寿命。

    基于模糊逻辑的串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整车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08722A

    公开(公告)日:2010-05-19

    申请号:CN200910217824.3

    申请日:2009-11-0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6286

    Abstract: 基于模糊逻辑的串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整车控制方法属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根据专家控制原理、工程师经验,依据车辆工作区域特性和驱动电机的工作特性,将驱动电机的需求工作状态分为7个区域,依据动力电池的特性,将动力电池的工作状态分为7个区域,依据发动机的工作性能,将发动机的输出状态分为3-5个燃油经济和低排放点,采用模糊逻辑算法,以动力电池的荷电状态和驱动电机的需求功率为输入变量,并依据输入变量的变化输出发动机的燃油经济和低排放点,让发动机、动力电池和驱动电机工作在高效区;本发明可减少电池参与工作时间,减少能量传动链,提高整车节能效果、经济性和发动机排放性能,并延长整车及各部件寿命。

    基于安全区域的自动驾驶车辆碰撞安全防护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618353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665679.X

    申请日:2024-05-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安全区域的自动驾驶车辆碰撞安全防护方法和装置,属于自动驾驶领域。方法包括:针对每一个更新周期,均执行:计算规划时刻内所有障碍车的占用区域集合,以计算规划时刻内的安全区域;基于自车的当前位姿速度信息、道路结构和预设的加速度集合,计算最大规划时刻时的终端状态集合;分别确定以终端状态集合中每一个终端状态作为终点时对应的轨迹点集合,以基于占用区域集合筛选安全终端状态;将安全终端状态作为目标,结合安全区域作为约束条件,确定出规划轨迹。本方案利用离散的终端状态进行决策可以适用于大部分结构化道路;使用安全区域作为约束条件可以降低规划模块的场景描述复杂度。

    一种自动驾驶测试场景风险分级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603582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640334.9

    申请日:2024-05-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驾驶测试场景风险分级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场景内的道路状态以及目标车辆在目标自动驾驶级别下的行驶状态和预设加速度策略集合;根据道路状态、行驶状态和预设加速度策略集合,确定目标车辆的第一可行驶轨迹;对第一可行驶轨迹进行采样,得到轨迹采样信息;对每条第一可行驶轨迹的轨迹采样信息进行分级,得到第一可行驶轨迹的分级结果;根据分级结果,确定场景内目标车辆在目标自动驾驶级别下的风险等级。本方案对自动驾驶测试场景提出了面向测试车辆的风险分级规则,实现了测试车辆应对风险能力的评估。

    一种SCR系统加热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425726B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1810262342.9

    申请日:2018-03-2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柴油汽车尾气后处理系统,尤其涉及一种SCR系统加热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还涉及一种汽车尾气余热回收装置。旨在环境温度较低时,能够加快SCR系统解冻速度,并且不影响汽车空调等取暖设施工作。余热回收装置主要包括集热器、储热箱以及换热管,该装置可以将发动机尾气余热回收并储存较长时间,可用作发动机冷启动时对尿素箱中的尿素水进行解冻。尿素泵、尿素喷嘴以及尿素管路根据所需热量不同均覆有不同功率的电加热套,通电加热可快速提高解冻速度;电加热套有电线快接头,方便安装以及更换。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