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内部冷却液的换向增压结构及电机

    公开(公告)号:CN117189621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150983.2

    申请日:2023-09-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机内部冷却液的换向增压结构及电机,包括:内部管路,所述内部管路连通区域I和区域Ⅱ,用于将冷却液从区域Ⅰ导向区域Ⅱ或者将冷却液从区域Ⅱ导向区域Ⅰ;加压装置,与内部管路连接,用于对内部管路内部冷却液加压;压差换向机构,用于根据区域Ⅱ和区域Ⅲ之间的压差切换内部管路的冷却液加压方向为正向或逆向;当区域Ⅱ的冷却液压力大于区域Ⅲ时,切换内部管路的冷却液加压方向为正向,使区域Ⅰ向区域Ⅱ中冷却液加压;当区域Ⅱ的冷却液压力小于区域Ⅲ时,切换内部管路的冷却液加压方向为逆向,使区域Ⅱ向区域Ⅰ中冷却液加压。本申请能够针对上述电机在内部冷却循环回路换向的情况下,对内部冷却液形成增压。

    一种大功率变频湿式电机的内外扬程互补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028268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1002680.6

    申请日:2023-08-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大功率变频湿式电机的内外扬程互补装置,属于变频电机技术领域,包括转轴、上叶轮和下叶轮;所述转轴贯穿电机内壁,转动连接在电机内壁上;下叶轮和上叶轮连接在转轴的两端,分别位于电机的内外两侧;所述上叶轮和下叶轮的外围分别设有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分别套装在转轴的上下端;两个外壳的两侧均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设有可控制第一通孔导通的封堵阀;两个外壳顶部均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内设有可切换位置且导通方向相反的两个第一单向阀;本发明能够针对变频电机在不同转速下分别对电机内腔辅助叶轮产生扬程和泵头扬程做补充,提高变频电机的整体性能。

    一种防止车门意外碰撞的安全防护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905918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940082.7

    申请日:2023-07-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止车门意外碰撞的安全防护装置,包括传感器、绳索伸缩装置和绳索等,在通过传感器感应到车门外的碰擦风险后,反馈至第二电动机并通过其驱动双极性磁性片转动,从而在斥力的作用下解锁对条状重物的夹持,再通过第一电动机驱动伸缩杆携带数个弧形挡板和连杆形成的环状整体进行转动,此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条状重物施加向外扩展的力,弧形挡板和连杆形成的环状整体向外扩展,并插入锥形槽中相对卡死固定,可在第一电动机、弧形挡板和锥形槽的作用下,限制车门的继续打开,从而确保车门的使用安全,解决车辆缺乏主动感应车旁情况,并主动干预开门进程,以避免车门剐蹭碰撞带来的风险的问题,有效保护了人身与车身的双向安全。

    一种电机内部的自动过滤结构及电机

    公开(公告)号:CN115414717B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211226635.4

    申请日:2022-10-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机内部的自动过滤结构及电机。自动过滤结构,包括过滤器壳,安装在电机内壁内侧,开设有通孔过滤通道,并有过滤器腔。所述过滤器壳在竖直方向至少开设有贯穿所述通孔过滤通道的过滤器孔A和过滤器孔B,所述过滤器孔A和过滤器孔B内分别滑动连接有过滤棒A和过滤棒B;所述过滤棒A和过滤棒B均至少包括上下分布的过滤段和通过段;所述过滤器腔内至少设有活塞缸、活塞缸驱动机构、与活塞缸的活塞连接的限位连杆B以及设置在所述限位连杆B上的滑块A和滑块B;所述活塞驱动机构一端连接过滤通道,另一端连接活塞缸,用于根据过滤通道的压力驱动活塞带动限位连杆移动。本发明在电机内部添加自动过滤结构带有自清洁功能,能够对电机腔内产生的杂质进行持续并且有效地过滤。

    一种设置于湿式电机中的自触发式冷却支路

    公开(公告)号:CN113489217B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110717464.4

    申请日:2021-06-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设置于湿式电机中的自触发式冷却支路,电机内部被分隔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二腔室中填充冷却液;自触发式冷却支路包括设置于第一腔室的冷却液传输管路,和设置于第二腔室中的自触发开关;冷却液传输管路的两端设有与第二腔室相通的单向阀A和单向阀B,单向阀A为进液阀,控制冷却液由第二腔室流向冷却液传输管路中;单向阀B为出液阀;自触发开关对应于单向阀A的阀口位置设置,用于根据冷却液的温度开启单向阀A,控制冷却液传输管路和第二腔室间冷却液的流动。本发明可以根据机械密封处的冷却液的温度自动触发冷却支路,在温度升高时,对机械密封进行进一步冷却,防止机械密封失效。

    一种湿式电机的冷却循环回路切换结构及湿式电机

    公开(公告)号:CN114915107A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210608563.3

    申请日:2022-05-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湿式电机的冷却循环回路切换结构及湿式电机,能够针对上述湿式电机在不同转速下分别对应正、逆向冷却循环回路为最佳匹配从而进行更好的冷却散热。所述结构包括安装在电机内部的推力盘和冷却循环管;电机内部分隔为第一腔室、第二腔室、第三腔室、第四腔室、第五腔室和第六腔室;当电机转速超过预设转速时,第二腔室的压力超过阈值,进行逆循环散热,第一液压切换机构连通第二腔室与第五腔室之间的液流,第二液压切换机构连通第一腔室与第三腔室之间的液流,液流换向器连通第一腔室和冷却循环管之间的液流;当电机转速未超过预设转速时,第二腔室的压力未超过阈值,进行正循环散热。

    一种基于快速傅里叶变换的二维离散数据平滑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26757A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110923661.1

    申请日:2021-08-12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快速傅里叶变换的二维离散数据平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待平滑的二维离散数据通过二维傅里叶变换由空间域变换到波数域,以得到原数据角谱;以补零的方式对原数据角谱进行扩展,得到扩展角谱;将扩展角谱通过二维傅里叶逆变换由波数域变换到空间域,以得到平滑后的二维离散数据。本发明通过快速傅里叶变换将二维离散数据由空间域变换到波数域,并在波数域中进行补零扩展,最后逆变换回空间域,实现了二维离散数据的快速平滑。

    一种设置于湿式电机中的自触发式冷却支路

    公开(公告)号:CN113489217A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110717464.4

    申请日:2021-06-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设置于湿式电机中的自触发式冷却支路,电机内部被分隔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二腔室中填充冷却液;自触发式冷却支路包括设置于第一腔室的冷却液传输管路,和设置于第二腔室中的自触发开关;冷却液传输管路的两端设有与第二腔室相通的单向阀A和单向阀B,单向阀A为进液阀,控制冷却液由第二腔室流向冷却液传输管路中;单向阀B为出液阀;自触发开关对应于单向阀A的阀口位置设置,用于根据冷却液的温度开启单向阀A,控制冷却液传输管路和第二腔室间冷却液的流动。本发明可以根据机械密封处的冷却液的温度自动触发冷却支路,在温度升高时,对机械密封进行进一步冷却,防止机械密封失效。

    一种高速湿式电机内部的循环滤清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10445311B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1910699313.3

    申请日:2019-07-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湿式电机内部的循环滤清机构,包括:电机端盖、电机外壁、电机内壁、过滤组件、增压叶轮、电机轴、推力盘和循环管;电机端盖和电机内壁通过内壁紧固螺栓连接围成电机内腔,增压叶轮、电机轴和推力盘均位于电机内腔中,在电机轴的末端加装增压叶轮,增压叶轮压紧推力盘底部,循环管一端通过循环通孔与电机内腔连通,过滤组件连接在电机端盖中部。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高速湿式电机内部的循环滤清机构保证了机组内循环动力源,同时也对冷却液进行了过滤,保护了轴承和推力盘等易磨损部件,使整个电机温升下降,易磨损部件使用寿命延长,从而提高了机组的运行可靠性,降低了检修费用。

    一种应用于拉力赛的越野摩托车链传动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20391447U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22216051.5

    申请日:2023-08-1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拉力赛的越野摩托车链传动系统,包括大链轮、小链轮、链条、后轮总装和摇臂,小链轮基于摩托车自身的发动机安装,大链轮与小链轮之间通过链条传动连接,大链轮上固定有后轮总装,大链轮安装在摇臂的后端,摇臂与机架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退控制装置和驱动装置,摇臂的后端开设有滑轨,大链轮通过进退控制装置安装在滑轨中,驱动装置用于控制驱动进退控制装置驱动大链轮在滑轨中前后移动。本实用新型可在链条松动时,通过控制进退控制装置实现大链轮向后移动,增加大链轮与小链轮之间的间距,张紧链条;同时,在更换维修时,可通过控制进退控制装置实现大链轮向前移动,减小大链轮与小链轮之间的间距,便于拆换。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