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93167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510000316.9
申请日:2025-01-02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E21D19/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支护技术领域,公开了隧道进洞口段加固结构,包括若干组紧密拼装在隧道内的支撑单元以及防护单元,支撑单元包括顶板以及两块侧板,顶板贴合在隧道内壁顶部,两块侧板分别贴合在隧道内壁的两侧,且两块侧板均和顶板可拆卸连接,侧板内沿高度方向开设若干个穿孔;防护单元包括若干根外导管,若干根外导管分别贯穿侧板上同一高度的穿孔,且外导管的一端位于隧道洞口外,外导管的另一端位于隧道内并包覆有可膨胀收缩的气囊。本发明通过设置方便拆卸组装的支撑单元能够有效提高加固结构的施工效率,同时设置了防护单元能够在隧道洞口发生坍塌时起到保护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266254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604576.9
申请日:2024-11-11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岩土边坡生态防护结构及护坡方法,属于岩土边坡防护结构技术领域,包括连接架;多个固定块,多个固定块设置在连接架内;位于连接架的边缘的固定块通过第一连接板与连接架连接;纵向相邻的两个固定块之间通过第二连接板连接;横向相邻的两个固定块之间通过连接单元连接;锚固单元,锚固单元穿过连接单元,以将连接单元固定在岩土边坡上。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岩土边坡生态防护结构,通过连接架、固定块、连接单元和锚固单元对岩土边坡进行多方位、多层次的防护,防止岩土边坡表面风化,在岩土边坡上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固定防护网系,防止岩土边坡发生下滑,提高了岩土边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具有很好的护坡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207891B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0530434.6
申请日:2024-04-29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岩土边坡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围压自适应技术的膨胀土边坡锚杆,包括:锚杆本体,锚杆本体的尾端固接有自适应变形装置;自适应变形装置包括形变组件和位于形变组件内的形变自适应驱动组件;形变组件包括若干形变部,若干形变部环绕锚杆本体轴线周向等间隔设置,相邻两个形变部连接,形变部的中部可沿锚杆本体的径向方向远离或靠近;形变自适应驱动组件与若干形变部传动连接,形变自适应驱动组件位于若干形变部围成的腔体的中心。与传统技术相比,本装置形变组件与形变自适应驱动组件保证了锚杆的摩阻力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内,使得膨胀土在水分变化出现的土壤变形而对锚杆的破坏问题可以得到解决。
-
公开(公告)号:CN118961793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009001.2
申请日:2024-07-26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岩石动力损伤测试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岩体试样进行多次循环冻融并进行不同动荷载的冲击试验;采集动荷载下不同损伤状态的冻融岩样微裂纹Micro‑CT图像,通过Micro‑CT图像对比不同损伤状态下冻融岩样微裂纹特征;对动荷载下的冻融岩样进行不同峰值载荷作用的纳米压痕试验,获取载荷‑深度曲线,通过载荷‑深度曲线反演分析冻融岩样的关键力学参数;整合Micro‑CT图像和纳米压痕点,从Micro‑CT图像中提取纳米压痕点的灰度,统计处理Micro‑CT图像的关键力学参数和灰度耦合数据,利用灰度值分割图像中具有不同力学性质的微观结构;探究了动荷载下冻融岩石损伤演化规律及裂纹扩展机理。
-
公开(公告)号:CN118959016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448396.6
申请日:2024-10-17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E21D9/14 , E06C9/08 , E21D11/00 , E21D11/10 , E21D11/18 , E21D20/00 , E21D20/02 , E21D21/00 , E21F17/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加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隧道洞口段围岩加固系统,包括拱架、分隔护板以及围岩内部加固组件。拱架的部分支撑在隧道洞口内,其余部分则伸出隧道洞口。分隔护板竖向固定在拱架的顶面,且分隔护板位于隧道洞口外并与隧道洞口上方的围岩表面抵触。围岩内部加固组件包括锚杆一和锚杆二,锚杆一从隧道外穿过分隔护板后伸入至拱架上方的岩体中,锚杆二从隧道洞口内由下至上穿过拱架后伸入岩体中,且岩体中预埋有用于连接锚杆一和锚杆二的锚杆接头。本发明提出的拱架的部分支撑在隧道洞口内,其余部分则伸出隧道洞口。伸出洞口的部分能够避免岩体上方发生滚石、滑坡等安全事故,并且伸出的拱架能够作为支撑平台,方便施工人员对隧道洞口上方的岩体外表面进行清理。
-
公开(公告)号:CN118443436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547140.4
申请日:2024-05-06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超声导波‑动三轴测试冻融节理岩体动力损伤定量判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冻融节理岩体进行动三轴多级加载试验得到基于力学参数变化的动力损伤力学特性及演化规律;在动三轴多级加载试验中进行超声导波同位测试得到接收波和超声导波测试数据;对接收超声导波测试数据进行信号多域分析得到超声导波多域特征和不同损伤状态冻融节理岩体的应力波传播特性及衰减规律;基于接收超声导波多域特征对节理岩体损伤位置进行定量判识得到判断结果;基于动力损伤力学特性及演化规律、节理岩体的应力波传播特性及衰减规律和接收判断结果得到冻融节理岩体动力损伤力学特性及演化规律。
-
公开(公告)号:CN117268938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548777.7
申请日:2023-11-21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G01N3/12 , G01N23/04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CT扫描的三轴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试验装置包括压力舱室系统、轴向压力施加系统、侧向压力施加系统、轴向压力维持系统和CT扫描装置;压力舱室系统用于放置试件;侧向压力施加系统提供试件在三轴试验中受到的围压;轴向压力施加系统提供试件在三轴试验中受到的轴向压力;轴向压力维持系统用于在轴向压力施加系统和压力舱室系统断开连接后,使试件保持三轴试验中的应力状态;CT扫描装置对压力舱室系统内保持三轴试验应力状态的试件进行CT扫描。试件在进行CT扫描时仍保持在三轴试验中的应力状态,从而能获得试件在不同加载条件下连续完整的CT扫描图像结果,准确反映土体试件在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土体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16434482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419159.6
申请日:2023-04-19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G08B2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分量分布式光纤隧洞口边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包括模型箱、隧道口边坡模型、分布式光纤监测子系统、数据采集子系统、数据分析子系统。其中,数据采集子系统、数据分析子系统设置在模型箱的侧面,分布式光纤监测子系统由边坡表面的光纤以及采用螺旋缠绕的三分量分布式光纤共同组成,通过改变光纤的布设形式,使其具有全天候、大容量、长距离、高灵敏、低成本等优势,采用螺旋缠绕的三分量分布式光纤,可以实现三维测量,弥补了单根光纤在三维测量方面存在的不足,本发明针对DAS分布式光纤在边坡的布设方式以及缠绕式三分量分布式光纤的应用,为隧道口边坡灾害的监测和预警提供一种新的监测手段和试验平台。
-
公开(公告)号:CN222231910U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421067200.4
申请日:2024-05-15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内衬复合衬砌结构的受力监测装置,在受力监测断面上设有外衬‑围岩接触界面压力监测单元、外衬‑中衬接触界面压力监测单元、外衬管片混凝土应变监测单元、中衬自密实混凝土环向应变监测单元、中衬‑内衬接触界面压力监测单元及内衬钢管环向应变监测单元。本实用新型的受力监测装置可以保证输水隧洞始终处于安全可控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222419580U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20809755.5
申请日:2024-04-18
Applicant: 珠海大横琴城投建设有限公司 , 珠海大横琴股份有限公司 , 华南理工大学
IPC: G01N1/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吹填淤泥质土取样器,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有驱动组件,驱动组件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有取样管,取样管的底端设置有取样钻头,取样钻头与取样管内的存储腔对应设置并连通;取样钻头包括与取样管底端可拆卸连接的固定盘,固定盘底端限位转动有活动头,活动头内的切割腔与存储腔对应设置并连通;固定盘与活动头之间设置有切断组件;切断组件包括若干滑动连接在活动头顶端的切割刃,切割刃伸入切割腔内。本实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精准实现吹填淤泥质土的取样,同时还能方便的切断吹填淤泥质土样本与地面结构的联系,并且减少取出的吹填淤泥质土样本,提高取样的效率,提高样本质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