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进洞口段加固结构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9393167B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000316.9

    申请日:2025-0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支护技术领域,公开了隧道进洞口段加固结构,包括若干组紧密拼装在隧道内的支撑单元以及防护单元,支撑单元包括顶板以及两块侧板,顶板贴合在隧道内壁顶部,两块侧板分别贴合在隧道内壁的两侧,且两块侧板均和顶板可拆卸连接,侧板内沿高度方向开设若干个穿孔;防护单元包括若干根外导管,若干根外导管分别贯穿侧板上同一高度的穿孔,且外导管的一端位于隧道洞口外,外导管的另一端位于隧道内并包覆有可膨胀收缩的气囊。本发明通过设置方便拆卸组装的支撑单元能够有效提高加固结构的施工效率,同时设置了防护单元能够在隧道洞口发生坍塌时起到保护作用。

    隧道进洞口段加固结构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393167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510000316.9

    申请日:2025-0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支护技术领域,公开了隧道进洞口段加固结构,包括若干组紧密拼装在隧道内的支撑单元以及防护单元,支撑单元包括顶板以及两块侧板,顶板贴合在隧道内壁顶部,两块侧板分别贴合在隧道内壁的两侧,且两块侧板均和顶板可拆卸连接,侧板内沿高度方向开设若干个穿孔;防护单元包括若干根外导管,若干根外导管分别贯穿侧板上同一高度的穿孔,且外导管的一端位于隧道洞口外,外导管的另一端位于隧道内并包覆有可膨胀收缩的气囊。本发明通过设置方便拆卸组装的支撑单元能够有效提高加固结构的施工效率,同时设置了防护单元能够在隧道洞口发生坍塌时起到保护作用。

    岩石类材料全应力-应变关系弹塑性损伤本构建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259380A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310083492.4

    申请日:2023-02-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岩石类材料全应力‑应变关系弹塑性损伤本构建模方法,包括在应力空间中选取能够描述材料峰值强度包络线的强度准则;在强度准则中引入以广义剪应变为变量的统一连续光滑的硬化/软化函数来构造屈服函数;基于材料属性和流动规律选取恰当的塑性势函数;建立塑性变形和损伤耦合的损伤准则;计算塑性标量乘子和损伤增量乘子;计算塑性应变增量和损伤增量;推导弹塑性损伤刚度张量,本发明从岩石类材料强度和变形入手,基于强度准则构造屈服函数,引入统一连续光滑的硬化/软化函数,保证峰值处屈服函数与强度准则具有相同的形式,建立能够反应岩石类材料全应力‑应变关系的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工程应用前景。

    一种考虑微裂隙闭合效应的裂隙岩石本构模型建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69124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817193.4

    申请日:2022-07-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微裂隙闭合效应的裂隙岩石本构模型建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总应变分解为弹性应变、塑性应变和微裂隙闭合应变;基于连续介质不可逆热力学原理推导本构关系;建立微裂隙闭合应变的演化方程;建立包含硬化/软化内变量的屈服准则和硬化/软化内变量统一演化方程;利用正交法则计算塑性应变增量;推导本构模型的增量形式和一致性切线张量;标定模型所需的参数等步骤。本发明考虑了岩石中天然存在的微裂隙在压应力作用下闭合产生的微裂隙闭合应变,建立了可描述岩石变形破坏全过程的本构模型,能够更准确地模拟岩石非线性力学特性。所建立的模型参数较少,物理意义明确,均可通过常规三轴试验得到,便于在数值模拟中应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