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434482B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310419159.6
申请日:2023-04-19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G08B2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分量分布式光纤隧洞口边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包括模型箱、隧道口边坡模型、分布式光纤监测子系统、数据采集子系统、数据分析子系统。其中,数据采集子系统、数据分析子系统设置在模型箱的侧面,分布式光纤监测子系统由边坡表面的光纤以及采用螺旋缠绕的三分量分布式光纤共同组成,通过改变光纤的布设形式,使其具有全天候、大容量、长距离、高灵敏、低成本等优势,采用螺旋缠绕的三分量分布式光纤,可以实现三维测量,弥补了单根光纤在三维测量方面存在的不足,本发明针对DAS分布式光纤在边坡的布设方式以及缠绕式三分量分布式光纤的应用,为隧道口边坡灾害的监测和预警提供一种新的监测手段和试验平台。
-
公开(公告)号:CN117890560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410060362.3
申请日:2024-01-16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G01N33/2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隧道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跨赋水断层隧道水力‑动力耦合物理模拟装置及方法,包括试验箱,试验箱内设置有试验机构,试验机构内设置有监测组件;试验机构包括设置在试验箱内的模拟组件,模拟组件内贯穿设置有隧道模型,监测组件设置在隧道模型内;模拟组件包括倾斜设置在试验箱内的赋水断层模型,赋水断层模型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围岩模型,围岩模型填满试验箱内腔,隧道模型贯穿赋水断层模型和围岩模型。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精准地模拟真实地层内的水力和动力的耦合作用下的隧道围岩动力响应特征,为跨赋水断层的隧道的建设和维护提供了更加精准的参数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7738174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756432.0
申请日:2023-12-20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自循环热交换技术的自适应边坡监测锚杆,涉及边坡工程锚固设备领域,包括:锚杆,锚杆的顶部设置有光伏组件,锚杆的内部设置有循环换热器,锚杆插入寒区边坡中,蒸发器能够通过锚杆底端与寒区边坡换热,冷凝器能够通过锚杆顶端与外界环境换热。本发明以防止寒区边坡融沉的方式避免寒区边坡产生冻融循环,通过蒸发器吸收寒区边坡内部热量,使得蒸发器的温度高于冷凝器的温度形成温差,利用两个之间的温差产生气压差从而推动管蒸发器中的气体工质沿气体工质管道向冷凝器流动,在冷凝器中进行冷凝散热,并将热量排放至外界环境,防治边坡工程的冻融灾害。
-
公开(公告)号:CN116792155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0758238.X
申请日:2023-06-26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E21F17/18 , G06F18/233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的隧道健康状态监测预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全分布式传感光缆和准分布式光纤传感器采集隧道运行数据;将所述隧道运行数据转换为被测量,并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数据,将预处理数据通过数据存储矩阵进行存储;对存储的预处理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得到易损伤位置和最终预测值;根据所述易损伤位置和最终预测值进行安全评估,得到安全评估结果,根据所述安全评估结果进行预警,并将预警信号发送给工作人员。本方法克服了传统监测方法易受环境影响、以点代面的监测方式、数据采集频次和稳定性差的缺点,克服了传统光学传感器造价昂贵、数据采集耐久性不足、缺乏多域多特征参量监测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403370A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310428017.6
申请日:2023-04-20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G08B2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的边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包括,模型箱、边坡模型、高清摄像机、分布式光纤监测系统、数据采集系统、数据分析系统;其中,数据采集系统、数据分析系统设置在模型箱的侧边,模型箱外部架设高速摄像机,高速摄像机正对边坡模型的坡体正面,用于观测坡体的裂缝发展状况,与光纤的测量数据进行比对,佐证边坡薄弱区域;数据采集系统用于采集光纤的测量数据;数据分析系统用于对光纤的测量数据进行分析,获得分析结果,根据分析结果对边坡的薄弱部位进行预警。本发明具有全天候、大容量、长距离、高灵敏、低成本、全覆盖监测等优势,为边坡灾害提供一种新型的数据监测预警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19146313B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411642799.4
申请日:2024-11-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施工领域,尤其是一种隧道施工监测装置,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隧道监测施工装置不方便对监测器镜头进行清洁和收纳携带不便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支撑架,其包括底盘和安装在底盘底面的多个支撑脚,所述安装板顶面通过连接机构安装有盖板,所述盖板顶面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底盘顶面固定有固定环;摄像机构,其包括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安装孔内的安装板、安装在安装板顶面的监测仪和安装在安装板上用于驱动安装板翻转的传动组件。本发明可以在对监测仪进行收纳的过程中对监测仪外表面的灰尘进行自动清理,还可以在盖板上升的同时将绞龙自动钻入土壤中,从而起到稳定支撑架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8959045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419385.5
申请日:2024-10-12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支护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具备防护功能的组合式隧道支护系统,包括横板,所述横板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液压杆二,所述液压杆二顶部固定连接有弧形顶板,所述弧形顶板与隧道顶部贴合支撑,且弧形顶板底端与横板两侧顶部固定连接;还包括支撑适应机构,所述支撑适应机构为两组对称安装于横板底端两侧。本发明利用组合式的装配安装方式,能够根据实际使用需要,进行不同的组件安装固定,将支撑组件安装完毕后,能够配合组合组件进行顶部稳定的支撑作用力,也能配合外侧组件为支护设备提供侧面的支撑作用力,可以更好的保障设备的稳定性,以适应不同的隧道,提高设备安装效率的同时,还能提高支护设备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345842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554421.2
申请日:2024-05-07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边坡抗滑桩支护装置及其支护方法,支护装置包括多个内护壁、距离调节装置、弹性装置和控制装置;多个内护壁依次拼接且环设于距离调节装置外,相邻的内护壁之间通过弹性装置连接;每个内护壁均设有压力检测装置,用于检测该内护壁上的围压;控制装置分别连接于压力检测装置和距离调节装置,用于根据内护壁上的围压控制距离调节装置相应动作;距离调节装置连接于内护壁,用于调节内护壁与驱动装置之间距离。本发明采用中空的内外两层的布置形式,减少混凝土的用量,同时获取一些现场采集数据以供后续分析。通过距离调节装置调节内护壁与驱动装置之间距离,来抵抗变化的围压,能够对特殊土地区边坡的稳定起到较好的支护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309058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560575.2
申请日:2024-05-08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岩土边坡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基于热交换自循环技术的边坡抗震锚杆及施工方法。本发明通过在锚杆内设置热交换自循环系统,保证了冻土的温度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内,使得冻土在温度变化出现的土壤冻融破坏问题可以得到解决;而锚杆内部的抗震系统提高了其持续支护的能力,锚杆可为支护体系提供所需锚固力,能有效提高边坡抗滑阻力,增大边坡稳定性安全系数,保证边坡的安全稳定;通过抗震系统的设置,保证锚杆能够持续提供支护承载力,对于地震地区的支护工程具有重要意义;数据监测系统的设置,能够实时对边坡的一些现场数据进行监测,以便于后续的维护、改进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8212747A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410053857.3
申请日:2024-01-15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源信息融合的边坡灾害智能监测预警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感知层:用于获取边坡相关信息;数据层:用于通过所述边坡相关信息构建边坡监测数据信息底板;服务层:用于基于所述边坡监测数据信息底板建立边坡灾害监测功能应用平台;视图层:用于进行可视化操作,并发送预警信息,为数字化场景下预案的研判、分析和预案的管理、发布提供支持。本发明克服了单一监测手段存在的监测数据不确定性和模糊性的缺点,以及边坡监控体系不完善等问题,顺应了边坡监控数字化、自动化和集成化的发展趋势,对于提高边坡灾害监测预警和防御能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