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洞口段围岩加固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959016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448396.6

    申请日:2024-10-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加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隧道洞口段围岩加固系统,包括拱架、分隔护板以及围岩内部加固组件。拱架的部分支撑在隧道洞口内,其余部分则伸出隧道洞口。分隔护板竖向固定在拱架的顶面,且分隔护板位于隧道洞口外并与隧道洞口上方的围岩表面抵触。围岩内部加固组件包括锚杆一和锚杆二,锚杆一从隧道外穿过分隔护板后伸入至拱架上方的岩体中,锚杆二从隧道洞口内由下至上穿过拱架后伸入岩体中,且岩体中预埋有用于连接锚杆一和锚杆二的锚杆接头。本发明提出的拱架的部分支撑在隧道洞口内,其余部分则伸出隧道洞口。伸出洞口的部分能够避免岩体上方发生滚石、滑坡等安全事故,并且伸出的拱架能够作为支撑平台,方便施工人员对隧道洞口上方的岩体外表面进行清理。

    一种具备防护功能的组合式隧道支护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959045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419385.5

    申请日:2024-10-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支护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具备防护功能的组合式隧道支护系统,包括横板,所述横板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液压杆二,所述液压杆二顶部固定连接有弧形顶板,所述弧形顶板与隧道顶部贴合支撑,且弧形顶板底端与横板两侧顶部固定连接;还包括支撑适应机构,所述支撑适应机构为两组对称安装于横板底端两侧。本发明利用组合式的装配安装方式,能够根据实际使用需要,进行不同的组件安装固定,将支撑组件安装完毕后,能够配合组合组件进行顶部稳定的支撑作用力,也能配合外侧组件为支护设备提供侧面的支撑作用力,可以更好的保障设备的稳定性,以适应不同的隧道,提高设备安装效率的同时,还能提高支护设备的稳定性。

    一种具备防护功能的组合式隧道支护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959045B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419385.5

    申请日:2024-10-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支护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具备防护功能的组合式隧道支护系统,包括横板,所述横板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液压杆二,所述液压杆二顶部固定连接有弧形顶板,所述弧形顶板与隧道顶部贴合支撑,且弧形顶板底端与横板两侧顶部固定连接;还包括支撑适应机构,所述支撑适应机构为两组对称安装于横板底端两侧。本发明利用组合式的装配安装方式,能够根据实际使用需要,进行不同的组件安装固定,将支撑组件安装完毕后,能够配合组合组件进行顶部稳定的支撑作用力,也能配合外侧组件为支护设备提供侧面的支撑作用力,可以更好的保障设备的稳定性,以适应不同的隧道,提高设备安装效率的同时,还能提高支护设备的稳定性。

    一种隧道洞口段围岩加固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959016B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448396.6

    申请日:2024-10-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加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隧道洞口段围岩加固系统,包括拱架、分隔护板以及围岩内部加固组件。拱架的部分支撑在隧道洞口内,其余部分则伸出隧道洞口。分隔护板竖向固定在拱架的顶面,且分隔护板位于隧道洞口外并与隧道洞口上方的围岩表面抵触。围岩内部加固组件包括锚杆一和锚杆二,锚杆一从隧道外穿过分隔护板后伸入至拱架上方的岩体中,锚杆二从隧道洞口内由下至上穿过拱架后伸入岩体中,且岩体中预埋有用于连接锚杆一和锚杆二的锚杆接头。本发明提出的拱架的部分支撑在隧道洞口内,其余部分则伸出隧道洞口。伸出洞口的部分能够避免岩体上方发生滚石、滑坡等安全事故,并且伸出的拱架能够作为支撑平台,方便施工人员对隧道洞口上方的岩体外表面进行清理。

    一种隧道洞口地质灾害预警系统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181205A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411120206.8

    申请日:2024-08-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预警系统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隧道洞口地质灾害预警系统,一种隧道洞口地质灾害预警系统,包括主梁,所述主梁下方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主梁内设置有可以上下移动的托板,主梁下方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上安装有预警组件,预警组件和托板连接,另外主梁上方设置有顶板,所述顶板和安装板之间连接,顶板和托板之间设有压力传感器,另外所述安装板一侧设置有气囊探测组件。本发明通过顶板会向下移动,引起压力传感器以及距离传感器的数值变化,从而触发警报,另外警告牌也会翻转落下,进一步提醒司机,另外当隧道顶部出现振动土体异常流动时,气体从第二气囊转移至第一气囊内,第一气囊膨胀推动滑块移动,发出报警。

    复杂环境耦合作用下隧洞口边坡物理模拟试验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087472B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310147167.X

    申请日:2023-02-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外部环境耦合作用下隧洞口边坡物理模拟试验装置及方法,包括;渗透系统、冻融系统、模型组件、分析机构和振动台。首先根据现场情况进行缩尺边坡模型制作;本发明的渗透系统由模拟模型箱上部的降雨机构和布设在隧洞口边坡内部的渗透系统共同构成,边坡内部的渗透系统用来模拟存在地下水的影响以及雨水渗流的影响;冻融系统由制冷单元和加热单元组成,设置在模型箱的上方,模拟实际环境下的冻融作用;振动台设置在整个模型箱的下方,承载模型箱并进行地震动模拟;本发明可以模拟隧洞口边坡所处的渗流、冻融及地震等严苛环境,为隧洞口边坡的防灾减灾研究提供一个集成试验平台。

    复杂环境耦合作用下隧洞口边坡物理模拟试验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087472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310147167.X

    申请日:2023-02-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外部环境耦合作用下隧洞口边坡物理模拟试验装置及方法,包括;渗透系统、冻融系统、模型组件、分析机构和振动台。首先根据现场情况进行缩尺边坡模型制作;本发明的渗透系统由模拟模型箱上部的降雨机构和布设在隧洞口边坡内部的渗透系统共同构成,边坡内部的渗透系统用来模拟存在地下水的影响以及雨水渗流的影响;冻融系统由制冷单元和加热单元组成,设置在模型箱的上方,模拟实际环境下的冻融作用;振动台设置在整个模型箱的下方,承载模型箱并进行地震动模拟;本发明可以模拟隧洞口边坡所处的渗流、冻融及地震等严苛环境,为隧洞口边坡的防灾减灾研究提供一个集成试验平台。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