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561213A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210034336.0
申请日:2012-02-1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 湖南中大建科土木科技有限公司
IPC: E01D22/00
Abstract: 一种结构负弯矩区的钢板-混凝土组合结构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①混凝土箱梁顶板(3)负弯矩区界面处理;②在混凝土箱梁顶板(3)负弯矩区表面植筋;③制作钢板(9)以及焊接栓钉(8)、波形钢板(14);④在钢板(9)上制作自密实混凝土浇注孔(13)、定位调平孔(17);⑤搭设反顶支架(2),反顶卸载;⑥绑扎钢筋网(10),安装到位;⑦在钢板(9)上涂结构胶,并撒细砂;⑧安装调平钢板(9)到设计位置,通过预先安装的设备张拉预应力,对钢板(9)预加压力;⑨自密实混凝土拌制及浇注;⑩放松预应力,拆除波形钢板(14),养护混凝土;铺装层施工,拆除反顶支架(2)。新型钢板-混凝土组合结构负弯矩区加固方法可以广泛应用于混凝土箱梁、T梁、空心板梁、普通钢筋混凝土梁、预应力混凝土梁的负弯矩区加固,特别是当应用在桥梁加固改造中时,几乎不降低原桥桥下净空高度、不要求原结构表面平整、造价低、不影响结构外观等,经济、安全、适用,工程质量易于保证,应用前景广泛。
-
公开(公告)号:CN101806112A
公开(公告)日:2010-08-18
申请号:CN201010152102.7
申请日:2010-04-2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长沙巨星轻质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现浇砼空心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1)配制自密实混凝土,充分搅拌;(2)布设底模板;(3)在模板上按照设计铺设钢筋;(4)在钢筋内固定模块构件,模块构件之间的间距控制在20mm-100mm或者100mm-200mm,模块构件与底模板之间的距离控制在45mm以内;(5)在模板上整体浇注配制好的自密实混凝土;(6)养护后拆卸底模板得到成型的现浇砼空心板。这样,只需要小于或等于45mm的间距自密实混凝土浇注的时候就能够轻易的流动到模块构件四周包裹模块构件,从而大大的降低了混凝土的用量,降低了楼板结构自重,适用于现浇钢筋砼或预应力钢筋砼的空心的楼盖、屋盖、墙体、基础底板以及桥梁使用,尤其适用于空心无梁楼盖使用。
-
-
公开(公告)号:CN110965461B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1911166980.1
申请日:2019-11-2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E01D19/04 , E01D101/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桥梁减隔震的支座,包括上座板、吸能组件、下座板以及至少一组弹性组件,所述下座板上设有型腔,所述上座板的下端设有与弹性组件数量相等的容纳腔,所述弹性组件一一对应设置于各容纳腔中,所述上座板通过弹性组件可滑动设置于所述型腔的底面上,所述吸能组件设置于所述型腔内且位于上座板下端与型腔内侧壁之间。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效果是:可以通过变形消耗地震的能量,实现减隔震的效果,防止桥梁受损伤;满足日常使用过程中的平动位移和转动位移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7407559B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311455901.5
申请日:2023-11-03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G06F16/587 , G06F16/54 , G06F16/5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杂地形参数化表征方法,包括获取待研究区域的坐标,确定研究区域范围;获取数据库中待研究区域对应的图像和地形数据;进行可视化处理,同时整合、预处理,构建数据集;针对三维地形,通过数学分析处理,简化获得若干个典型二维剖面;针对二维剖面进行参数化分析处理,获取分析结果;针对地形进行存储和分类,完成地形的参数化表征;本发明方法还包括了一种复杂地形参数化表征方法的地形特征分析方法,包括获取计算参数,构建参数数据集;获取待研究区域数据,通过数据处理,构建区域数据集;通过回归分析处理,获取数据集之间的相关性;完成地形的特征分析;本发明方法的可靠性提高、客观性增强。
-
公开(公告)号:CN119647183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715819.6
申请日:2024-11-2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30/27 , G06F30/13 , G06N3/045 , G06N3/0442 , G06N3/0464 , G06N3/08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混合深度学习的桥梁支座结构非线性恢复力评测方法及系统,首先构建车辆多刚体动力学模型、地震下轨道‑桥梁结构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和轮轨接触模型,再将车辆多刚体动力学模型、地震下轨道‑桥梁结构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和轮轨接触模型组合成基于结构非线性恢复力的地震车桥模型;本发明实现了具有采用地震动输入直接模拟支座结构关系从而进一步模拟支座恢复力并快速准确的对列车‑轨道‑桥梁进行非线性恢复力评测的功能,且在列车模型进入桥梁时加载正横向和垂直地震波直至列车离开桥梁时结束从而获取各位置支座纵‑横向恢复力与地震动构造地震‑恢复力,适合被广泛推广和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577635B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211310864.4
申请日:2022-10-25
IPC: G06F30/27 , G06F30/23 , G06F30/13 , G06F18/214 , G06F18/24 , G06F119/14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役桥梁‑无砟轨道系统砂浆充填层脱空长度可靠性分析方法,分别建立列车子模型和考虑砂浆充填层脱空的轨道‑桥梁子模型,通过轮轨接触关系将其组装成列车‑轨道‑桥梁耦合动力学模型并进行验证;然后基于Design‑Expert软件和Box‑Behnken法开展耦合动力学模型计算,再基于支持向量回归原理建立轮轨系统非线性映射模型,并进行学习、预测及验证;最后,基于建立的轮轨系统非线性映射模型及拉丁超立方抽样方法,求得列车与结构响应指标放大系数分布在不同范围内的可靠概率,得出砂浆充填层脱空长度限值。本发明建立的车轨桥耦合动力学模型准确可靠,轮轨系统非线性映射模型拟合精度高,计算效率显著,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及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9883737B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1910266090.1
申请日:2019-04-03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G01M17/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动阻尼减速网行车系统两级无损列车捕获装置,整个装置包括测试试验段和减速捕获段,测试试验段根据试验内容不同区别设置,减速捕获段由减速网、气动阻尼系统、减速导轨系统、支撑钢架系统等组成,其特征在于,试验过程中,高速行驶的模型列车通过地震模拟振动台台阵试验段后,进入减速捕获段,减速捕获段通过减速网变形进行初级耗能,随后通过钢丝绳带动气动阻尼系统进行主级耗能,从而实现模型列车短距快速降速的两级无损捕获。整个试验装置为地震作用下高速列车桥上行车试验研究提供了安全可靠的列车回收方案和技术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8082921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121475.X
申请日:2024-01-29
Applicant: 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高铁无砟轨道的路基病害检测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检测车和设置在所检测车上的地震勘探仪与车载定位系统:检测车包括车本体和位于车本体一侧的震源组件、与震源组件同侧的第一接收传感器、不同侧的多个第二接收传感器;震源组件的接地耦合点位于轨道板外侧的底座板上,第一接收传感器、多个第二接收传感器均连接有对应的传感器脚轮,各传感器脚轮均在底座板表面运行;检测车根据车载定位系统确定的路线运行;地震勘探仪用于接收震源组件在预设震源点激发地震波时发出的同步信号,以及接收第一接收传感器、多个第二接收传感器采集的信号并处理反馈。本发明旨在提升高铁无砟轨道的路基病害检测效率与检测精准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132228B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210038603.5
申请日:2022-01-13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铁路用减振型接触网定位支架,包括支撑主体和减振装置,包括支柱、平腕臂、斜腕臂、腕臂支撑、棒式绝缘子、定位管、定位器和防风拉枚。在所述斜腕臂与定位管之间,或定位管与定位器之间连接减振装置,或者在所述斜腕臂与定位管之间和定位管与定位器之间均连接减振装置,减振装置包括两连接盘和它们之间连接的限拉筒式耗能减振器和限压筒式耗能减振器,限拉筒式耗能减振器和限压筒式耗能减振器交错布置。减振装置的阻尼弹簧提供初始刚度保证正常使用状态下接触网的固定效果。受外界振动干扰时,减振装置的阻尼弹簧和粘滞液体共同耗能减振,减小高铁接触网的振动响应,并利用粘滞液体的有限压缩空间限制最大振动幅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