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647183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715819.6
申请日:2024-11-2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30/27 , G06F30/13 , G06N3/045 , G06N3/0442 , G06N3/0464 , G06N3/08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混合深度学习的桥梁支座结构非线性恢复力评测方法及系统,首先构建车辆多刚体动力学模型、地震下轨道‑桥梁结构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和轮轨接触模型,再将车辆多刚体动力学模型、地震下轨道‑桥梁结构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和轮轨接触模型组合成基于结构非线性恢复力的地震车桥模型;本发明实现了具有采用地震动输入直接模拟支座结构关系从而进一步模拟支座恢复力并快速准确的对列车‑轨道‑桥梁进行非线性恢复力评测的功能,且在列车模型进入桥梁时加载正横向和垂直地震波直至列车离开桥梁时结束从而获取各位置支座纵‑横向恢复力与地震动构造地震‑恢复力,适合被广泛推广和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217043A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1090961.1
申请日:2023-08-29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中南大学 , 京唐城际铁路有限公司 , 京滨城际铁路有限公司 , 黑龙江铁路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 沪杭铁路客运专线股份有限公司 , 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IPC: G06F30/23 , G06F119/14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震作用下桥上行车安全性快速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轨道‑梁体结构计算模型;建立桥梁下部结构计算模型;建立支座连接系统计算模型,并连接轨道‑梁体结构计算模型和桥梁下部结构计算模型;建立地震波仿真计算模块;基于轨道‑梁体结构计算模型、桥梁下部结构计算模型、支座连接系统计算模型和地震波仿真计算模块,计算得到轨道动力响应;根据轨道动力响应,计算评价地震作用下桥上行车安全性。本发明填补了地震作用下不依赖于车桥耦合仿真分析进行桥上行车安全性快速评价方法的技术空白。本发明能实现工程设计中普通设计人员利用本发明新提出的地震作用下桥上行车安全性新指标来快速分析地震作用行车安全性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