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的安装支撑机构
    31.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2728340U

    公开(公告)日:2013-02-13

    申请号:CN201220291770.2

    申请日:2012-06-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的安装支撑机构,包括横梁、左前纵梁、右前纵梁、第一前悬支座、第二前悬支座、第一前悬支撑合件、第二前悬支撑合件,所述右前纵梁与所述横梁相连,所述左前纵梁与所述横梁相连,所述第一前悬支座分别与所述右前纵梁和所述横梁相连,所述第二前悬支座分别与所述横梁和所述左前纵梁相连;所述第一前悬支撑合件安装在所述第一前悬支座上,所述第二前悬支撑合件安装在所述第二前悬支座上。因为第一前悬支撑合件安装在第一前悬支座这一个安装面上,第二前悬支撑合件安装在所述第二前悬支座上,所以减少配合的安装面,从而提高制造的稳定性。

    后部下车体支撑组件
    3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5851501U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121453647.1

    申请日:2021-06-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后部下车体支撑组件。该后部下车体支撑组件包括后轮罩加强板、主支撑板以及辅助支撑板。所述后轮罩加强板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一加强件和第二加强件,所述第二加强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加强件的后方,所述第一加强件与所述第二加强件均与后轮罩内板固定连接。所述主支撑板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加强件和所述后轮罩内板固定连接,所述主支撑板的下部分别与后纵梁和后地板横梁固定连接。所述辅助支撑板的上部与所述第二加强件和所述后轮罩内板固定连接,所述辅助支撑板的下部与所述后纵梁固定连接。在连接的后轮罩区域形成框架结构,从而达到提升减震器安装点的刚度和强度,同时连接后轮罩内板和后纵梁以分散轮罩区域的应力值。

    发动机罩铰链安装结构
    3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1008109U

    公开(公告)日:2020-07-14

    申请号:CN201921123897.1

    申请日:2019-07-1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发动机罩铰链安装结构,包括轮罩外板、与轮罩外板的一端连接的加强板、与轮罩外板的另一端连接的安装板以及设于安装板上的铰链,安装板远离轮罩外板的一端与加强板连接,轮罩外板、加强板以及安装板之间形成有空腔,铰链位于安装板背离空腔的一侧。本实用新型中,轮罩外板、加强板以及安装板之间形成有空腔,使得发动机罩铰链安装结构具有很好的强度和刚度,从而在吸收载荷时也不容易变形。并且,铰链位于安装板背离空腔的一侧,空腔结构使得铰链的安装处不易变形,从而使得装配了发动机罩铰链安装结构的整体零件尺寸更加稳定,进而使得装配了该整体零件的整车的外观感知更好。

    一种前大灯和翼子板的安装组件

    公开(公告)号:CN208232917U

    公开(公告)日:2018-12-14

    申请号:CN201820456372.9

    申请日:2018-04-0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前大灯和翼子板的安装组件,包括前侧连接板、大灯安装梁组件、翼子板安装加强板和翼子板安装支架,所述前侧连接板固定设于前侧板上,所述大灯安装梁组件与所述前侧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翼子板安装加强板与所述前侧连接板的下部固定连接,所述翼子板安装支架位置可调式固定于所述翼子板安装加强板上,前大灯分别与所述大灯安装梁组件、所述前侧连接板和所述翼子板安装支架固定连接,翼子板本体分别与所述大灯安装梁组件和所述翼子板安装支架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前大灯和翼子板的安装组件,可有效控制并快速调整翼子板本体与前大灯之间的段差间隙。(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注油管和通气管双点固定支架

    公开(公告)号:CN206633809U

    公开(公告)日:2017-11-14

    申请号:CN201720213760.X

    申请日:2017-03-0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注油管和通气管双点固定支架,包括纵向截面形状为“几”字形的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包括支架安装面和左右两侧各设有至少一个支架腿,所述支架腿上部一体成型于或固定于所述支架安装面下部,所述支架腿下部固定连接于地板上,注油管和通气管水平方向设置并拢且可拆卸固定于所述支架安装面上。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注油管和通气管双点固定支架,其结构简单,稳定性高,能够优化注油管的布置空间,简化售后操作流程,从而提升注油管的使用寿命和整车安全性。

    一种前围板线束安装组件
    3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6374834U

    公开(公告)日:2017-08-04

    申请号:CN201621473541.7

    申请日:2016-12-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前围板线束安装组件,包括前围板本体和线束装配孔,所述线束装配孔设置在前围板本体上,车内线束穿过所述线束装配孔与电源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前围板线束安装组件在前围板上设计一个线束装配孔,线束在驾驶舱内从线束装配孔穿过进入发动机舱,线束最后和蓄电池以及保险盒连接,前围板线束孔到前轮罩存在一定的间隙,保证线束装配作业空间;装配步距缩短,线束装配时间节省;线束装配区域在可视范围内,没有盲角,装配操作轻松方便,方便人机工程协调;线束安装长度缩短200cm以上,节省材料成本。

    一种B柱上端接头结构
    3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601385U

    公开(公告)日:2014-05-21

    申请号:CN201320684741.7

    申请日:2013-11-0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B柱上端接头结构,包括上边梁内板、侧围外板、B柱内板和B柱加强板,所述B柱内板上部与所述上边梁内板固定连接,所述侧围外板、所述上边梁内板和所述B柱加强板固定连接,所述侧围外板、B柱内板和B柱加强板固定连接,所述B柱内板为I形,所述上边梁内板上与所述B柱内板单独固定位置处设置有向外凸出的台阶面,所述台阶面与所述上边梁内板之间设有弧形过渡段,所述B柱内板的上部与所述台阶面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的B柱上端接头结构简单、B柱上端圆角处可以避免四层焊接,提高焊接工艺性、而且避免出现缺口,降低应力值,避免应力集中、降低成本、提高性能。

    前地板总成
    3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5851512U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121460436.0

    申请日:2021-06-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前地板总成。该前地板总成包括前地板本体、中央通道组件、门槛内板组件和座椅横梁组件。所述前地板本体的前部与左大梁和右大梁连接。所述中央通道组件的前端与副仪表板连接。所述门槛内板组件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前地板本体左右两侧的左门槛内板和右门槛内板。所述座椅横梁组件包括对称设置于所述中央通道组件左右两侧的四个座椅横梁本体,左侧的所述座椅横梁本体的右端与所述中央通道本体连接,右侧的所述座椅横梁本体的左端与所述中央通道本体连接。其中,左侧的所述座椅横梁本体的左端与所述左门槛内板的顶面连接,右侧的所述座椅横梁本体的右端与所述右门槛内板的顶面连接。可以提升座椅横梁本体的横向受力的强度。

    后地板总成
    4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5851511U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121453635.9

    申请日:2021-06-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后地板总成。该后地板总成包括后地板本体、备胎固定组件、备胎舱下横梁和凸筋组。所述后地板本体的前部中间开设有油泵检查孔,所述后地板本体的后部中间设置有备胎固定区域。所述备胎固定组件用于将备胎本体固定于所述备胎固定区域,所述备胎固定组件设置于所述备胎固定区域的中央位置。所述备胎舱下横梁横向设置于所述备胎固定区域的中部下方,所述备胎舱下横梁的端部与后大梁和所述后地板本体连接。所述凸筋组间隔设置于所述后地板本体上且沿车体长度方向延伸。整个后地板总成采用平地板形式减缓了备胎安装区域的特征突变,改善了备胎安装区域的应力分布,利于后续平台化,改善了后地板本体的整体刚度,同时排液顺畅。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