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453589A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2010345264.6
申请日:2020-04-27
Applicant: 重庆市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梯领域,涉及一种适用于电梯轿厢无线能量与信号传输的系统及方法,包括电梯井,活动设置在电梯井内的电梯轿厢;还包括设置在电梯井的井壁上的原边以及设置在电梯轿厢上的副边;所述原边为导轨式线圈,沿电梯轿厢的运动方向设置;所述副边与所述原边相配合;所述副边为S型软磁体线圈;所述原边通过第一安装支架设置在电梯井的井壁内侧;并建立电梯轿厢负载大小与输入电流的关系,通过检测输入电流判断电梯轿厢是否关门。本发明采用无线供电和无线通信技术,基于无线能量辨识的无线信号传输,根据无线能量传输的输入电流波形判断信号传输,实现电梯轿厢的无线供电和无线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9354147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493594.4
申请日:2024-10-24
Applicant: 重庆市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重庆市特种设备事故应急调查处理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梯底部空间测量及视频记录装置,涉及电梯检测技术领域,包括车体,所述车体顶部由前至后依次设置有视频云台、红外测距组件、积水测量组件,所述车体两侧设有升降移动组件,所述车体内部设有控制组件,所述视频云台、所述红外测距组件、所述积水测量组件以及所述升降移动组件均电连接所述控制组件。本发明通过控制组件驱动车体运行到需要测量的位置,通过红外测距组件对电梯底部空间尺寸进行测量,通过视频云台对缓冲器压缩试验进行视频记录,积水测量组件可检测底坑积水情况,并反馈至控制组件,通过升降移动组件调整车体高度,整个测量过程无需检验人员进入电梯底部空间,避免了危险发生,且测量精准。
-
公开(公告)号:CN119091673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182052.5
申请日:2024-08-27
Applicant: 重庆市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重庆市特种设备事故应急调查处理中心)
IPC: G08G1/14 , E04H6/42 , G08G1/0968 , G08G1/0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安全性的机械式车库智能停车方法及系统,涉及智能停车技术领域,当车辆到达指定地点后,对车辆进行识别;引导用户进入停车过渡区;在停车过渡区下面埋设称重传感器,车辆进入停车过渡区后,通过称重传感器获取车辆的重量信息,根据车辆的重量信息判断每个停车位的承重能力;将红外传感器安装在停车过渡区的入口或周围,获取车辆的尺寸信息;对车辆的重量信息和尺寸信息进行智能评估,确定适合车辆的可用停车位,通过机械设备将车辆停放在可用停车位;通过机械设备将车辆由停车位移动到停车过渡区。本发明实现了对每个车位实时重量的精确监控,动态分析车位的使用状态,从而确保负载均匀分布,提升机械停车库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936715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0995716.3
申请日:2024-07-24
Applicant: 重庆市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重庆市特种设备事故应急调查处理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梯曳引机动态‑静态制动力矩测试装置,涉及力矩测试装置领域,包括底座、支座、力臂驱动组件、加载力臂、拨叉组件和主轴,所述底座上通过轴承座连接有主轴,所述主轴的一端与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主轴的外侧连接有加载力臂,所述加载力臂的外侧通过轴承与所述支座连接,所述加载力臂由所述力臂驱动组件驱动,所述力臂驱动组件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主轴的外壁还连接有拨叉组件,所述拨叉组件连接在所述支座上,所述拨叉组件驱动所述加载力臂与所述主轴分离或配合。本发明拨叉组件能够驱动中间花键套与内花键套分离或配合,从而可以控制主轴与加载力臂分离或配合,从而可以实现动‑静态力矩测试的切换。
-
公开(公告)号:CN118840824A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11048880.X
申请日:2024-08-01
Applicant: 重庆市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重庆市特种设备事故应急调查处理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场内专用机动车辆驾驶员行为智慧监测和提醒系统及方法,涉及驾驶员行为监测提醒技术领域。包括:依次连接的监测装置、提醒装置和控制中心;监测装置,用于监测驾驶员面部信息和行为信息;提醒装置,用于对驾驶员进行行车安全提醒;控制中心,用于将行车安全提醒记录进行保存和对车辆进行溯源。本发明通过对驾驶员行为进行智慧监测和提醒,系统能够全面的感知驾驶情况,使得能够更准确地判断是否存在潜在碰撞风险,实现车辆的安全驾驶。
-
公开(公告)号:CN117175974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1121845.1
申请日:2023-09-01
Applicant: 重庆市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燃烧动力系统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微尺度燃烧的一体化热电能源转化装置,包括燃烧器、高导热铜板、第一氧化铝陶瓷、第一导电带、P型半导体、N型半导体、第二导电带、第二氧化铝陶瓷和散热器,所述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共同组成半导体结构,所述燃烧器相对立的两侧分别依次连接高导热铜板、第一氧化铝陶瓷、第一导电带、半导体结构、第二导电带、第二氧化铝陶瓷和散热器,以使所述燃烧器相对立的两侧形成对称结构。本发明的基于微尺度燃烧的一体化热电能源转化装置,采用圆形燃烧器和半圆柱型半导体,并用针肋散热器,增加系统传热及有效工作面积的同时提高热电冷热段温差,提高热电能源转化装置的发电功率及系统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860481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688817.3
申请日:2022-12-27
Applicant: 重庆市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IPC: G06Q10/0635 , G06Q10/0639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特种设备风险评价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垂直循环立体停车设备风险评价方法,步骤包括:决策者将复杂特征划分为若干个层级,找出每个层级的相关因素,建立风险评价的评价指标体系,按照九标度法构造判断矩阵;计算特征向量并检验一致性;计算综合得分并确定最优方案;确定指标评价矩阵;将矩阵归一化处理,求取指标信息熵;采用激活函数求改进熵,得出指标权重;将得到的结果进行组合权重,得到综合权重向量;确定因素集,建立因素集的评语集;建立评价矩阵,构建模糊评价矩阵,计算综合评分。本发明能够形成一个完整、有效、可信的指标体系来描述、分析、评估垂直循环立体停车设备的实际风险水平与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5452560A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211262491.8
申请日:2022-10-14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重庆市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金属材料疲劳试验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棒状试件的高温扭转疲劳试验夹具,包括螺纹连接在试件两端的结构相同的连杆,连杆与试件连接的一端设有连接试件的内螺纹孔,连杆的另一端设有用于与试验机夹头连接的夹块。还包括能够螺纹连接在试件上的螺母,螺母能够与内螺纹孔的端面相抵。本发明还提供试验夹具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组装试验夹具,并在组装过程中给螺母施加大于扭转疲劳试验最大扭矩的载荷;将带有试件的高温扭转疲劳试验夹具安装在疲劳试验机上;启动加热炉;启动疲劳试验机。本方案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高温扭矩疲劳试验存在的夹具与试件连接松动和夹具通用性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420591A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211263241.6
申请日:2022-10-14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重庆市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金属材料疲劳试验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棒状试件的高温拉压疲劳试验夹具,包括螺纹连接在试件两端的结构相同的连杆,连杆与试件连接的一端设有连接试件的内螺纹孔,连杆的另一端用于与试验机接头连接。还包括能够螺纹连接在试件上的螺母,螺母能够与内螺纹孔的端面相抵。本发明还提供棒状试件的高温拉压疲劳试验夹具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用试验夹具,消除螺纹间隙;冷却介质在冷却管内循环流动;闭合加热炉,塞入石棉加强保温;步骤S4、启动疲劳试验机,完成试验。本方案用以解决现有的试验夹具在进行高温拉压疲劳试验时容易存在螺纹间隙再次复现而造成试验不准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873423A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10452181.6
申请日:2022-04-27
Applicant: 重庆市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Inventor: 罗朝均 , 王成华 , 康笃刚 , 张雷 , 张昆瑜 , 张杰 , 刘章旭 , 冯涛 , 吕潇 , 唐跃林 , 张光耀 , 邓伟 , 朱峰 , 刘绍洲 , 王章健 , 张跃 , 郑鑫 , 单志强 , 谯中山 , 王建 , 白政 , 罗尚宽 , 谭翔天 , 李乾炜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扶梯扶手带入口处安全保护装置及保护系统。所述安全保护装置包括壳体和动作开关、第一继电器和控制主板;所述动作开关包括漫反射开关、红外线传感器、行程开关和接近开关;所述漫反射开关与一智能语音盒相连;所述红外线传感器、行程开关和接近开关分别与第一继电器的控制端触点相连,该第一继电器的受控端触点与所述控制主板相连,并接入扶手带安全回路中;通过红外线传感器、行程开关和接近开关动作能够带动第一继电器动作,使扶手带安全回路接通,从而使扶梯停止运行。本发明能够在扶梯扶手带入口处形成多层保护机制,确保扶手带入口处安全,提升整个扶手带的安全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