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873765B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210666203.9
申请日:2022-06-14
Applicant: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善尾涌水质环境的引调系统,包括外江、主干河涌以及与主干河涌连通的若干个尾涌,主干河涌的源头与外江连通,若干个尾涌依次排列在主干河涌的两侧;在主干河涌的一侧,最靠近外江的尾涌为第一尾涌,第一尾涌的首端通过第一控制水闸与主干河涌连接,第一尾涌的末端通过第一外引水装置连通外江;与第一尾涌同侧的下游侧尾涌的末端分别通过第一内引水装置连接相邻的前一个尾涌,首端通过两扇第二控制水闸与主干河涌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15231777A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210900850.1
申请日:2022-07-28
Applicant: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村分散式集水、净水、储水系统,包括集水池、净化池和储水池,所述集水池设在房屋顶部,用于收集雨水;净化池和储水池设在地面或地面之下,集水池通过第一水管连接净化池,净化池通过第二水管连接储水池;所述集水池由上至下包括集水区和过滤区,过滤区内填充第一净水滤料,过滤区的底部连接第一水管;所述净化池的进水口并联集水池和供水设施,净化池内填充第二净水滤料,第二净水滤料上种植净水植物;所述储水池内设有消毒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14873765A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10666203.9
申请日:2022-06-14
Applicant: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善尾涌水质环境的引调系统,包括外江、主干河涌以及与主干河涌连通的若干个尾涌,主干河涌的源头与外江连通,若干个尾涌依次排列在主干河涌的两侧;在主干河涌的一侧,最靠近外江的尾涌为第一尾涌,第一尾涌的首端通过第一控制水闸与主干河涌连接,第一尾涌的末端通过第一外引水装置连通外江;与第一尾涌同侧的下游侧尾涌的末端分别通过第一内引水装置连接相邻的前一个尾涌,首端通过两扇第二控制水闸与主干河涌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14775506A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210099781.9
申请日:2022-01-27
Applicant: 华能西藏雅鲁藏布江水电开发投资有限公司 ,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严冬 , 黄伟杰 , 杨佐斌 , 王建国 , 唐建明 , 郭伟 , 赵晋兵 , 姜学兵 , 杨传根 , 朱小平 , 秦沛源 , 雷列辉 , 李高峰 , 潘永亮 , 周正权 , 刘敏涛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田埂改造的农田退水循环系统,属于生态农田技术领域,该农田退水循环系统包括田埂替代水箱箱体,田埂替代水箱箱体设置有退水进水口、供水的出水口、可开盖的顶盖和抽水泵,田埂替代水箱箱体旁侧设置有太阳能供电结构,太阳能供电结构和抽水泵电性连接。本发明充分利用农田田埂区域,将农田田埂改造为可接纳农田退水水量、并将水量储存,待农田下次需水时对农田供水的循环系统;本发明有效节约灌区原水水资源量,农田退水不外排全部被收集储存循环使用,有效截留并净化了农田过量氮磷和农药,减少农田面源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14751602A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210559533.8
申请日:2022-05-23
Applicant: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活社区集水循环利用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集水单元、沉淀处理单元、净化单元、储水单元和调度单元;所述集水单元包括地上植被和地下的集水箱,沉淀处理单元包括沉淀池和收集箱,沉淀池和收集箱之间设有溢流挡板,集水箱通过管道连接沉淀池,收集箱通过管道连接净化单元;所述净化单元包括生化净化装置、生物炭吸附装置和消毒装置;储水单元通过管道连接调度单元,调度单元通过喷洒管道连接铺设在地上植被处的灌溉装置,调度单元根据地上植被的需求从储水单元取水灌溉地上植被。
-
公开(公告)号:CN114481943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209589.0
申请日:2022-03-03
Applicant: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仿自然生境营造结构的技术领域,公开了适用河岸带生境营造的生态复合生境基质结构,包括形成有河床侧边的沟槽,沟槽内填充有多个块状废料;河岸带的下部铺设有植物纤维垫,植物纤维垫上固定堆设有笼体,笼体内填充有多个块状的废弃块,相邻的废弃块之间具有填充间隙,笼体的下端对接在沟槽的侧边,且抵接着沟槽内的块状废料;通过在河床侧边的沟槽中填充块状废料,在河岸带的下部铺设植物纤维垫以及笼体,笼体内装置有块状的废弃块,解决了高落差高坡降河流水流湍急导致河岸带脆弱、河岸带侵蚀严重以及河岸带成片垮塌的问题,为水生生物提供栖息以及洄游,形成水生生物的生境系统,营造形成生态复合生境基质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14303773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629103.0
申请日:2021-12-28
Applicant: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红树植物的稳定强化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0:选择红树植物的适宜条件:温度15‑25℃,盐度10‰‑35‰,沉积物粒径0.001‑0.05mm的潮间带;S200:将红树植物幼苗栽种到符合步骤S100条件的潮间带,使用幼苗固定装置辅助固定红树植物幼苗;S300:待所述幼苗成长为植株,使用植株固定装置辅助固定;S400:待所述植株成长为成木,拆除植株固定装置,完成红树植物的种植。
-
公开(公告)号:CN114521522B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210210950.1
申请日:2022-03-03
Applicant: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A01K61/7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仿生人工鱼礁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仿生人工鱼礁的栖息生境多功能复合粘附结构,包括悬浮在水中的固定绳,固定绳的上端与水面上的浮动体连接,固定绳的下端朝下延伸至河流内;固定绳上设有多组用于粘附鱼卵及微生物的外部粘附基质,外部粘附基质环绕固定绳的外周,呈伞状布置,多组外部粘附基质沿着固定绳的长度方向延伸布置;固定绳的底部连接有筑巢容器,筑巢容器中具有供鱼类栖息、庇护以及索饵的容纳腔;仿生人工鱼礁的栖息生境多功能复合粘附结构,为鱼类创造仿自然生境,实现使鱼类产卵、觅食、栖息、庇护为一体,回归自然,融入自然的生境保护措施,保证鱼卵粘附的面积,具备规模化繁育的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114902991A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210255175.1
申请日:2022-03-15
Applicant: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A01K61/7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构建鱼类栖息天然生境的技术领域,公开了活枝条扦插配合木框架的鱼类栖息生境,包括河岸,河岸上覆盖覆盖层,覆盖层上设有木框架,木框架内部具有容腔,容腔内部填充有多个废料块,多个废料块之间相互抵压,在容腔中形成稳固结构,相邻的废料块之间形成有供鱼类栖息的栖息间隙;木框架中扦插有多个活枝条,活枝条的底部扦插在覆盖层中;通过覆盖层对河岸进行加固保护,木框架中扦插活枝条,活枝条的底部扦插至覆盖层中,这样,木框架、废料块以及活枝条可以解决河岸侵蚀以及垮塌的问题,且为鱼类提供繁殖、生长、索饵和避敌的生境系统,形成鱼类栖息生境,具有环保实用、成本低以及制造简便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804563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734914.5
申请日:2022-06-27
Applicant: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污染底泥碳氮硫污染物同步去除的方法,属于环境修复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自制生态环保型缓释功能材料为添加剂;向污泥底泥中添加所述添加剂;所述添加剂是由如下方法得到:取河道污泥底泥湿泥,用水稀释成泥浆后,用盐酸调节pH,压滤,收集滤饼,随后焙烧,再经粉碎,筛分,得焙烧底泥;将焙烧底泥和反硝化细菌休眠体搅拌混合均匀,再加入硝酸盐,得混合底泥;将粘合剂和热塑性弹性体在水中混合分散,加入水质量3‑5%的乳化剂,搅拌分散均匀,得预制浆料;将混合底泥和预制浆料搅拌分散后,冷冻干燥,即得自制生态环保型缓释功能材料。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