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对农村分散型生活垃圾和污水的处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461259B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110746517.5

    申请日:2021-07-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针对农村分散型生活垃圾和污水的处理系统,所述处理系统包括分散在各个农户住所的垃圾沼气装置、污水处理装置和回用水储水池,还包括连接每个回用水储水池与农田灌溉总渠的灌溉管道;所述垃圾沼气装置的沼气管路并联供热锅炉和燃气灶,所述供热锅炉的热水管路并取暖设备和换热器,所述换热器连接污水处理装置,用于保证污水处理装置的生化处理温度;所述垃圾沼气装置的沼液管路连接污水处理装置,用于补充污水处理装置生化处理所需的碳源;所述污水处理装置连接回用水储水池,用于临时储存处理后达标的回用水。

    一种针对农村分散型生活垃圾和污水的处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461259A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110746517.5

    申请日:2021-07-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针对农村分散型生活垃圾和污水的处理系统,所述处理系统包括分散在各个农户住所的垃圾沼气装置、污水处理装置和回用水储水池,还包括连接每个回用水储水池与农田灌溉总渠的灌溉管道;所述垃圾沼气装置的沼气管路并联供热锅炉和燃气灶,所述供热锅炉的热水管路并取暖设备和换热器,所述换热器连接污水处理装置,用于保证污水处理装置的生化处理温度;所述垃圾沼气装置的沼液管路连接污水处理装置,用于补充污水处理装置生化处理所需的碳源;所述污水处理装置连接回用水储水池,用于临时储存处理后达标的回用水。

    一种可弯曲、伸缩的水处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307446A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2110555168.9

    申请日:2021-05-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弯曲、伸缩的水处理系统,包括进水单元、水处理单元和伸缩单元,所述进水单元连接水处理单元;所述水处理单元包括若干个彼此串联的处理节厢,每个处理节厢之间由所述伸缩单元连接;所述伸缩单元包括第一伸缩装置和褶皱软管,所述褶皱软管设在每个处理节厢的后部,连接相邻的两个处理节厢;第一伸缩装置设在处理节厢的上方和/或下方且对应所述褶皱软管的位置;第一伸缩装置通过自身长度的伸缩和在水平方向上的偏转角度的变化,调控所述褶皱软管的长度和弯曲弧度。

    一种可弯曲、伸缩的水处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307446B

    公开(公告)日:2021-12-24

    申请号:CN202110555168.9

    申请日:2021-05-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弯曲、伸缩的水处理系统,包括进水单元、水处理单元和伸缩单元,所述进水单元连接水处理单元;所述水处理单元包括若干个彼此串联的处理节厢,每个处理节厢之间由所述伸缩单元连接;所述伸缩单元包括第一伸缩装置和褶皱软管,所述褶皱软管设在每个处理节厢的后部,连接相邻的两个处理节厢;第一伸缩装置设在处理节厢的上方和/或下方且对应所述褶皱软管的位置;第一伸缩装置通过自身长度的伸缩和在水平方向上的偏转角度的变化,调控所述褶皱软管的长度和弯曲弧度。

    一种可伸缩型的水处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5161974U

    公开(公告)日:2021-12-14

    申请号:CN202121095125.9

    申请日:2021-05-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伸缩型的水处理装置,包括进水模块、水处理模块和伸缩装置,所述进水模块连接水处理模块;所述水处理模块包括若干个彼此串联的处理节厢,每个处理节厢之间由褶皱软管连接;所述伸缩装置设在每个处理节厢的尾部,并对应所述褶皱软管的位置,伸缩装置连接相邻的两个处理节厢,并通过自身的长度伸缩和方向变化,以改变褶皱软管的长度和方向。所述伸缩装置可根据不同的水文条件调节所述水处理装置的长度和弯曲方向,从而适应水动力较弱且不易治理的水域的任意角度的弯道,有效控制水力停留时间,达到污水处理效率的最大化。

    一种使用新型控藻剂的立体生物孵化床

    公开(公告)号:CN211394461U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1922307436.6

    申请日:2019-12-1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使用新型控藻剂的立体生物孵化床,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初级混合池,溢流槽,过滤舱,生物孵化舱,开关舱,电池舱,取水潜水泵,喷洒潜水泵,前浮体舱,后浮体舱。前浮体舱与后浮体舱之间采用螺栓连接,取水潜水泵进水口设置在前浮体舱旁边,与前浮体舱通过螺栓相连,取水潜水泵出水口设置在初级混合池底部;喷洒潜水泵出水口固定在后浮体舱旁边,与取水潜水泵的进水口方向相反。本实用新型降低了设备维护的时间,提高了微生物的生存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