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铝低温贝氏体钢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014527B

    公开(公告)日:2014-09-10

    申请号:CN201210504420.4

    申请日:2012-11-29

    Applicant: 燕山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1D8/005 C21D1/20 C21D8/0263 C21D2211/002

    Abstract: 一种含铝低温贝氏体钢的制备方法,其原材料为含铝量0.5~1.5wt%、含碳量0.2~1.1wt%的合金钢,其它主要合金元素为Cr、Si、Mo、Mn和Ni。经过冶炼钢水,炉外精炼和真空脱气,再轧制或者锻造成形。将上述钢加热到880-950℃;以大于50℃/min的速度冷到钢的Ms+10℃温度;从钢的Ms+10℃温度,以0.5-1.0℃/min的速度连续缓冷到钢的Ms-100×C wt%℃温度;在250-350℃保温20-30min,空冷至室温;在180-280℃保温60min,空冷至室温。本发明工艺简单,可获得贝氏体铁素体板条厚度尺寸从20nm到300nm跨尺度变化、残余奥氏体薄膜分布其间的组织结构。

    硬贝氏体轴承制造方法
    2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011055B

    公开(公告)日:2013-01-30

    申请号:CN201010583521.6

    申请日:2010-12-10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一种硬贝氏体轴承制造方法,其主要是采用纯净低碳低合金钢,其中氧和氢含量分别为5ppm和0.5ppm以下,磷和硫含量分别都小于0.005wt%,并且碳含量为0.15~0.22wt%、铝含量为1.0~1.2wt%;制造工艺为:将原材料进行塑性热加工;然后机械冷加工成轴承;对轴承表面进行渗碳处理;然后对轴承进行正火、奥氏体化、淬火、冷处理及回火等热处理。本发明产品心部为低碳回火马氏体组织、而表面为高碳硬贝氏体组织的长寿命轴承。这样的轴承在使用过程中尺寸稳定。在高应力条件下,其使用寿命比目前广泛应用的GCr15钢轴承提高2倍以上。

    含纳米原子团高锰钢辙叉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17889B

    公开(公告)日:2012-10-24

    申请号:CN200910227859.5

    申请日:2009-12-24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一种含纳米原子团高锰钢辙叉,其化学成分为wt%:C 0.9~1.2、Mn 11.0~14.0、V 0.1~0.4、Zr 0.05~0.2、N 0.04~0.2、Al 0.1~0.3、Si<0.8、S<0.035、P<0.035、其余为Fe。其制造方法主要是:向电炉内加入工业纯铁、氮化钒铁、锰铁、工业纯铝、工业纯锆;加热,并于1630~1680℃温度维持10~20min,出钢温度为1550~1600℃;浇注温度为1450~1500℃,将上述铸件加热到1050~1100℃保温1~3h后水淬,然后加热到290~310℃保温3~5h后空冷,得到区域直径尺寸为几个到几十个纳米的呈-C(N)-Me-N(C)-Me-结构的纳米原子团的奥氏体组织。本发明产品加工硬化能力比普通高锰奥氏体钢提高30%以上;使用时辙叉工作面表层很快达到较高的硬度,表现出很好的耐磨性能;这种高锰钢辙叉的使用寿命比普通ZGMn13钢提高50%以上。

    高性能纳米晶弹簧钢板材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071299B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申请号:CN201010535305.4

    申请日:2010-11-09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一种高性能纳米晶弹簧钢板材的制造方法,所述方法为:a.熔炼60Si2Mn钢,浇铸成铸锭;b.将铸锭加热到1190~1210℃保温8~10h,出炉进行粗轧,4道次轧制成22~26mm厚板坯,终轧温度控制在980~1000℃;c.空冷至930~950℃开始2道次精轧,得到13mm厚板坯,控制精轧终轧温度890~910℃,轧后停留2min,迅速在油中淬火,得到淬火板坯;d.将淬火板坯放入580~600℃的加热炉中保温8min;e.出炉迅速进行单道次轧制,工艺为:压下量50%,轧制线速度0.8m/s;f.轧后空冷到室温。本发明可大幅度提高60Si2Mn弹簧钢的力学性能,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

    高强度高塑性超细晶铁素体和纳米碳化物低碳钢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671771B

    公开(公告)日:2011-12-14

    申请号:CN200910075646.5

    申请日:2009-09-29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强度高塑性超细晶铁素体和纳米碳化物低碳钢制备方法。所述方法是将商用14MnNb低碳钢铸锭在奥氏体单相区热轧后直接喷水淬火,再重新加热至奥氏体+铁素体两相区进行喷水淬火,然后再加热至Ac1以下温度进行轧制,空冷到室温,获得高强度高塑性超细晶铁素体和纳米碳化物低碳钢板材。所述板材的屈服强度为640~695MPa,拉伸强度为765~851MPa,总延伸率为12.4%~16.5%,均匀延伸率为6.2%~9.5%,屈强比为0.77~0.91;组织由平均直径0.5~0.8μm的铁素体晶粒和平均直径55~90nm的纳米碳化物颗粒组成。本发明所述方法有利于改善拉伸强度和塑性综合性能,无需变形后退火处理,使生产工艺简化,生产周期缩短,生产成本降低,容易在现有轧制生产线上应用。

    高速反复重击制备表面铝基复合材料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212819A

    公开(公告)日:2011-10-12

    申请号:CN201110139911.9

    申请日:2011-05-27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一种高速反复重击制备表面铝基复合材料的方法,其主要是把分散有碳化硅颗粒的悬浮液均匀地涂覆在清洁的铝合金板表面,待铝合金板干燥后,采用底部平整的冲击头高速反复冲击该铝合金板,冲击速度为5-10m/s,冲击频率为15-30Hz,冲击接触压力为200-500MPa,横向运行速度为10-50mm/min。高速反复重击结束后,对铝板进行变形量为3-10%的冷轧,获得平整表面。本发明工艺简单,成本低,无污染,所获得的表面复合材料层的厚度为10-50微米,从表面至基体,碳化硅颗粒密度平缓过度,与铝合金合金载体结合良好,服役过程中表面复合材料层不易剥落。

    高氮奥氏体钢高速铁路辙叉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36658B

    公开(公告)日:2011-08-31

    申请号:CN200910227858.0

    申请日:2009-12-24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一种高氮奥氏体钢高速铁路辙叉,其化学成分(wt%)为:C 0.6~0.8、N 0.2~0.4、Mn 11.0~14.0、Cr 4.0~6.0、W 0.5~2.0、Al 0.2~0.5、Si 0.3~0.8、S<0.02、P<0.02、其余为Fe。上述辙叉的制造方法是:向电炉内加入钨铁、铬铁、锰铁、工业纯铝等;在0.2~0.6MPa氮气的压力,温度1600~1650℃,熔炼时间5~10min后浇注成钢锭;锻造时钢锭的加热速度≤100℃/h,加热温度1180~1200℃,始锻温度1150~1180℃,终锻温度≥900℃;将锻件加热到1050℃~1100℃保温2~3小时水淬。本发明的这种辙叉常规力学性能为σb≥1000MPa、σs≥500MPa、δ5≥30%、aK≥250J/cm2、aK(-40℃)≥180J/cm2和HB≥280;使用寿命和过载量提高1倍以上,耐磨损性能和抗滚动接触疲劳性能优异。

    高氮奥氏体钢高速铁路辙叉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36658A

    公开(公告)日:2010-06-16

    申请号:CN200910227858.0

    申请日:2009-12-24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一种高氮奥氏体钢高速铁路辙叉,其化学成分(wt%)为:C 0.6~0.8、N 0.2~0.4、Mn 11.0~14.0、Cr 4.0~6.0、W 0.5~2.0、Al 0.2~0.5、Si 0.3~0.8、S<0.02、P<0.02、其余为Fe。上述辙叉的制造方法是:向电炉内加入钨铁、铬铁、锰铁、工业纯铝等;在0.2~0.6MPa氮气的压力,温度1600~1650℃,熔炼时间5~10min后浇注成钢锭;锻造时钢锭的加热速度≤100℃/h,加热温度1180~1200℃,始锻温度1150~1180℃,终锻温度≥900℃;将锻件加热到1050℃~1100℃保温2~3小时水淬。本发明的这种辙叉常规力学性能为σb≥1000MPa、σs≥500MPa、δ5≥30%、aK≥250J/cm2、aK(-40℃)≥180J/cm2和HB≥280;使用寿命和过载量提高1倍以上,耐磨损性能和抗滚动接触疲劳性能优异。

    高锰钢辙叉机械冲击硬化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17847A

    公开(公告)日:2010-06-02

    申请号:CN200910227860.8

    申请日:2009-12-24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一种高锰钢辙叉机械冲击硬化加工方法,其主要是:将高锰钢辙叉加热到1050~1100℃、保温2~4h后水淬,将高锰钢辙叉表面加热到280~320℃,采用风镐冲击上述高锰钢辙叉工作表面,风镐的冲击能量为50~100J,冲击频率为15~20Hz,冲击头与辙叉表面的压应力为5~10MPa,每个处理点的冲击硬化处理时间为10~30s。每个冲击硬化点区的边缘的距离小于5mm。高锰钢辙叉经过这种机械冲击硬化处理后表面硬度为470-520HB,硬化层深度为10mm以上,可使高锰钢辙叉的使用寿命提高60%以上,并且工艺简单、生产安全、成本极低。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