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氮奥氏体钢高速铁路辙叉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36658B

    公开(公告)日:2011-08-31

    申请号:CN200910227858.0

    申请日:2009-12-24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一种高氮奥氏体钢高速铁路辙叉,其化学成分(wt%)为:C 0.6~0.8、N 0.2~0.4、Mn 11.0~14.0、Cr 4.0~6.0、W 0.5~2.0、Al 0.2~0.5、Si 0.3~0.8、S<0.02、P<0.02、其余为Fe。上述辙叉的制造方法是:向电炉内加入钨铁、铬铁、锰铁、工业纯铝等;在0.2~0.6MPa氮气的压力,温度1600~1650℃,熔炼时间5~10min后浇注成钢锭;锻造时钢锭的加热速度≤100℃/h,加热温度1180~1200℃,始锻温度1150~1180℃,终锻温度≥900℃;将锻件加热到1050℃~1100℃保温2~3小时水淬。本发明的这种辙叉常规力学性能为σb≥1000MPa、σs≥500MPa、δ5≥30%、aK≥250J/cm2、aK(-40℃)≥180J/cm2和HB≥280;使用寿命和过载量提高1倍以上,耐磨损性能和抗滚动接触疲劳性能优异。

    高氮奥氏体钢高速铁路辙叉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36658A

    公开(公告)日:2010-06-16

    申请号:CN200910227858.0

    申请日:2009-12-24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一种高氮奥氏体钢高速铁路辙叉,其化学成分(wt%)为:C 0.6~0.8、N 0.2~0.4、Mn 11.0~14.0、Cr 4.0~6.0、W 0.5~2.0、Al 0.2~0.5、Si 0.3~0.8、S<0.02、P<0.02、其余为Fe。上述辙叉的制造方法是:向电炉内加入钨铁、铬铁、锰铁、工业纯铝等;在0.2~0.6MPa氮气的压力,温度1600~1650℃,熔炼时间5~10min后浇注成钢锭;锻造时钢锭的加热速度≤100℃/h,加热温度1180~1200℃,始锻温度1150~1180℃,终锻温度≥900℃;将锻件加热到1050℃~1100℃保温2~3小时水淬。本发明的这种辙叉常规力学性能为σb≥1000MPa、σs≥500MPa、δ5≥30%、aK≥250J/cm2、aK(-40℃)≥180J/cm2和HB≥280;使用寿命和过载量提高1倍以上,耐磨损性能和抗滚动接触疲劳性能优异。

    高锰钢辙叉机械冲击硬化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17847A

    公开(公告)日:2010-06-02

    申请号:CN200910227860.8

    申请日:2009-12-24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一种高锰钢辙叉机械冲击硬化加工方法,其主要是:将高锰钢辙叉加热到1050~1100℃、保温2~4h后水淬,将高锰钢辙叉表面加热到280~320℃,采用风镐冲击上述高锰钢辙叉工作表面,风镐的冲击能量为50~100J,冲击频率为15~20Hz,冲击头与辙叉表面的压应力为5~10MPa,每个处理点的冲击硬化处理时间为10~30s。每个冲击硬化点区的边缘的距离小于5mm。高锰钢辙叉经过这种机械冲击硬化处理后表面硬度为470-520HB,硬化层深度为10mm以上,可使高锰钢辙叉的使用寿命提高60%以上,并且工艺简单、生产安全、成本极低。

    表面具有硬贝氏体组织齿轮的制造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0503893C

    公开(公告)日:2009-06-24

    申请号:CN200610102027.7

    申请日:2006-10-13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表面具有硬贝氏体组织齿轮的制造工艺。它是一种原材料为含铝渗碳钢,含铝渗碳钢的含铝量为0.5-2.0wt%;制造工艺为将锻态或者轧态含铝渗碳钢机械加工成要求的齿轮,对齿轮表面进行渗碳处理,然后将齿轮进行最终热处理,最终热处理工艺为:加热到850℃-920℃进行奥氏体化处理,然后在温度为180℃-350℃的介质中保持0.1-20h后空冷,最后在150℃-350℃保温1-3h回火。由此心部获得回火马氏体而表面为硬贝氏体组织的使用性能优异的齿轮,同时,齿轮的热处理变形得以显著减小。在中等应力条件下,其使用寿命比目前广泛应用的渗碳而后淬火低温回火20CrMnTi钢齿轮提高50%以上。

    锻造(轧制)耐磨奥氏体高锰钢及其制造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0463992C

    公开(公告)日:2009-02-25

    申请号:CN200710062152.4

    申请日:2007-06-12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一种锻造(轧制)耐磨奥氏体高锰钢,它属于纯净Mn13钢,化学成分(wt%)为:C:1.0~1.3,Mn:10.0~13.0,Si<0.5,S<0.01,P<0.01,改性剂0.2-0.6%,其余为Fe。其制造工艺是:采用电炉冶炼,获得磷、硫含量很低的纯净钢液,然后浇注成钢锭。锻造前对钢锭进行常规的固溶热处理。锻造时钢锭加热速度<300℃/h,锻造温度区间900-1180℃。可利用锻后余热直接进行固溶处理也可以再重新加热到奥氏体化温度进行常规固溶处理作为锻件的最终热处理,获得单相奥氏体组织。锻造高锰钢的常规力学性能:σb≥1000MPa、σs≥600MPa、δ5≥30%、aKU≥250J/cm2,耐冲击磨损性能比传统ZGMn13钢提高1倍以上,耐滚动接触疲劳性能比传统ZGMn13钢提高60%以上。

    表面具有硬贝氏体组织齿轮的制造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944715A

    公开(公告)日:2007-04-11

    申请号:CN200610102027.7

    申请日:2006-10-13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表面具有硬贝氏体组织齿轮的制造工艺。它是一种原材料为含铝渗碳钢,含铝渗碳钢的含铝量为0.5-2.0wt%;制造工艺为将锻态或者轧态含铝渗碳钢机械加工成要求的齿轮,对齿轮表面进行渗碳处理,然后将齿轮进行最终热处理,最终热处理工艺为:加热到850℃-920℃进行奥氏体化处理,然后在温度为180℃-350℃的介质中保持0.1-20h后空冷,最后在150℃-350℃保温1-3h回火。由此心部获得回火马氏体而表面为硬贝氏体组织的使用性能优异的齿轮,同时,齿轮的热处理变形得以显著减小。在中等应力条件下,其使用寿命比目前广泛应用的渗碳而后淬火低温回火20CrMnTi钢齿轮提高50%以上。

    一种采用超高压预时效处理提高钐钴磁体的矫顽力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156014B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0198549.X

    申请日:2024-02-22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稀土永磁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采用超高压预时效处理提高钐钴磁体的矫顽力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金属原料按配比置于真空感应炉中熔炼得到铸锭,并将铸锭破碎得到合金粉末;将合金粉末在磁场中模压成形,并采用冷等静压得到生坯;将生坯烧结、固溶处理后,得到固溶态的钐钴磁体;利用六面顶压机对所述固溶态的钐钴磁体进行预时效处理;将预时效处理后的样品依次进行第一步时效处理、第二步时效处理,得到钐钴磁体。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采用超高压预时效处理提高钐钴磁体的矫顽力的方法,通过调控钐钴合金中的应力和微观缺陷,进而影响后期时效过程中钐钴1:5胞壁相的形成,使得钐钴磁体的矫顽力得到大幅提高。

    一种利用相变速度差制备耐冲击钢制零件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961811B

    公开(公告)日:2022-05-24

    申请号:CN202010922877.1

    申请日:2020-09-04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利用相变速度差制备耐冲击钢制零件的方法,其包括:提供初始钢制零件,初始钢制零件包括相连接的表层和心部;对初始钢制零件进行第一热处理,使初始钢制零件生成马氏体组织,且马氏体组织仅位于初始钢制零件的表层;对初始钢制零件进行第二热处理,使初始钢制零件进行贝氏体转变,以形成目标钢制零件,目标钢制零件的心部的残余奥氏体含量高于目标钢制零件的表层的残余奥氏体含量,提高了钢制零件的抗冲击能力。本发明避免了传统的渗碳处理,缩短了钢制零件的制备周期,降低了制备钢制零件的能源消耗,进而降低了制造成本。

    一种热轧精轧机组带钢头部跑偏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02007B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010590563.6

    申请日:2020-06-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轧精轧机组带钢头部跑偏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根据SIMS公式得出中性角r的计算公式并得出轧件的出口速度v0的计算式;b、将出口速度展开成线性增量式全微分关系式;c、假设轧件两侧工艺参数非对称分布是线性分布关系,得出轧机两侧速度差关系式;d、简化计算公式;e、根据轧机轧制特点设定轧机两侧出口速度差的容许值e,当Δv的值超过了允许值e,则需要通过调节轧机两侧压下量来调整轧件两侧出口速度差;f、根据公式计算轧机操作侧的压下位移的设定值和轧机传动侧的压下位移的设定值。本发明建立了抑制带钢头部跑偏的控制模型,可实现对带钢头部跑偏的快速调整,有利于提高热轧轧制过程稳定性。

    一种利用相变速度差制备耐冲击钢制零件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961811A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2010922877.1

    申请日:2020-09-04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利用相变速度差制备耐冲击钢制零件的方法,其包括:提供初始钢制零件,初始钢制零件包括相连接的表层和心部;对初始钢制零件进行第一热处理,使初始钢制零件生成马氏体组织,且马氏体组织仅位于初始钢制零件的表层;对初始钢制零件进行第二热处理,使初始钢制零件进行贝氏体转变,以形成目标钢制零件,目标钢制零件的心部的残余奥氏体含量高于目标钢制零件的表层的残余奥氏体含量,提高了钢制零件的抗冲击能力。本发明避免了传统的渗碳处理,缩短了钢制零件的制备周期,降低了制备钢制零件的能源消耗,进而降低了制造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