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15743516U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121405672.2
申请日:2021-06-24
Applicant: 海南大学
IPC: B01L3/00 , G01N27/447 , G01N27/45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微流控芯片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光学虚拟电极的四通道细胞分离装置,包括两种溶液入口、第一预存区、光敏层、微流体主通道、第二预存区以及四个细胞分支出口。光学虚拟电极是将介电泳和光学技术相结合的操纵技术,通过在光学虚拟电极芯片的不同位置施加光照,改变相应位置的电导率,在光照区域会产生非均匀电场,粒子会受到力的作用而运动。四种细胞的尺寸和介电常数不同,导致其受到的光诱导介电泳力大小不同,基于此,我们分离出不同的粒子,本实用新型的优势在于:分离效率高;所需采集的细胞样品少;对分离对象的损伤小;用光电极代替物理电极,能够实现复杂操纵并降低了成本,相比介电泳技术灵活性大大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213565427U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2022048137.8
申请日:2020-09-18
Applicant: 海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底盘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全地面仿形底盘,由车轮,轮轴,轮轴锥齿轮,轮边输入锥齿轮,轮边齿轮箱,轮边输入轴,悬臂,悬架输出锥齿轮,悬架,悬架输入锥齿轮,滑动轴承,差速器,后车架,后摆座,后摆座滑动轴承,后摆座轴,中车架,转向电机安装支架,转向电机,转向销,转向轴,转向滑动轴承,推力轴承,前车架组成。增加车轮数量以增加与地面之间的接触面积,降低了车轮滑转失效的可能性,并改善底盘车架的自由度,增加底盘与地面之间的间隙,使得底盘在非正常路段上依旧有较好的通过性。
-
公开(公告)号:CN211896990U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2020044435.7
申请日:2020-01-09
Applicant: 海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微米级别芯片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微米颗粒排列装置,其排列方法涉及到了介电泳力。所述的微米颗粒排列装置具体包括第一正电压电极、第二正电压电极、第一负电压电极、第二负电压电极、第一开放端口、第二开放端口、直排列通道。本实用新型微米颗粒排列装置的工作过程是:无序待排列颗粒从左边第一开放端口进入后通过直排列通道,在直排列通道中受到介电泳力的作用进行颗粒排列,颗粒排列完成后通过右边第二开放端口流出微米颗粒排列装置,从而实现本方案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优势在于:在微米尺度下对颗粒进行快速排列;装置结构简单,通用性高,能够让颗粒在无接触外力无损伤的情况下实现颗粒的排列。
-
公开(公告)号:CN211358643U
公开(公告)日:2020-08-28
申请号:CN201922109805.0
申请日:2019-11-30
Applicant: 海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微流控芯片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四电极微通道混合器,包括两个入口,一个出口,微混合通道,4个电极,混合室,锯齿形挡块。通过在混合室相隔90度方位施加4个电极,电极产生的电场力打乱流体的层流状态,从而实现两种流体混合。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在于:只需通过在电极上施加合适的交流电压就能实现微流体的混合,无需对混合室和混合通道进行复杂的设计,大大提高了混合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11358642U
公开(公告)日:2020-08-28
申请号:CN201921921108.9
申请日:2019-11-08
Applicant: 海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微流控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装有三角形挡块的多电极电渗微混合器,包括第一入口(1)、第二入口(6)、三角形挡块(3)、电极一(2)、电极二(4)、电极三(7)、电极四(8)、流体通道(5)以及出口(9)。通过对微流体通道进行特殊设计,在混合室内安置一块三角形挡板以及四个电极,对电极施加电压产生电场,通过电场力和混合室内的突变通道,打破微流体的层流状态,实现两种微流体的微混合。本实用新型的优势在于:混合器的整体尺寸较小,结构简单紧凑,通过布置四个电极的位置合理施加电压,增加一个三角形挡块,实现微流体快速高质量的混合。
-
公开(公告)号:CN211255889U
公开(公告)日:2020-08-14
申请号:CN201922068004.4
申请日:2019-11-26
Applicant: 海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微流控芯片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三角电极红细胞与血小板微分离装置,包括待分离血液入口、载流体入口、第一缓冲室、第一电极、微流体通道、第二电极、第三电极、第四电极、第五电极、第六电极、第七电极、第二缓冲室、红细胞出口、血小板出口。通过在流体通道不同位置施加电极,产生外加电场,驱动血液中红细胞与血小板运动。红细胞与血小板半径不同,导致其受力大小不同,受力方向也不同,基于此,我们分离出不同粒子。本实用新型的优势在于:分离速度快;所需采集血液样品少;不需要分别对红细胞和血小板进行标记,对分离对象损伤小;不需要设计复杂的微流体通道,只通过设计电极就可以实现两种细胞分离。
-
公开(公告)号:CN209317707U
公开(公告)日:2019-08-30
申请号:CN201822162345.3
申请日:2018-12-23
Applicant: 海南大学
IPC: B01L3/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纳流控芯片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介电泳力驱动的纳米颗粒排序装置。所述的颗粒排序装置包括入口通道,I型排序结构以及出口通道。在入口通道下边界与出口通道上边界处嵌有电极。发明所采用的排序方法是:当无序颗粒流经I型排序结构时,流体中的颗粒受到介电泳力的驱动。该驱动让颗粒转动到颗粒法向对称中心线与排序装置法向对称中心线方向一致,并且沿着排序装置中心线流出。基于此,可以让同类无序颗粒方向和运动轨迹一致。本实用新型的优势在于:所述排序装置仅需施加外加电场便可实现工作;总体装置结构简单,结构成型方便,成本低;排序效率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9217969U
公开(公告)日:2019-08-06
申请号:CN201821954243.9
申请日:2018-11-26
Applicant: 海南大学
IPC: H02M7/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纳流体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环形门控式离子电流整流器,包括第一离子直通道、门控式纳米通道、第二离子直通道,其中门控式纳米通道由两个梯形纳米通道、环形纳米通道及锥形纳米通道相互连接的环形门控式结构并列组成。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带有门电压的门控式纳米通道,利用纳米通道上下不对称纳米孔的离子选择性,来改变通道自身的导电性和通道内的离子电流,使得该整流器产生整流效果,并通过环形纳米通道上施加的门电压来提高该整流器的整流比。本实用新型的主要优势在于:环形纳米通道不仅可以大大提高了通道离子电流的稳定性,同时通过通道壁上的门电极调控使得整流效果更突出。
-
-
公开(公告)号:CN213544171U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2022211271.5
申请日:2020-10-02
Applicant: 海南大学
IPC: G01N1/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微机电系统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利用光诱导介电泳分离多种微粒的装置,包括待分离试剂入口,载流体入口,光导层,微流体通道,微粒一出口、微粒二出口和微粒三出口,其中光导层位于微流体通道的上方且长度、宽度与其一致。通过在光导层的不同位置施加光照,相应位置的电导率会发生变化,产生非均匀电场,驱动微流体通道中三种微粒运动。三种微粒的半径和介电常数不同,导致其受到的介电泳力大小不同,基于此,可以分离出不同的微粒,本实用新型的优势在于:所需的微粒样品少,分离效率高;不需要对微粒进行标记,对微粒的损伤小;不需要设计复杂的通道和电极,只要按需对不同位置施加光照即可实现对三种微粒的分离。
-
-
-
-
-
-
-
-
-